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化教育,不仅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得到了沟通,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还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产生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信息技术
电教多媒体信息量大,集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以来一直努力探索运用多媒体于教学中。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以达到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手段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也是笔者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以下浅谈一些笔者的心得体会。
一、在阅读教学方面
1.可在教师揭题、质题后使用,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具体的表象。因为教师在揭题、质题后,学生正处于渴望尽快了解课文所描述的景物的心理状态,此时适时播出课文所描述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看幻灯、电视录像等画面,可以使学生获得深刻而形象的印象,为学生理解文章的词句提供鲜明的形象。如教《一夜的工作》这一课,当板书课题、质题后,学生处于渴望了解谁一夜的工作的心理状态,此时放映“简陋的办公室及周总理夜以继日工作”的特写镜头,可使学生进入意境中,激发起他们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为学生学习文中的词句埋下了伏笔,并提供了鲜明生动的形象,至此我即兴讲述课文,就能达到最佳效果。通过这样的电化教育,不仅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得到了沟通,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还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产生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在解决课文重点和难点、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时使用。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电教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声、图、文并茂,弥补学生难以感知的缺憾。
3.在欣赏课文时配合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美的情感。在欣赏课文时配合电教手段,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
4.在指导复述或背诵时使用。有利于提高效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文中的内容可以在图上形象直观地显现,而图上的内容在课文中又能找到与之相吻合的具体表述的语言文字。因此,在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或背诵课文时教师恰当地放映画面,可以让学生依据画面内容进行记忆或复现,起到了引路的作用。如《飞夺泸定桥》中“夺桥”是重点,教完后可再次利用放映片,让学生根据情节发展抓住描写指导员们神态、动作、语言的主要词语,看图练习复述夺桥的经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
二、在作文教学方面
1.利用多媒体教学再现艺术形象。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有无从下手之感。此时应用多媒体网络中浩如烟海的信息,就可以让学生汲取丰富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未知领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解决学生面对作文题目难以下笔成文的问题。小学生要写好作文,观察是第一步。多媒体课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学会观察;多媒体还可将文字、声音、图像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把图中的事物做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的处理,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反复观察,从而使学生的观察逐步做到有序而细致。教师还可以运用录像再现场景,较好地解决怎样写的难点,为学生描述创设条件;多媒体还可再现场景,使观察的对象比较集中,观察的时间比较充裕,学生有充分的感知过程;还可以让学生在再现的场景中自选画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事物。通过多媒体的使用,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又培养了其思维的多向性。教师也可以通过Internet下载与学生作文相关的资料,通过教给学生如何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方法,指导学生上网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那色彩鲜艳的图画、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唤起他们学习的潜在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情感;这不仅能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被动地位,使其逐渐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积极的知识探索者、主动的能力构建者,还能使学生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运用多媒体改变评改作文方式。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成作文后使用多媒体浏览,并按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投影在银幕或电脑上,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操作的鼠标所指之处,或教师示范改,或师生评议作者改,或学生多人“接力”改,通过灵活的点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又为教师节省了大量批改时间,可谓事半功倍。
总之,多媒体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为学生学习引来了活水。由于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的声音、形象、色彩等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保障课堂教学纪律,这就为语文课堂活动的开展在时间上提供了保证。由于多媒体教學在内容上形象直观,比如电影、电视、录像和电脑课件,把人、事、物、景等通过声、光、色、形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听得清楚、听得明白,这就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把握课文内涵,知识和道理易于被接受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电教多媒体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欣赏、鉴别等语文能力,有着语言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1).
[2]李冰霖.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261.
[3]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语文课堂 信息技术
电教多媒体信息量大,集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以来一直努力探索运用多媒体于教学中。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以达到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手段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也是笔者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以下浅谈一些笔者的心得体会。
一、在阅读教学方面
1.可在教师揭题、质题后使用,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具体的表象。因为教师在揭题、质题后,学生正处于渴望尽快了解课文所描述的景物的心理状态,此时适时播出课文所描述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看幻灯、电视录像等画面,可以使学生获得深刻而形象的印象,为学生理解文章的词句提供鲜明的形象。如教《一夜的工作》这一课,当板书课题、质题后,学生处于渴望了解谁一夜的工作的心理状态,此时放映“简陋的办公室及周总理夜以继日工作”的特写镜头,可使学生进入意境中,激发起他们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为学生学习文中的词句埋下了伏笔,并提供了鲜明生动的形象,至此我即兴讲述课文,就能达到最佳效果。通过这样的电化教育,不仅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得到了沟通,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还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产生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在解决课文重点和难点、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时使用。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电教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声、图、文并茂,弥补学生难以感知的缺憾。
3.在欣赏课文时配合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美的情感。在欣赏课文时配合电教手段,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
4.在指导复述或背诵时使用。有利于提高效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文中的内容可以在图上形象直观地显现,而图上的内容在课文中又能找到与之相吻合的具体表述的语言文字。因此,在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或背诵课文时教师恰当地放映画面,可以让学生依据画面内容进行记忆或复现,起到了引路的作用。如《飞夺泸定桥》中“夺桥”是重点,教完后可再次利用放映片,让学生根据情节发展抓住描写指导员们神态、动作、语言的主要词语,看图练习复述夺桥的经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
二、在作文教学方面
1.利用多媒体教学再现艺术形象。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有无从下手之感。此时应用多媒体网络中浩如烟海的信息,就可以让学生汲取丰富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未知领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解决学生面对作文题目难以下笔成文的问题。小学生要写好作文,观察是第一步。多媒体课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学会观察;多媒体还可将文字、声音、图像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把图中的事物做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的处理,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反复观察,从而使学生的观察逐步做到有序而细致。教师还可以运用录像再现场景,较好地解决怎样写的难点,为学生描述创设条件;多媒体还可再现场景,使观察的对象比较集中,观察的时间比较充裕,学生有充分的感知过程;还可以让学生在再现的场景中自选画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事物。通过多媒体的使用,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又培养了其思维的多向性。教师也可以通过Internet下载与学生作文相关的资料,通过教给学生如何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方法,指导学生上网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那色彩鲜艳的图画、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唤起他们学习的潜在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情感;这不仅能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被动地位,使其逐渐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积极的知识探索者、主动的能力构建者,还能使学生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运用多媒体改变评改作文方式。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成作文后使用多媒体浏览,并按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投影在银幕或电脑上,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操作的鼠标所指之处,或教师示范改,或师生评议作者改,或学生多人“接力”改,通过灵活的点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又为教师节省了大量批改时间,可谓事半功倍。
总之,多媒体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为学生学习引来了活水。由于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的声音、形象、色彩等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保障课堂教学纪律,这就为语文课堂活动的开展在时间上提供了保证。由于多媒体教學在内容上形象直观,比如电影、电视、录像和电脑课件,把人、事、物、景等通过声、光、色、形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听得清楚、听得明白,这就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把握课文内涵,知识和道理易于被接受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电教多媒体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欣赏、鉴别等语文能力,有着语言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1).
[2]李冰霖.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261.
[3]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