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和谐高职院校精神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n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构建和谐社会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具备和谐的院校精神。其内涵有四:一要体现以人为本,通过高职教育使学生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等得以全面提高;二要体现教育公平,旗帜鲜明地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三要体现学校系统自身的协调有序,营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四是学校师生员工要树立和谐理念,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实现和谐而努力。
  【关键词】和谐;高职院校;校园精神
  
  高职院校精神的基本内容。具体而言,和谐的高职院校精神应包含以下基本内容:人本精神——高职院校精神的第一要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高职教育坚持以人为本,重点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提升学生的素质、技能和持续发展能力为本,这不仅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目标,也是现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根本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走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思维定势,围绕学生的成长确立我们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一个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育人氛围。
  实践精神——高职院校精神的集中体现。“和而不同、尊重差别、尊重个性”是和谐社会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各有差异。就高职院校而言,主要是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因此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课时安排上,增加实习时间,使学生们将课堂的知识通过实践转化为自身所有;另一方面,在办学模式上,多采取校企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通过加大实践力度,以具体、形象而生动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其学而能用,不至于纸上谈兵。
  集体协作精神——高职院校精神应有的人文情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团结协作是和谐的内在要求。在当代工业社会中,技术分工十分细密,各技术工种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技术人才要想在技术上有所作为,必须具备良好的集体协作意识。因此,高职院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一方面,教育学生在同行间要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相互鼓励扶助,合作攻克技术难关;另一方面,要与相关的技术行业多多协调沟通,了解相关产品信息,接受各方反馈信息,在自己将来的技术工作中适时做出调整。创新开拓精神——高职院校精神崇尚的目标追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高职教育尽管不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目的,但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同样十分需要创新开拓精神。技术与科研并没有绝对的界限,科研需要以技术为铺垫,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摸索与创新,尤其是面对当今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技术的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出局。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校园内积极提倡创新开拓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并尽可能提供他们发展的空间以及技术创新的机会。
  如何建设和谐的高职院校精神。当前,高职院校要培育和建设和谐的院校精神,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工作。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在强化思想道德建設中培育高职院校精神。高职院校既要教会学生掌握现代专业技术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应用技术知识和文化知识解决现实复杂问题的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培育和谐的高职院校精神,就是要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备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律意识。要让学生品行端正,遵守公德,热爱生活,敬业爱岗,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充满旺盛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鉴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学校应格外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教师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通过开展“师表工程”、“名师工程”等活动,树立教职工良好的道德形象,培养一批奋发有为、教有所成的骨干队伍,鼓励教职工业务上冒尖,有效促进教职员工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实行文化的“校企结合”,在彰显高职教育特色中塑造高职院精神。学校精神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集中反映,培育建设高职院校精神应在研究职业类型人才培养的特有规律中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实践表明,在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的“校企结合”是塑造高职院精神的必要条件。通过“校企结合”,一方面可以学习优秀企业价值理念,学习企业为客户服务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会与企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这将有利于全方位的实行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二是学习研究企业文化。目前,企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相对成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研究还刚刚起步。通过学习和研究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三是全方位实施“校企结合”。高职院校要实施真正的文化“校企结合”,构建高职院校精神,必须在办学过程中,全方位的实施“校企结合”,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习惯等都要满足企业的要求,学校的管理包括教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都要向优秀企业学习,要与优秀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共创和谐的长效机制,在优化管理制度中塑造高职院校精神。建立适应高职教育的管理制度,完善各种管理措施,使各项工作能沿着健康、科学的轨道运行,这是培育高职院校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首先要认真学习贯彻我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高职教育的性质、方针、任务和基本原则,真正做到依法治教。其次要努力实践学校的目标与奋斗理想。第三要严格执行《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内部管理体制、招生制度及毕业生的就业、学籍管理、奖学金和学生贷款及财务管理,以及高校教师和学生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使整个管理工作、教学活动都在法律的范围里进行。第四要充分发挥校园内特有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非正式群体的功能,以及已固定和物化了的校徽、校标、校歌、校训等,要佩戴校徽、唱响校歌、设计校标、牢记校训,体现学校精神的整体特色。营造和谐氛围,在构建和谐校园环境中培育高职院校精神。高职院校精神的培育需要和谐环境的滋养。无论是校园环境建设中的显性环境建设,还是隐性环境建设,都是学校精神孕育的过程。在进行校园规划、建筑设计、绿化以及人文景观的建设时,一要提出人才培养的规格意向和目标指向,并把这种“意向”变成校园教育环境的规划图,把人的发展目标隐含在设计之中;二要赋予物质设施以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师生员工爱校情结的载体。和谐的校园环境还包括学术环境和管理环境。要大力倡导和谐的学术争鸣,开拓广阔的学术视野,练就海纳百川的学术气度,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民主、尊重人才的和谐学术环境。此外,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各种校园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总之,高职院校精神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种气质、一种形象、一种个性、一种特色、一种品牌、一种力量。高职院校精神是动态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离不开传统和继承,更离不开培育和创新。只有始终坚持和谐的发展理念,才能真正形成与时俱进、富有个性和发力的高职院校精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4]5号.
  [2]王重铭.管理学与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3-86.
  [3]林新贵.对建设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J].世界教育信息,2008(7).
其他文献
本文以信息时代平面设计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于其专业人员需求量增加的现状为切入点,结合在校教学工作体会。总结关于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以及解决的探究思路。希望通过探究讨论,制定更完善的课程教学,以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能力的学生。
农村家庭对孩子人力资本的投资动力不仅影响孩子未来人力资本水平,而且关系未来农村社会人力资本状况.城乡和地区差距、农户对孩子人力资本投资能力弱、农村孩子未来人力资本
道路桥梁的施工关系到城市的交通性能,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便利性,而目前道路桥梁施工还存在着各种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多数相关工作人员的关注.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进,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培养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学生知识的培养,而是学生的全面培养,为社会全面进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在新的时代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decided to replace the existing household registration—known as hukou—system that separates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with a country-wide registr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a
期刊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高科技技术的代表,对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我国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的时间较短,缺乏足够的理论依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实时解决
军事理论课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现代国防意识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期刊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批准,授予“新型高档苎麻纺织加工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等11项成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授予“纯棉免烫数码喷墨印花面料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等42项成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授予“一种细旦超柔型面料的开发与研究”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