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警惕人际关系五杀手

来源 :卓越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hlgh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关系,可也是一种最复杂的关系。无论是谁,在社会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越好,他的朋友就越多,就越能使自己得到勇气、温暖,增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客观上,良好人际关系的互用,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使其步步高升;主观上,良好人际关系的互用能使一个人更有信心和力量。分享下面的一个案例:
  莫洛尔是美国纽约某银行最著名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而他那总经理的宝座,使他年收入高达100万美元。但是他最初只不过是一个小法庭的书记员而已,后来他的事业却得以如此惊人的发展,究竟是靠什么法宝作后盾呢?莫洛尔一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就是他博得了一个大财团董事的青睐,从而一蹴而就,成为全国瞩目的商业巨子。
  据说这个大财团董事挑选莫洛尔担任这一要职时,不仅是因为他在经济界享有盛誉,而且更多的是因为他不但人格高尚,而且特别会与人相处。如出一辙的是范登里普出任联邦纽约市银行行长之时,他挑选手下重要的行政助理,首先也便是以人格高尚和与人处事为挑选的重要标准。杰弗德便是一个从地位卑微的会计,步步高升,后来任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总经理的例子。
  中层管理与职业化专家李绘芳老师常对人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说:“没有人能准确地说出‘关系’是什么,但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便是没有成功的希望。事业的成功70%靠的都是人际关系。这是勿庸讳言的。”像摩根、范登里普、杰弗德等领袖人物,都非常看重“人际关系”,认为一个人的最大财产,便是“关系”。
  “有些人生来就有与人交往的天性,他们无论对人对己,处世待人,举手投足与言谈行为都很自然得体,毫不费力便能获得他人的注意和喜爱。可有些人便没有这种天赋,他们必须加以努力,才能获得他人的注意和喜爱。但不论是天生的还是努力的,其结果,无非是博得他人的善意,而那获得善意的种种途径和方法,便是‘关系’的发展。”
  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得人们的更多的机会。因此,世间凡是智者贤人,常把人际关系看作是成功的法宝。善于互用人际关系的人,即使有的时候与我们偶尔相识,只有一面之交,他也不会错过,这就使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懂得利用人际关系的人,很容易使别人对他产生兴趣。久而久之便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为朋友。
  李绘芳老师同事的工作重点是员工——人,而非管事,所以优秀的同事必须在业务的所有方面都加入人的因素。如果你能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诚恳的态度尊重人,对待人,那么别人才会追随你,与你一起成长和发展。员工人必须树立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管理观,运用大脑思考以身作则,正确处理各级人际关系。
  职场不相信眼泪。这是迈入职场不久、处于生活挣扎层面的职场新人们学到的生存第一课。自从你离开象牙塔进入职场,理想的温情主义开始褪色,生活显示出残酷的一面——职场人际关系似乎无比复杂,利益的斗争无休无止,永远看不透的办公室政治让你身心俱疲;自己所专长、所感兴趣的技术专长无所发挥,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做自己完全不喜欢的工作;工作无休无止,加班一轮又一轮,更令人痛苦的是自己似乎看不到奋斗的价值何在——这正是无数的职场新人们最真实的生存写照,尽管拥有一定的教育经历、不错的专业知识,但在浩淼如海的职场,新人们却永远在底层浮沉,难以浮出水面。
  要想获得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就有五点不能要:
  一、多疑
  多疑心理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猜疑不同。猜疑只是一般的怀疑,可能没有道理,但也可能有一定的道理并符合客观事实。正常的猜疑人皆有之,不属于心理问题。而多疑则不同,多疑是猜疑的极端状态,绝大多数都是无端生疑,无论是在量,还是在质上都是如此,是心理失衡的表现,是一种心理上自导自演的行为。
  那么,哪些人容易形成多疑心理呢?一般来说,这两种人比较容易形成多疑心理。首先,是自卑心理比较重的人,由于自我保护心理比较重,缺乏安全感,所以对其他人很难信任,所以比较多疑。其次,是有过重大挫折的人,由于挫折的体验过深,而不敢相信别人。
  二、虚伪
