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生活的语文教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an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社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课程。新大纲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走向生活 语文教育 教育改革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社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课程。新大纲也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但依然有为数不少的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迈不开改革的步子,在惯性的驱使下将以树人、育人为宗旨的人的基础教育沦为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使最具有灵性、最有生活气息的语文教育成为“折磨人、束缚人、摧残人”的一件事(钱梦龙语)。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1)质疑生活语文的可行性;(2)困惑于生活语文的操作性。
  
  一、语文教育应该要走向生活,完全能走向生活
  语文包容着中外文化的精华,博大丰富,是人生存的拐杖,是人发展的翅膀。语文教育是人学会生活,更好地生活的必由之路。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特涅斯的曾提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因生活而辉煌,生活因语文而精彩。
  1.从我们学习语言的实践经验来看,现实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学校
  人们通常认为语文包含“语言文字”,“语言”与“文字”相对而言即“口语”和“书面语”。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我們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每个人都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了自己的语言,即口语。口语的学习其实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进行的最初的语文学习。在书面语的学习中,凡是和孩子们的生活贴近的、形象直观的语言内容,孩子们都容易理解和接受。若是以课本剧的形式来学习课文,课文语言就能很快地成为学生朗朗上口的语言。这些都是生活乃学习语言最好的课堂之明证。
  2.从语言的本质看,语文和生活密不可分
  众所周知,语言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离开了现实生活中的表象,语言就毫无意义,也不可能产生。思维是现实生活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离开了现实生活,也就没有了思维。现实生活的表象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思维的基础。反之,有了丰富的现实生活,思维发展了,语言也就极大地丰富和发展起来了。如果更进一步地探究不难发现,思维的发展无疑会使人更好地生活。语言和生活使多么密不可分啊!
  3.从语文的内涵看,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
  语文的内涵虽是多样的,但它首先是社会生活的,是用于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让我们重温新大纲“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基本的交际工具,语文是随着社会交往得以使用、传播和发展,因而其不但是一种文化,还是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既然谁也不能否认,“生活是文学、文化的本源”这一命题,我们有理由认为语文等同于生活,跟生活同样地丰富多彩。学语文本身就是生活,如学生在学习“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这些汉字的同时就是在学习生活中的交通规则。语文教育走向生活是有着必要性和可能性的。
  4.从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看,应用于生活是语文教育的必然趋势
  学语文最终是为了用语文,语文是“应用之学”,而不是“应试之学”。如果我们割裂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一味地“以本为本”陷在死读书、机械地做练习之中,高分低能的现象不会消失,初中毕业生不会填写银行存款凭条,著名作家考高考语文试卷挂红灯等的现象将终究是个令人笑不出来的辛酸的笑话。因此,我们要本着用语文的宗旨教活语文。
  
  二、语文教育走向生活的路径探索
  小学语文教育走向生活的路径随着语文教育工作者观念的更新而不断呈现,不断拓宽。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五”课题《小学语文生活化路径探索》课题组通过四年的实验提出了以“构建一座桥梁,培养两个习惯,满足三种需要”为框架的生活语文体系。依托语文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富有教育意味的生活情境,坚持实践“学以致用的语文”、“在用中学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构建从学科语文走向生活语文的桥梁。
  语文课堂教学其实质是学生在规定的时空,凭借语文学习材料展开的一段生活体验活动,回归语文课堂学习的生活本质,是语文走向生活的第一步。其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1.课堂教学形式生活化
  游戏、倾听、对话、讨论等活动形式广泛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应该而且可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实验证明,当学生在模拟成菜场的教室中完成识字学习任务时,“西红柿、马铃薯”之类的词语的音形义的获得轻松而高效。在以辩论为形式的课堂中,学生的思考更深入,内化文本语言的速度和质量更高。
  2.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走向生活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将语文课堂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经历紧密联系起来。用语文课程焊接学习和生活,“以生活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就是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的一种思路。
  将教材课文按照不同主题重新组合,每个主题以一个和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为中心,形成向心结构。以苏教版第八册的一个主题单元为例,课题组确定了“寻找美德”主题,将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谈礼貌》、《我要报答我的祖国》、《我的油布伞》、《苹果里的“五角星”》、《古今贤文(合作篇)》、《祁黄羊》组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同时设计活动:(1)对父母进行连续观察和访谈,写好观察日记和访谈笔记。(2)举办亲子活动——演讲会《我的父亲母亲》。这组教学达到了如下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和讨论,多方面了解人的品质,形成一个关于美德的鲜明主题,让学生在学语文中学会做人。(2)通过表现人类美德的文章的集中学习,感知并逐步掌握表现一个人精神品质的方法。
