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思想,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pj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改变过去的陈旧观念,努力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驾轻就熟地操控课堂,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实效。
  关键词:教学思想;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088-01
  
   过去我们都把传授知识的多少当作衡量一堂课教学效率高低的标准。 知识容量越多,教学效率就越高;反之就低。这样,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输量。为达此目的,教师往往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强调知识传输的过程,以知识为中心设计教学;二是加快教学节奏,加大知识教学的密度和容量。殊不知,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思想的实质,就是把教学过程仅仅看成是教师发送信息、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了他們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能动性,最终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而新课标所提倡的三维目标包含着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重要目标因素,体现了新形势下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习兴趣
  
   以往,教师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无奈地唱着独角戏。教师只管讲,学生学得如何,则不是教师所关注的。新的教学理念则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教育宗旨要求我们教师时刻以学生为本,转变思想,端正态度,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要想改变过去教师讲起课来语调平淡,整节课变成教师自始至终的“一言堂”,而讲台下的学生却显得目光呆滞、反应迟钝,课堂气氛压抑、沉闷的现象,教师必须弄清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哪。实际上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无视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正常需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最好老师就是兴趣。
  
  二、优化手段,调动学习积极性
  
  1、厚积薄发,加大自身容量
   文史不分家,自古而然。章士诚说“文士撰文,唯恐不自己出;史家之文,唯恐出之己。”历史学科的教师不仅要广泛阅读历史文献资料,了解与历史有关的各种奇闻逸事、影视材料,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更要阅读文学作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以便自己在理解文字材料时得心应手。
  2、设置情景,增强直观性
   历史是已度过的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很难再现,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尽量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从而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历史插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提供了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表达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
  3、注意历史和各门学科的联系
   历史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各门学科之间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鉴于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历史与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和渗透,以启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注重程序,培养学科意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我们获取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在知识的运用中不仅有字词、事实、概念、规律这样的陈述性知识作为基础,还要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程序。这种程序是有规律的,叫程序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陈述性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1、展示经典作家和历史学家的思维过程,做好典范
   一般而言,历史学是一门探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可以如传统史学所言:“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如历史学家分析革命的原因时,首先要着眼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矛盾。经济上的矛盾必然反映到政治上,这样就要分析当时的阶级关系。但是革命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爆发?这就要分当时的革命形势。但是革命形势的形成还不一定爆发革命,还要有革命政党和领导人的努力。即分析革命原因的一般方法是:分析社会经济矛盾、阶级关系的变化、革命形势的形成和革命政党或领导人的活动,有时候还要指出革命的导火线。
  2、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做好示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传授基础知识,不能满足于如何去整理、归纳、总结历史问题,而且要把教法和学法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要注意讲“我是怎样想的”、“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去想”等等。把教师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历史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和领会当前教育改革的精神实质,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理解并实践教育改革,认真完成历史学科在教育教学中的任务,为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服务。
  3、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能力
   学生个体运用方法解决学科问题的本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终是在实践和训练的过程中,在学生的头脑内部来完成的。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就必须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剖析。若学生的思维过程无误,其思维与其他学生思维接近,就会给其他学生以启发,若思维有误,可针对其要害予以纠正,同样会给其他学生以影响。
  4、让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要依靠多种教学形式来完成,特别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主动参与中实践教学双边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
  总之,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改变过去的陈旧观念,努力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驾轻就熟地操控课堂,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夸美纽斯:《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48页。
  [2]《章氏遗书》卷14。
  [3] 见2000年版初、高中《历史教学大纲》。
其他文献
邓小平对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的重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强调"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强调"没有民主就没
体育教师应注意培养稳定的愉悦情感品质,要带着欢笑走进课堂,以愉悦之情唤起学生愉悦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环境中接受教育。
曹操是一个英雄,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志向远大,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他唯才是举、知人善任,休养生息、安定民心,显示了高超的政治智谋;他文武兼备、足智多谋,体现了出
随着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和近几年成批大容量机组的集中投运,电网建设滞后问题日显突出。为提高电网输送能力以缓解电力供需形势紧张的局面,我国电网建设力度也日渐加大。一方面
李城外同志工作的意义,主要是通过6000文化人在"十年浩劫"中的一段荒谬岁月,从一个局部有力证实了文化大革命是一种严重的全局性的错误."五七干校"是文化的劫难.
主要利用Fourier分解方法讨论二维平面上一类非线性抛物方程弱解的时间衰减性,证明了其解在L2范数下的衰减速率为C(1+t)-1/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起整个教育思想的重新整合,呼唤教师重构自身角色,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
中学英语教学中尚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扎实;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写作能力、听力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普遍较弱。而新的英语教学大纲
FirstSolar公司2009年9月9日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合作建设一座拥有2000MW发电能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厂。
提要:“对话互动”式教学,这个对话互动过程是一个探究与创新,共享与合作的过程,是一个激发师生个体生命鲜活,实现师生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关键词:对话互动;拓展思维;营造氛围;丰富形式;总结评价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100-01“对话互动”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针对现今普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