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在小麦上的试验总结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O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麦生长中施用相等氮、磷、钾肥情况下基肥中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能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增加次生根条数和单株分蘖,利于培育冬前壮苗,提高成穗数和穗粒数,从而提高产量,比常规施肥增产3.6%~4.98%。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小麦;试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43
  1 试验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规范的田间试验,对申报肥料登记产品进行肥效及安全性试验,从产量、品质、抗逆性、安全性等方面对申报产品做出肥效和安全性综合评价。为肥料登记提供依据。
  2 试验设计
  2.1 供试肥料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赣榆县欧亚利肥业有限公司生产提供,N P2O5 K2O≥
  30%;15-5-10;有机质≥20%;含氯。
  江阴市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N P2O5
  K2O≥30%;15-5-10;有机质≥15%。
  江苏汉菱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提供,N P2O5
  K2O≥30%;15-5-10;有机质≥15%。
  宿迁沃绿宝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提供,N
  P2O5 K2O≥30%;13-5-12;有机质≥20%。
  江苏汉菱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提供,N P2O5
  K2O≥30%;12-8-10;有机质≥15%;含氯。
  江苏汉菱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提供,N P2O5
  K2O≥30%;12-8-10;有机质≥15%;
  2.2 供试地点情况
  供试地点:试验安排在江苏省金湖县银集镇永祥村姜勤种植户承包田,供试田块稻麦两熟,土壤为粘黄土,有机质22.4g/kg、全氮0.128%、有效磷11.6mg/kg、速效钾136mg/kg、pH 5.9。
  上茬种植粳稻,产量650kg/667m2,生育期施肥二次,分别为6月14日每667m2基施45%(N15、P15、K15)复合肥3kg,尿素15kg,7月30日穗肥追施每667m2施45%(N15、P15、K15)复合肥15kg,尿素10kg。
  2.3 供试作物及品种
  小麦。选择当地面积较大的种植品种宁麦13。
  品种介绍:春性,全生育期210d左右,平均每667m2
  穗数31.5万穗,穗粒数39.2粒,千粒重39.3g。每667m2
  产430kg左右。
  2.4 试验时间
  2013年11月13日—2014年6月8日。
  2.5 试验处理与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
  空白对照(CK1)。作物全生育期不施任何肥料。
  常规对照(CK2)。按上一年度当地供试作物肥料使用实际情况进行,每667m2施45%复合肥(N15、P15、K15)35kg做基肥,苗期分蘖肥和拔节孕穗肥共追施尿素30kg,折每667m2施纯氮19.1kg;
  供试肥料处理。本处理氮、磷、钾养分用量与常规处理基本保持一致。基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用量按常规处理基肥中施氮(N)量折算,供试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处理基肥用量以CK2基肥中施氮量折算(5.25kg/667m2),用量在35~43.8kg/667m2,追肥品种与数量及其它田间措施同常规处理。
  2.6 重复与小区
  本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区组沿着土壤肥力递变的方向设置,区组呈正方形,一个区组安排在同一块田内,土壤肥力均匀一致。小区面积30m2,试验小区长8m宽3.75m,小区间开沟隔离,能单灌单排,各处理安排见表1。
  2.7 整地、播种与田间管理措施
  选择适宜的播期和墒情进行精量播种。确保每小区基本苗一致。田间管理遵循“最适”和“一致”的原则,除施肥措施外,各项管理措施一致。
  2.8 试验过程
  2013年11月13日播种,2014年6月8日收割,供试田块前茬水稻秸秆全量粉碎还田,11月12日旋田整地,11月13日机条播,每667m2播种量20kg,当日开沟,11月15日灌水,11月26日出苗,基本苗19.4万/667m2。全生育期内除草、病虫防治4次,分别是3月1日除草,4月5日防治白粉病、纹枯病、蚜虫。4月23日、5月8日防治赤霉病、白粉病。6月8日收割,各小区人工单独收割,单独计产。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苗期性状的影响
  试验期间于12月20日进行田间苗情调查,主要调查小麦株高、单株次生根数、单株分蘖数、地上鲜重等苗期性状。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基本苗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株高供试肥料处理与CK2之间基本相同,均比CK1高;单株次生根数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均比CK2、CK1高,以处理4最高,分别比CK2、CK1增加1.15条、1.68条,有机—无机复混肥料间差异不明显;单株分蘖数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处理均比CK2、CK1高,以处理4最高,分别比CK2、CK1增加0.28个、1.3个,CK1最低,CK2比CK 1增加1.02个;地上鲜重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处理均比CK2、CK1高,以处理4最高,分别比CK2、CK1增加0.3g/10株、0.65g/10株,具体见表2。试验表明基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处理小麦植株苗期性状要优于常规施肥处理,说明基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具有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增加分蘖、培育冬前壮苗的效果。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抗逆性的影响
