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力军

来源 :青年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b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力军.这是因为,青年是基层矛盾化解的承载者、基层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基层治理创新的推动者.然而,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青年仍面临着严重的实践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角色认同偏差;二是个体化困境;三是激励机制缺失.因此,要走出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困境,就必须在角色自觉、集体意识、激励机制三个方面下功夫.这就要求:一是注重引导青年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自觉;二是注重培育青年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集体意识;三是注重健全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激励机制.
其他文献
法秩序统一性原理对于刑法解释具有制约关系,但是如何理解法秩序统一性的内涵,历来见仁见智.对于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中的“英雄烈士”如何界定,在理论上存在争议.以《英雄烈士保护法》为前置法,进而主张“英雄般的烈士”是本罪保护对象的观点虽有一定影响,但很值得质疑.最高人民检察院第136号指导性案例将已牺牲的烈士和健在的英雄模范人物进行“整体评价”的论证逻辑存在明显不足.法秩序统一性的真正含义是“法规范的集合”不存在内在的、根本的矛盾,是目的论层面的统一,仅以《英雄烈士保护法》及《民法典》第185条为根据理解
美国《2018年出口管制法》在术语定义和政策声明、出口管制的权限和管理、许可证、确定和控制“新兴和基础技术”出口的要求、涉及与美国全面禁运的国家有关的审查、惩罚和强制执行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新规定.该法使美国出口管制体系走向法典化、系统化和多边化,建立跨部门许可审查机制,确立“合规协助”条款,扩大了“新兴和基础技术”这一出口管制范围,并扩张出口管制域外管辖权,同时加强了惩罚和执行力度.我国应注重“新兴与基础技术”的管制,完善出口管制系列清单,扩大出口管制管理机构的执法权限,为出口经营者出口合规提供具体指导,严
劳动关系从属性源于现代化生产中个人对组织的依赖和屈从,组织通过经济体制、组织体系、心理契约等形成权力与权威,保障组织的存续和实现对劳动者的管理.从属性及其判断标准是组织权力与权威的“果”,而非“因”.以平台用工为代表的新型灵活用工模式,有意识地针对传统从属性判断标准编织了一套包含隐蔽权力、转变权威、变更外部标志等新组织形态面纱,使得传统从属性判断标准日益难以做出判断.通过对网络平台用工组织权力和权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新组织形态背后的从属性变化的路径.对平台用工从属性的理解,应当将本质论与组织变化相结合
《正当防卫指导意见》中关于程序问题的若干规范对于正确办理涉正当防卫案件意义重大.侦查机关在取证工作中,应当着重注意对于能够证明不法侵害行为存在证据的及时收集.公检法机关在依法公正处理涉正当防卫案件时,尤其应当认真听取辩护方意见,及时披露案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对属于正当防卫的案件应当及时作出不予追究决定.但对于防卫过当案件均应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要求似乎不妥.对于陪审制的运用应扬长避短.在案件办理的不同环节均应注意释法析理,尤其应当注意在认定为正当防卫的案件中对被害人及其家属进行释法析理.在做好法治宣传
“奋斗者协议”与“自愿弃保”案件背后隐含的法理可简概为民法诚信原则与劳动法适用问题.实践中的误读和误判、《民法典》缺失劳动权(益)之基本民事权利设置、共享经济下新型劳动用工和疫情与后疫情时代之多重叠加效应,导致了劳动法之“衰”与“殇”.民法诚信原则同样适用劳动法含社会保障法,所谓劳动法不能适用该原则或者民法思维模式都是不严谨之“伪”命题.劳动法适用诚信原则应当考量其特殊性,惩戒权适用时,应当遵循比例原则和有利原则,并不得涉及劳动者非职业行为即私人行为和排除社会保障权.任何排除或剥夺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的约定或
为推进对《民法典》的规范阐释,促使其与医事法的衔接、互补,应对“医疗损害责任”的规制逻辑与适用路径进行明晰.“医疗损害责任”整体延续了《侵权责任法》的概念体系和框架结构,在说明义务、责任主体以及责任构成等方面加以创新.其作为《民法典》的具体规范,对总则编之规定予以遵从,是侵权责任编一般规定的特别法;其作为医事法的基本范畴,处于上位效力层级之中,与其他规范条文形成条件关系和并列关系.鉴于此,应遵循“从民法典到医事法”的适用路径,藉由内外在规范的自足与互助,明确规范条文之间的内在关联,实现规范概念的阐明和规范
公共数据开放的立法和实践不断展开,但该项制度的权利基础尚不明晰.从规范逻辑和功能来看,公共数据开放制度不宜以数据权属为基础,而更应注重数据的公平开放和利用.通过比较公共数据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自然资源利用制度间的异同,可将“公共数据公平利用权”作为前者的权利基础.公平利用权所体现的是一种数据利用主体的视角,该项权利与数据开放主体的管理职权,构成数据开放中“权利—权力”间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结构,可为当下的公共数据开放制度及实践提供引导.公平利用权规范公共数据对外开放利用的全流程,强调资格准入维度和实质利用
以法学的科学性追求、法秩序的层级构造理论、法的安定性作为支撑的法秩序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涵是,在保证行为指引统一的前提下,允许不同法域根据自身目的进行相对判断.在现有理论中,法秩序统一性原理在违法一元论的框架下可以实现,但应当将违法一元论理解为合法的统一,将合法的统一界定为行为指引的统一,并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解释.在犯罪认定中,法秩序统一性原理可以通过以下一般规则实现:其他法域存在允许性规定的场合,刑法绝对地从属于其他法域;其他法域存在禁止性规定的场合,刑法相对地从属于其他法域;而在其他法域不存在行为指引的
《民法典》第1025 条规定了针对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公共利益目的抗辩,首次将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特殊免责事由写入法律.它需要弥补此前实务中引入的公众人物理论的不足,提供确定性规则.依据宪法,名誉权与表达自由均未被赋予绝对优先的地位,公共利益目的抗辩需要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在适用时,可通过价值填充与规则再造实现法规范的进一步具体化.前者指根据法规范的目的及内容完成价值填充,后者指限缩案件范围,区分公共利益的界定主体与确认主体,将公共利益目的抗辩融入我国侵权责任法体系中,在个案中审慎开展利益衡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从严治团作出重要指示,共青团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了全面从严治团工作.胡耀邦自1952年起主持共青团中央工作10多年间,对共青团的建设有诸多阐述,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共青团工作论述和做好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习借鉴.这些论述和实践经验,也为新时代实施全面从严治团提供启迪和思考,对共青团带领广大青年朝着实现党的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