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ian_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土资源丰富,以往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以及其他规划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的建设需求,现阶段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有许多类型,关系复杂,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我国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鍵词】国土空间规划;问题;对策
  2018年中央机构改革,中央成立自然资源部,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后(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全国范围深入加快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同步开展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并组织编制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而探索。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1】。国土空间规划也将正式从国家引导和控制城镇化的技术工具上升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制度的组成部分,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支撑。助力国土空间规划在探索中前进,研究解决现阶段空间规划的共性问题也成为了重中之重。
  1、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1规划价值目标
  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价值目标是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单目标模式,虽然国家物质财富急剧增加,但同样带来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压力,如何从价值、目标定位出发明确规划已迫在眉睫。
  1.2规划部门分工杂乱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庄少勤针对《若干意见》答记者问中提到:我国的行政管理体系分五个层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国家级规划侧重战略性,省级规划侧重协调性,市县级和乡镇级规划侧重实施性。虽然《若干意见》中已经明确行政规划管理体系,但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土资源管理、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问题,我国各个部门内部依然出现缺乏联系沟通,衔接不畅,职能不明,事权不清,各个层级部门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等问题。譬如:发改部门偏重经济建设,林业部门强调生态保护,各部门强调地方发展,更注重地方需求,原国土部门与城建部门管理者管理理念、方法等矛盾冲突明显,专业素养不达标等。
  1.3规划管理滞后
  国土空间规划由编制、审批、实施、监测、定期评估等一系列问题,具体到分级管控问题上很多管理滞后的问题接踵而至。譬如:因为规划管理的滞后出现“有地没项目,有项目没地、有地有项目没规划”现象。
  1.4规划编制问题
  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存在编制不同步,编制期限不统一,编制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其中编制基数不统一,分级不明确问题较为严重。
  1.4.1规划基数不统一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推进,自然资源部印发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明确规定由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数据为基础进行统一展开。技术部门在编制过程中发现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数据有很多问题,各部门由于规范不统一,基础数据出现偏差,为后期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制造了新的问题。
  1.4.2规划分级不明
  在以往的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中经常出现规划定位不明,规划层级差异性较小,上下级规划功能交叉,功能重复,指导性差,管制效率低下现象明显。譬如:项目审批做合规性审查过程中,出现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要素要求不统一,各规划交叉重叠、打架等严重问题。
  1.5规划法制化建设薄弱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法制建设薄弱,立法滞后,监督困难,执法难度大,操作性匮乏。土地利用规划法律体系、城乡规划法律体系和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并行,各法律法规体系之间衔接不畅,内容不全。
  2、解决我国国土空间规划问题的对策分析
  2.1明确规划目标与价值
  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与管理过程中巧妙地运用“3E”及其衍生理论,从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公平性等对我国国土空间构建实施评价,认真研究生产资源有效的配置(效率)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在资源有限,管理者认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保障土地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统筹协调全域发展,合理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2.2改善空间规划管理工作
  英国学者文森特·纳丁对空间规划的定义为:“空间规划是一种通过对地域发展的管理,协调各部门政策对空间的影响,引导空间发展结构的行为”【2】。他阐释了空间规划是对空间保护与利用的管制和对不同部门政策在空间上的协调,强调了政府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国土空间规划技术部门需要利用大数据和新技术,推进国土空间规划要素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构建国土空间数字化生态,逐步形成数据精准化、业务协同化、预警实时化、决策科学化、服务一体化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3】。对合法合规的空间规划编织成果及时纳入空间规划体系中,按照“一张图”要求,对空间规划做一致性处理,做好规划衔接协同工作,为国土管控打好基础。
  国土空间规划部门需要加快管理行政部门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明晰职权划分,加强各部门协调合作,缩减审批程序,简政放权,提升专业素养,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运行与管理。
  2.3做好规划基础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在编制前要统一技术规范,用地分类标准,做好 “ 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第三次国土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夯实基础研究,为后期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打好基础。
  2.4健全空间规划法制体系
  英国法律架构完善,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通过设立基础设施规划委员会、改进决策标准、细化程序规则等方式,优化行政规划中公民、政府和开发商三者的权益关系。在国土空间规划法律尚未拟定完毕时,希望我国空间规划法参考国外法制建设,充分考虑利益平衡问题,完善从顶层到底层的法律法规,确保空间规划落到实处,保障其法律效力。
  参考文献:
  [1]《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
  [2]NADIN V.Spatial planning and EUcompetence:draft paper for European Council of Town Planners[C].ESDP Conference,2002.
  [3]张鸿辉,洪良,罗伟玲,等.面向“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框架构建与实践探索研究[J].城乡规划,2019(06):18-27.
  作者简介:
  胡亚萍(1994-),女,硕士,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民收入不高、农业发展落后,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三农问题成为最大的难题,同时也是对国计民生有较大影响的
建筑行业在当前社会建设发展中占据十分大的比重,建筑物的实际建设效果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城市中的建筑物会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物,展现出城市的风貌,表现城市历史文
本文首先阐述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设计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对优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设计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国内外飞速发展,随之涌现出一批应用于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平台,如洛杉矶“城市智慧中心”、都柏林“城市仪表盘”、首尔“数字市长室”、杭州“城市大脑”、上海浦东“城市大脑”和北京市即将上线运行的“领导驾驶舱”等,通过数据支持和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在国内城市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多点开
【摘要】我国北方地区地域辽阔,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冬季寒冷漫长,供暖需求很大。目前,采用的主要取暖方式是燃煤和开空调,燃煤供暖不仅危险性高,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而且燃烧效率低,不能完全被利用,浪费资源;而开空调除了费用较高,也不能高效利用资源,还会产生使全球变暖的气体,影响造成大气污染。相比之下,天然气供暖成为新的选择,本文围绕天然气在城市中供暖的应用,展开分析,首先明确天然气供暖的优点,介绍天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当下各类产业建设与群众生产生活对城市发展的要求也逐渐从传统的模式中脱离出来,社会对城市转型的呼声也日渐高涨,不再以传统单一的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更加关注和重视,为了促进城市化发展速度的提升,更好地满足现实发现需要,将两者进行紧密的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内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战略也随之进程越来越快,在这个新时代的背景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较明显的就是交通问题,社会上经常发生交通堵塞、交通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