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组装纳米多肽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3D打印组织模型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hu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自组装纳米多肽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3D打印出的组织工程学模型内细胞生长状态及多向分化能力。

方法

分离、培养原代Ad-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以自组装纳米多肽、Ad-MSCs混合溶液为"生物墨汁",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打印组织工程学模型。诱导其内的Ad-MSCs成骨和成脂分化并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染色比较。

结果

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到纳米多肽纤维结构直径为10~30 nm,长200~500 nm,具有纳米级材料特点。流式细胞仪鉴定可见分离、培养的细胞CD29(98.51%)、CD90(97.87%)、CD166(98.32%)表达阳性,不表达CD31(1.58%)、CD34(2.42%)、CD45(2.95%)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HLA-DR)(0.53%),符合Ad-MSCs免疫表型。随后利用"生物墨汁"打印出组织工程模型,对并其内的Ad-MSCs进行诱导分化,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关染色,茜素红S染色可见成骨诱导实验组中钙结节形成,油红O染色可见成脂诱导实验组Ad-MSCs内脂滴着色,两对照组不着色。

结论

以自组装纳米多肽、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混合溶液为"生物墨汁"3D打印出的组织工程学模型内Ad-MSCs生长状态良好,仍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电子线IORT在不可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4年本院行电子线IORT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共167例患者的OS期、LR率、不良反应。IORT剂量10~20 Gy。术后12例体外照射、56例同步CRT、17例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随访率100%。中位OS期10.3个
目的探讨3~4周期新辅助化疗(NACT)对N2—N3期鼻咽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0年间915例T1-4N2-3M0期鼻咽癌患者资料。以行3~4周期NACT者为观察组(NACT≥3组),行2周期NACT (NACT=2组)和未行NACT (NACT=0组,即同期放化疗组)作为对照组。按1∶2∶1比例以年龄、N分期、病理类型、NACT方案配对后,NACT≥3组、NACT=2组、NA
目的比较自动3DCRT、逆向3DCRT、逆向IMR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14—2015年间单一靶区肺癌10例和颅内肿瘤10例,经网络传输至RayStation4.5TPS。采用自动3DCRT、逆向3DCRT和逆向IMRT方法分别对20例病例进行治疗计划设计,3种PTV和OAR剂量体积限制条件一致、射野数相同,比较3种计划的等剂量分布、靶区和OAR剂量参数。采用多相关变量和双相关变量分布分
期刊
目的建立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大鼠模型,观察急性心肌组织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等病理学表现,探讨NF-κB及其下游通路是否与心肌纤维化相关。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4只,完全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采用6 MV X线单次20 Gy经心前区照射构建放射性心脏损伤模型,照射后第14天应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及细胞间质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分布情况,并以CVF作半定量分析指标进行成组t检
目的研究三维后装中驻留点权重标准差与施源器位置不确定性对宫颈癌患者受量影响。方法选取已完成治疗的根治性宫颈癌患者20例,均使用Fletcher施源器(Nucletron#189.730),基于原CT图像和结构信息,重新设定一组新计划,记录原计划和新计划中驻留点权重并计算驻留点权重标准差(DWSD),按照DWSD大小患者2个计划被分成高低两组,即LDWSD组(0.141~0.299)和HDWSD组(
热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之后的第五种肿瘤治疗手段,亦是重要的肿瘤辅助治疗方法之一,临床应用无毒、安全,也称为绿色治疗。近年来,肿瘤的热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全国许多地市级医院甚至县级医院都普遍开展了肿瘤的热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国内外尚无肿瘤热疗的指南和规范,为了指导和规范肿瘤热疗的临床应用,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服务,特制定中国肿瘤热疗临床应用指南,就浅部热疗、深部热疗、全身热疗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伴有神经损伤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前外侧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T11~L2)爆裂骨折伴有神经症状的患者22例。根据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百分比(%)、椎管占位率(%)。根据临床表现,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S)脊髓损伤水平评分,术后及末次随访的日本矫形
期刊
目的探讨肾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的分布。方法选取行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患者的肾动脉标本25例,同时留取7例尸检患者的双侧肾动脉,将其等分成肾动脉段,依次制作成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统计分析神经在肾动脉不同空间区域内的分布。结果制成258张切片,神经计数共3 065条,98%的神经分布于肾动脉的外膜及其以外组织,手术标本中肾动脉腹侧、背侧、上面、下面分布的神经条数分别为(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