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地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来源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a263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刚地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生精细胞(单倍体、二倍体、四倍体)凋亡的影响程度.进一步阐明弓形虫致雄性不育的机制.方法 选用9~10周龄雄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PBS正常对照组、刚地弓形虫纯化速殖子感染组(2.5×103、5×103、1×104、2×104)及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刚地弓形虫感染致小鼠睾丸损伤的模型,病理切片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睾丸各倍体生精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测定睾丸凋亡蛋白bcl-2、bax的变化,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实验组小鼠睾丸的单倍体、二倍体细胞均出现明显凋亡,尤以二倍体明显,同时四倍体细胞明显减少;睾丸细胞bcl-2的表达无明显改变,但bax的表达量随攻虫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 弓形虫可致小鼠睾丸各级生精细胞凋亡,对二倍体细胞的影响尤为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 对微小按蚊A、C的形态和有丝分裂期染色体核型进行比较研究,观察并筛选具有鉴别意义的特征.方法 将现场采集后经形态学鉴别初步认定为微小按蚊的样本带回实验室单管饲养,待其产卵后,经多重PCR方法鉴别为微小按蚊A或C.子代羽化后的成蚊标本使用解剖镜、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比较.取子一代四龄幼虫的脑神经节制作染色体核型,吉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微小按蚊A和C的形态学差异主要表现为
本文从'客观教学精神'和'科学教学行为'两大方面对高校美术理论教学理念进行具体阐述,指出美术理论教学理念要在思想上实现客观化,解决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
尽管计算机网络最初表现为一种技术现象,但这种技术现象本身并不脱离与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整体系统之间的互动与关联.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因而也就必然地进入社会、
目的 分析淮河流域疟疾流行状况与MODIS卫星遥感图像中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的关系,探索MODIS卫星遥感图像在大范围疟疾疫情监测中应用的可能性. 方法 收集淮河流域70个县市的疟疾疫情资料;利用ArcGIS 8.3软件提取各县市的MODIS NDVI值,并制作疟疾发病率及NDVI专题图;以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疟疾流行状况与NDVI值的关系. 结果 2005年淮河流域疟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