工作场所空气中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浸渍滤纸采集-高效液相色谱法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bo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浸渍滤纸采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方法

空气中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浸渍滤纸上的1-(2-吡啶基)哌嗪反应生成MDI-脲衍生物而被吸附于滤纸上,经洗脱、过滤后,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

结果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检出限为0.003 8 μg/ml,定量限为0.013 μg/ml,在0.013~2.0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7),方法精密度为3.10%~8.03%(n=6),回收率为96.3%~101.9%,滤纸吸附容量为40.8 μg MDI,样品在2 ℃~8 ℃避光环境中可保存14 d。

结论

本方法优化MDI标准曲线的配制方法,建立了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MDI的浸渍滤纸采集-高效液相色谱法。

其他文献
尘肺病是危害我国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其病因明确但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无特效治疗方法,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表观遗传学改变是尘肺病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尘肺病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非编码RNA、组蛋白修饰等。近年来,许多学者从表观遗传学水平探讨粉尘致肺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对巨噬细胞活化、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化和转分化、上皮或内皮间质转化等的调控,进一步揭示尘肺病的发病
目的分析衢州市2013至2017年农药中毒病例流行特点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浙江省衢州市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农药中毒病例信息,利用SPSS18.0软件对农药中毒流行规律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SaTScan 9.2软件进行时空分析,利用ArcMap10.2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2013至2017年衢州市共报
目的了解汽车制造业工人不对称性听力损失的特征,探索职业性噪声暴露对不对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4家规模以上整车企业中的7 066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及纯音听力测试(双耳0.5、1、2、3、4、6 kHz共6个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测试),根据纳入标准,确定6 339名工人为研究对象。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ANOVA)方法对左右耳在不同频率下
目的探讨小型煤矿接尘工人离岗时健康状况,为煤工尘肺的预防和保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收集某乡镇小型煤矿1 008名离岗接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就工种、年龄、工龄等指标与尘肺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该乡镇小型煤矿离岗工人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异常检出率高,尘肺病检出率高达34.82%(351/1 008),不同工种接尘作业人员尘肺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病检
目的建立尿中苯、甲苯及二甲苯的生物标志物苯巯基尿酸(S-PMA)、反-反式粘糠酸(t,t-MA)、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马尿酸(HA)、2-甲基马尿酸(2-MHA)、3-甲基马尿酸(3-MHA)及4-甲基马尿酸(4-MH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方法。方法尿样采用甲醇沉淀蛋白法,经稀释后进样,通过HSS T3色谱柱对待测化合物进行分离;经电喷雾电离源离子化,采用多反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一硫(DAS)拮抗苯诱导小鼠白细胞降低的效果。方法健康SPF雄性ICR小鼠90只,适应性饲养5 d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苯模型组(1.30 g/kg)、苯+DAS低剂量组、苯+DAS中剂量组、苯+DAS高剂量组、DAS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苯+DAS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和DAS阳性对照组小鼠40、80、160、160 mg/kg DAS,其余两组给予等体积的玉米油。2
期刊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睡眠质量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保障护士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8年7~9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共257名护士的一般资料和睡眠质量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SQI得分>7分(睡眠质量较差)的护士有163人(63.42%);护士睡眠质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子女(OR=1.063)、健康自
目的探究慢性汞中毒相关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采用横断面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3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慢性汞中毒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转归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生活源性汞接触中毒27例,医源性汞接触6例,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蛋白尿等典型肾病综合征特征。治疗以驱汞治疗为基础,单纯驱汞治疗
我院2016年对某钢厂接触铬渣工作700人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发现24人有鼻部损伤,经专家组会诊确诊职业性重度铬鼻病1例,职业性轻度铬鼻病23例。经统计学分析,24例患者的工种和接害时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铬鼻病应采取积极措施,改革工艺流程,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宣教及职业健康监护工作,避免铬及其化合物经鼻部及呼吸道接触,减少或杜绝铬鼻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