  这样的阶段性课程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了现实生活的需要,孩子都希望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心目中的最完美的父母,这促使学生用心观察父母,提高了观察能力,获得了新鲜而丰富的素材;促使学生关注课文的表达方式,积极主动地吸纳和模仿;促使学生在完成演讲时竭尽全力,最大程度地挑战自己的语文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以生活为中心开发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持久深入地走向生活的关键。
  3.课堂教学影响生活化
  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不仅仅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走向生活的语文要求教师有更开阔的责任视野,“以语文学习”为手段优化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一言概之,就是让语文学习成为改善生活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文,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创造性运用语文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让学生写自荐书上台演讲;每堂课前请一名学生作“2分钟演讲”……这样,在“语文化”的生活中,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毕竟“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懂练达即文章”。语文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等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化学教学存在着学生基础薄弱、教学模式陈旧、与中学化学知识衔接困难等难点,科学地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势在必行。建立网络课程管理系统是一个很好的现代化教学手段。Moodle平台是当前国外众多的课程管理系统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适合于构建高职高专化学网络课程系统。  [关键词]高职高专 化学教育 网络课程系统 Moodle平台    一、高职高专化学课程
[摘要]:中学图书馆是中学的图书资料中心,是师生业余文化生活的乐园和求知成才的摇篮,也是适应新形势要求,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着眼中学的实际,科学、合理、高效率地利用中学图书馆,使之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摆在学校领导和图书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 素质教育 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重在开发智力、启发思维,提高学生的
【摘 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本文从教育界掀起的教学热潮——素质教育的含义着手,指出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的四个优势所在。结合目前对教育工作者绩效考核体系,指出素质教育与考核体系的矛盾,旨在探讨如何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方式 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 矛盾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
[摘要]轮机工程专业学生进行船舶航行教学实习是本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航海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教学实习中校企合作、科学合理安排学生上下船、配备合格实习指导教师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工作思路。  [关键词]轮机工程专业 船舶教学实习 校企合作    根据STCW78/95公约对船员职业技术素质的要求,进入海员队伍的人员必须接受海员教育和职业训练,因此,各海
[摘要]身体锻炼或参加运动竞赛,都需要做准备活动,以免造成运动损伤。同时,有利于提高锻炼效果或竞技的成绩。但是,很多学生对准备活动不重视,认为做准备活动没有必要,无法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正确地做好准备活动。本文通过对比在实验前后学生对做准备活动的认识和实施情况的调查结果,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做准备活动的能力。  [关键词]准备活动 体育锻炼 互相观摩    身体锻炼或参加运动竞赛,都需要先做准备活
[摘要]高校就业市场化,导致毕业生就业趋于紧张,竞争日益激烈,使处于心理成长期的大学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从而带来了许多的心理问题。本文探讨了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高校 就业市场化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也随之日趋严峻,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  为了应对这一矛盾,我国实行了教育体制改革,国家不再实行计划经济时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当前体育科研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随之运用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论述。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意志品质    一、引言    学校体育教改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强化了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对学生身心、素质培养的任务。学生的心理健康已引起
【摘要】 广东省体育术科高考分为三个必考和一个选项内容,总分300分,每个考试项目75分,必考:100米、原地实心球、原地立定三级跳远,选项: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立定三级跳远在高考极为重要,占考试25%的分数。原地立定三级跳远从2009年的9.40满分到2013年的9.50满分。原地立定三级跳远对中低层的学生要求就更高,没有绝对的爆发力和弹跳力,在这个项目中很难能拿到高分。在四个项目中
【摘 要】乐观的心态能够使人视野开阔,理智地对待身边发生的事情。但当今的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归因方式、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不能拥有乐观的心态,因此,培养大学生拥有乐观心态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乐观心态 大学生 健康成长    随着大学阶段知识量的急剧增加,大学生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由于大学生各方面发育的完善,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的阶段。与青年初期相比,他
【关键词】古诗教学 诗境古诗语言    古诗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  善、美的艺术结晶。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为主,这就使古诗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要突破这一难点,关键应注重古诗中的学法指导。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大量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认为可以针对古诗这种文体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规律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