  根据田间观察调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在小麦上做基肥施用,抗逆性表现不明显,基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小区其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等常见性病害的发生情况及危害程度与常规施肥处理对比差异不明显,但基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小区因为苗期小麦根系发达、分蘖增加、叶片浓绿乌亮厚实,茎杆粗壮青绿,奠定了冬前壮苗的基础,在小麦成熟后期的抗倒伏能力明显优于常规施肥处理。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
  根据小麦成熟期田间调查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处理与常规施肥CK2间株高基本相同,均比CK1高,以处理1最高比CK1高8.08cm;每667m2有效穗数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处理间基本相同,均比CK2、CK1高,以處理4最高比CK2、CK1分别高1万、9.27万;穗粒数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处理间基本相同,均比CK2、CK1高,以处理1和处理4最高比CK2、CK1分别高0.54粒、7.31粒;千粒重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处理与常规施肥CK2间差异不大,比CK1高1.2g;产量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处理间差异不大,均比CK2、CK1高,以处理4最高,分别比CK2、CK1增产22.44kg/667m2、201.54kg/667m2,增幅达4.98%、74.34%,CK2比CK1增产179.1kg/667m2,增幅66.06%,详见表3。
  3.4 产量统计分析结果
  在小麦成熟后对各个处理小区分别进行单收计产并对产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经方差分析F=162.39>F0.01说明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5),经新复极差测验F=0.05水平下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处理与CK2、CK2与CK1间均达显著水平,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F=0.01水平下施用有机—無机复混肥料和CK2处理与CK1之间均达极显著水平(表4)。
  4 结论
  通过本试验可以看出在小麦生长中施用相等氮、磷、钾肥情况下基肥中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能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增加次生根条数和単株分蘖,利于培育冬前壮苗,提高成穗数和穗粒数,从而提高产量,比常规施肥增产3.6%~4.98%。
  几种供试有机—无机复混肥料都能促进小麦生长,增强小麦抗倒伏性,对小麦生长安全,都有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差异不显著。
其他文献
粮食是国家战略物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的实行与完善,人们渴望食用无污染、无残害的安全绿色食品。水稻是南陵县的主导产业,“南陵大米”是地理标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绿色能源,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态有着直接相关性。沼气技术是将人畜粪便集中起来流入沼气池进行发酵形成沼气,沼气作为燃料,沼液和沼渣是优
摘 要: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加大,为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不断出台政策,各种专项资金随之增加。虽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的经济工作有所改进,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并阻碍着农村经济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导致农村发展出现停滞等情况。本文将阐述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困境,并据此提出解决困境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
摘 要: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使用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食品的生产安全,实现作物产量的提高。绿色防控技术多种多样,应用到水稻方面的绿色防控技术也不少,本文以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研讨对象,分析了其利用推广方式,要求广大稻农尽量使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达到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双重标准。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S
水稻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中全国有超过60%的人口的主食是稻米。在人口日益增加,土地面积日益减少的背景下,随着人口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