  虚伪是虚伪者的形象工程,虚伪的目的最终是利益,这里利益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虚伪是虚伪者自己神化自己。神化的目的:一是让别人产生崇拜,从而为自己带来心理满足感,这方面的收益主要是精神收益。二是让别人产生希望与期待感。人是天生的弱者,人总是希望有一个强者和权威能为自己解决现实中的种种难题。而虚伪者总是喜欢将自己装扮为“强者”,在这种情况下,会诱致人们倾向与虚伪者进行交往,同时也积极向虚伪者靠拢,这时就有一些人开始向虚伪者进行投资。所以,虚伪不仅能为虚伪者带来精神收益,也会带来物质方面的收益。当然,虚伪也是有成本的:一是伪装的成本;二是被人识破的成本。
  三、冷淡
  薛琳刚进入公司那会儿,大家都觉得她性格高傲,因为她平时一般不主动与人搭话,也不喜欢和同事们交流,即便是有些同事主动和她搭讪,她也显得很冷淡。于是,大家对她的印象都很不好,觉得她这个人很没有亲和力。
  刚刚走出校门的你,原本就不太适应完全不同于学校的人际关系,如果再过分矜持的话,就会缺乏亲和力,让别人觉得难以接近。一旦给别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谁还敢和你交往?这样一来,你就会轻易地被排除在一些交际圈之外,还没有接触社会,你的人生路就先被封死了一半。其实,只要你放下架子去交往,你的亲和力就会油然而生。
  职场要的就是开放的心态,多一点开朗,少一点封闭:打造开放积极的交际心态开放的心态,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一个国家需要以开放的政策来对待世界,一个人同样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别人。开放的心态,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是一种修养和气度,它关乎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四、封闭
  二十几岁时,你或许很难体会出个中的真谛,比起开放,你更愿意故步自封、固执己见,因为这个年龄正是刚愎自用、极其排外的一个年龄,虽然不是夜郎自大,但是在你的内心深处,你会轻视别人、本能地想要排斥别人的言行,不管是什么人的话你都听不进去,你会觉得他们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所以你会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完全不去理会外界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别人都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你对这些统统都不屑一顾。
  可是,时代并不会因为你的故步自封而停滞不前,反而会日新月异,你会在某一天忽然发觉自己越来越追不上时代的脚步了,你觉得自己的思维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如果说二十岁的时候你还有大把的青春作为资本,那么到了三十岁、四十岁,你会觉得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甚至要面临被时代抛弃的危险。与其在将来的某一天去为自己的故步自封而后悔,还不如趁现在年轻多为自己充充电,用一个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一切。收起自己高傲的面孔,摒弃自己的虚荣心,让自己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融入周围的世界,接纳周围的人和事。
  五、自我
  太过自我的人,就会什么事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别人的态度和利益。俗话说的好,“吃亏就是占便宜”这句话对职场新人来说尤其适用。自我的人,一般也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职场要的就是谦虚,低姿态,毕竟都是同事,谁也不欠谁。你太过自我的结局说不定就像相声《惯着你》一样,就会死的很难看。
其他文献
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工作会议于济南召开。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致信祝贺,省经信委巡视员杨国良、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杜希福出席会议并讲话,省职教办主任张忠军宣读王军民副省长贺信,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刘宝强宣读表彰通报,会议对136家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和107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并颁发了奖牌、证书,8家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作了典型发言。  王军民在贺信中强调:“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
期刊
