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有限元分析对骨关节和相关软组织损伤时应力状态的精准模拟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0156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有限元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化研究方法,在骨科应用愈加普遍,与骨科联系愈加密切.通过建立有限元三维模型应用于骨科生物力学分析及医疗器械研究设计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的:综述有限元分析在骨科领域的发展前景,为推动有限元分析方法与骨科临床实践更好地结合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CNKI)、PubMed、Embase数据库中2012-2021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脊柱”“关节”“创伤”“骨病”“医疗器械”“综述”,英文检索词为“finite element analysis”“biomechanics”“spine”“joint”“trauma”“osteopathia”“medical instrument”“review”.根据纳入标准,最终纳入47篇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与结论:有限元分析方法可对骨关节和相关软组织损伤时的应力状态进行准确模拟分析,在辅助骨科各临床科室查明发病机制、确定治疗方案中发挥积极作用,并能通过将人体骨骼肌肉系统分解为若干个数字化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指导医疗器械的研发设计,极大地促进了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目前有限元分析还存在着方法使用不当、有限元模型建立不准确 、弹性模量标准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发展完善,使有限元分析方法更好地满足临床和科研需要.
其他文献
目的:基因修饰干细胞是骨质疏松的潜在疗法,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其疗效仍有争议.文章通过Meta分析基因修饰干细胞对骨质疏松动物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和钙磷代谢指标的影响,评价其较单纯干细胞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6月关于基因修饰干细胞治疗骨质疏松动物的相关研究,采用R4.1.0软件进行Meta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骨密度和骨体积分数,次要结局指标为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分离度、血磷、血钙和血骨
背景:髌骨脱位多见于年轻女性患者,是引起青少年膝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因,对于髌骨脱位的治疗,临床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一般多选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而术后发生再次脱位的原因可能是未能纠正危险因素,需要联合行截骨矫形治疗,以此改变骨骼的解剖结构和纠正骨骼畸形,但术前患者是否需要联合行胫骨结节截骨矫形术,目前临床上仍然存在争议.目的:介绍影响髌股关节稳定性的一项新评估指标——胫骨结节扭转角,测量并分析胫骨结节扭转角与髌骨脱位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胫骨结节扭转角对髌骨脱位的诊断与临床实用价值,评估胫骨结节扭转角
背景:环孢素联合4次短程甲氨蝶呤方案仍是目前公认的、经典的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方案,以往研究显示在同胞全相合移植后第11天是否应用甲氨蝶呤对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没有影响,但减少第11天甲氨蝶呤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影响仍不清楚.目的:探讨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方案中去除第11天甲氨蝶呤的应用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6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移植物抗宿主病预
背景:巨噬细胞极化介导的炎症反应在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磷酸肌酸改性壳聚糖水凝胶在组织修复中表现出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但该水凝胶对巨噬细胞极化与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究磷酸肌酸改性甲基丙烯酸酐化壳聚糖水凝胶对巨噬细胞极化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步冻干法制备水溶性良好的磷酸肌酸改性甲基丙烯酸酐化壳聚糖,在低毒性引发剂及紫外光照下进一步制备水凝胶.提取SD大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培养7 d后分3组培养:对照组加入细胞完全培养基;脂多糖组加入含脂多糖的细胞
背景:外周神经损伤在临床十分常见,但其再生速度很慢,通常在神经恢复过程中肌肉就已经发生不可逆萎缩,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失神经肌萎缩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总结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参与骨骼肌生成与萎缩的作用机制,重点综述失神经肌萎缩的过程以及外泌体在治疗失神经肌萎缩中的作用,以期为治疗失神经肌萎缩寻找到一条新途径.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为“exosome,skeletal muscle,muscle atrophy,muscle regener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有效方法,但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是否应该使用止血带,学术界尚存争议.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是否使用止血带对置换后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对因退变性骨关节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设计骨水泥固定型假体,随机分为术中使用止血带组(对照组)和不使用止血带组(试验组).为了使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设定相同的随访时间点,均设定为术后12个月.共100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试验组
背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首选之一,目前关于经皮、经Wiltse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置钉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争议.目的:探究经皮、经Wiltse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共纳入46例,均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15例经皮打钉、17例经Wiltse入路置钉、14例经后正中入路置钉.比较3入路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目测类比评分、Qswes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后的严重并发症假体周围感染一直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目前对其感染病原菌的特征研究不够充分,需要更多研究以助于临床诊疗.目的:探究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比较不同病原菌培养结果病例之间的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20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102例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资料,统计病原菌培养结果、耐药情况等诊疗信息,以病原菌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及培养阴性4组,比较4组在一般情况、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差异
背景: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是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保膝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术中失误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目的:调查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常见失误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中的原因.方法:根据病例系统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8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运动医学科因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行初次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术中失误和术后并发症的典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与结论:①总结出12种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常见的失误和并发症,包括螺钉选择偏短或
背景: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后易出现C2、C3椎弓骨撞击的现象,导致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受限,对其相关因素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分析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后C2、C3椎弓骨撞击的相关因素,探讨术后C2、C3椎弓骨撞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5例,平均年龄(56.76±7.76)岁,男性33例,女性62例.术后随访观察2年内颈椎侧位X射线片是否发生C2、C3椎弓骨性撞击,分为撞击组31例、非撞击组64例.经过单因素分析,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