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东北地区流民的社会救助(1912~1931)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fr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由于天灾人祸、人口压力、交通设施的改善以及政策的导向作用,大量内地人口流入山海关以东。针对流民,民国政府采取了诸如移民就粟、垦荒、供给粥食、搭建收容机构等救助措施。这些救助措施虽然具有浓厚的军阀色彩,但是已经蕴含现代意义的救济理念,救助组织机构亦呈多样化特点。对流民的救助使社会救济组织机构得以向现代化发展,国家对人民负责的现代意识增强。只是,民国时期的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依然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两种使用头皮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检验结果误差。[方法]选取150例病人,每人同时采用两种方法采血,观察组采用分次采血法,即先用干燥注射器连接头皮针采集动脉血,然后用
文章指出,日本是较早构筑起并拥有较为成熟的ADR体系的国家,其通过制定《民事调停法》和《公害纠纷处理法》等法律构建起了成熟的司法型ADR和行政型ADR,但民间型ADR的法律规
英汉两种语言的提升结构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不同。汉语的所谓提升结构其实是话题结构。英语提升结构中的补语从句中的主语移位是强制性的;而汉语的所谓提升结构的补语从句中主
陶瓷行业在我国已有很长时间的历史,是代表中国文化的传统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陶瓷产品已经面向大众广泛使用,用户现在对陶瓷产品的需求更是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文章主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