2012年1月5日,由《卓越管理》杂志社与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联合主办、中国卓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1中国企业卓越管理年会在北京红杉国际假日酒店成功举行。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著名管理咨询专家李肃、著名品牌专家李光斗、著名管理专家王育琨等嘉宾应邀出席了年会。  今年是《卓越管理》杂志改版的第五个年头,也是中国企业卓越管理年会五周年,而此次年会以“
期刊
在品牌营销体系中,诉求占有重要地位。一句好的诉求往往让消费者对一个品牌产生深刻印象,促进其购买,形成良好传播,积淀无形的品牌价值;反之,一个没有良好诉求的品牌则像一个没有一双美丽眼睛的姑娘,纵然漂亮但缺少灵气。因此,无论是什么行业的企业,大多都对诉求非常看重。纵观市场上成千上万的品牌营销诉求,尽管不同诉求有不同的优缺点,但常用的大致有十种诉求方法。  一、傍大款式  傍大款的诉求方法在品牌传播中非
期刊
在未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纯制造业环节的边际利润会变得越来越薄,但它不能支撑一个国家成为经济强国,只有“品牌经营”才能“经营”出一个强大的国家。  虽然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的崛起不跟制造业有关,但制造业只是一个国家从弱变强的过程,而非终点,最终的经济较量靠的不是制造业,而是自主知识产权的运营质量和效率。  品牌及品牌的附加值  品牌是资产、财富,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品牌所集聚的核心专长和核心能力是一国
期刊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知识经济的崛起, 面对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人才资本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已日益突出,教育和培训已成为现代企业开发与发展人才资本的基本手段,成为培育企业文化,构筑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海阳市供电公司深刻认识到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育培训模式,以“学分制”管理激活学习力,以丰富的文化载体提升文化力
期刊
上榜理由  胡润10月19日发布《2012胡润女富豪榜》及《2012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龙湖地产的吴亚军以380亿元的财富再次成为全球白手起家女首富,同时也是中国女首富。在房地产这片男人的江湖,像龙湖那样温馨细腻的产品不在多数。吴亚军以其独特的决策力和领导力,在男性主导的商业世界中逆势崛起,展现出了不可小觑的女性力量。  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已连续发布三年,而三年都是中国女富豪居首。她
期刊
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是“以大爱为根基的反映民意的独裁者”,只有这样的领导人,才是在混沌纷乱的时代开辟生路,带领团队成长的真正的领导者。“领导者的资质”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不管它倡导了多么高尚的经营哲学,不管它构建了多么精致的管理系统,这样的哲学和系统能不能正确运用,可以说完全取决于企业的领导人。  理想的领导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当我这样思考时,头脑里立即浮现出来的形象,是美
期刊
说到社交媒体的行家,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算是一家。可口可乐是Facebook上最大的消费者品牌。  在本月初举办的《财富》(Fortune)“最具影响力女性峰会”上,我采访了可口可乐整合营销沟通与能力高级副总裁温蒂·克拉克。就在我们登台的前一天,克拉克给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分享了她的看法。邮件流露出过人的智慧,给人深刻的启发。因此,昨天可口可乐公司公布了季度营收后,我就向她征求意见,
期刊
1998年,诺基亚第一亿部手机诞生,一举超越摩托罗拉,正式登上了全球手机老大的宝座。而到今天,销量锐减、债券评级下降,股价大跌,市值萎缩,昔日王者诺基亚不得不靠裁员和高层洗牌来应对全线的崩盘。仅仅只有14年的时间,诺基亚就从顶峰直接坠向了谷底。曾經的王者还能归来吗?传统手机巨头在如今角逐更为惨烈的手机江湖该如何生存下去?这些又给其它同样陷于今天激烈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带来何种启示?本文将从诺基亚的兴衰
期刊
这是在我的培训课堂上常常出现的情景:  问:对于班组长来说,到底是要科学管理还是要艺术管理?  班组长们七嘴八舌,无非是三个答案,一是要科学管理,二是要艺术管理,三是两者都要。  问:为什么?  班组长们无语,有的默默低下头,避开我的目光。  问:到底什么是科学管理?什么是艺术管理?  班组长们更困惑了。    是的,很多问题在我们身边似乎都明白,如若深究,又好像都不明白了。可以说,能够解决上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