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基底膜调控基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底膜是高度特化的细胞外基质,其形成是正常组织发育和功能正常的先决条件。基底膜是角膜的重要组成结构。角膜含有上皮基底膜及后弹力层2种基底膜。角膜损伤后基底膜主要通过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巢蛋白和基底膜蛋白多糖相互作用组装再生。角膜损伤修复中,角膜基底膜不完全再生或延迟再生可使角膜基质纤维化,而基底膜的再生和功能重建可使角膜基质重塑,部分或完全恢复其透明性。角膜上皮和内皮的愈合、创面规则性、基质细胞残存量均影响角膜基底膜结构和功能重建。本文就角膜基底膜的成分及其功能、角膜基底膜与角膜基质纤维化的关系、损伤修复中角膜基底膜协同调节角膜基质纤维化及其再生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为了对比空斑减少中和试验与血凝抑制试验在评价人血清抗麻疹病毒抗体测定结果时的异同,对328名3~6月龄儿童接种沪191麻疹疫苗前后的血清样本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测定免前血清抗麻疹病毒抗体时,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比血凝抑制试验灵敏,在测定免后血清抗麻疹病毒抗体时,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空斑减少中和试验能测出婴儿血清中存在的极少量的母传抗体,在考核母传抗体对麻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青光眼是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为基础,以视野缺损和视神经萎缩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视神经损伤后无法再生,最终导致视功能不可逆损害。近年来干细胞治疗成为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研究热点,在神经退行性病变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自我增生和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条件下通过诱导能够向视网膜神经元样细胞进行转化,并经玻璃体腔注射、视网膜下腔注射以及自体归巢途径进行眼内移
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主要的神经胶质细胞,对于维持视网膜稳态有重要作用。视网膜损伤后,斑马鱼Müller细胞可以通过重编程进入细胞周期增生并分化为神经元,促进视网膜完成再生修复。高等动物Müller细胞的这一能力几乎消失,导致视网膜损伤后神经元无法再生,最终造成视功能减退,甚至丢失。研究发现,虽然视网膜损伤后Müller细胞重编程过程在高等动物中不能自发激活,但可以通过诱导增强其重编程能力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