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回顾性分析应用"四步法"行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修复手术,随访观察修复效果和患者早、中期不良事件,分析此术式的优势及可能的不足。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本中心通过正中切口或右侧腋下切口完成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二尖瓣修复术62例。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二尖瓣修复情况,记录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死亡及并发症发生情况。62例患者均完成二尖瓣修复,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轻度或微量反流。伴发房颤患者术后恢复窦
【机 构】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功能科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 2100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性分析应用"四步法"行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修复手术,随访观察修复效果和患者早、中期不良事件,分析此术式的优势及可能的不足。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本中心通过正中切口或右侧腋下切口完成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二尖瓣修复术62例。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二尖瓣修复情况,记录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死亡及并发症发生情况。62例患者均完成二尖瓣修复,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轻度或微量反流。伴发房颤患者术后恢复窦性心律18例,5例通过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7例主动脉瓣完成修复,无明显反流。3例置换生物主动脉瓣膜,46例行三尖瓣瓣环成形,其余未行成形术。本组62例患者围手术期无输血,无死亡和并发症发生。随访4~22个月无死亡和不良事件,复查心电图均提示窦性心律。超声心动图提示19例为轻度反流,40例为轻微反流,1例为中度反流,2例为轻中度反流,峰值流速(1.2±0.3)m/s,无狭窄,3个月后均停止服用华法林抗凝。对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变的患者,使用"四步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成形效果,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隐睾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发育异常,是成人后男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最常见的病因。本文就儿童期隐睾的手术年龄、病变侧别、病变位置和激素辅助治疗与成人不育的相关性,以及不育相关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青春期前睾丸的保护意识。对于儿童期隐睾,推荐6~12月龄时尽早施行睾丸下降固定术,以尽可能维持良好的精子生成功能,提高成人后的生育能力。
目的总结上尿路结石合并尿细菌培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阳性患者行内镜手术后控制感染并发症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内镜手术治疗的14例上尿路结石合并尿CRE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7例。平均年龄58.2(34~71)岁。泌尿系B超、CT、KUB检查确诊为上尿路结石。肾结石1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结石位于左侧8例,右侧
膀胱癌微小病灶的漏诊及难以彻底切除是导致膀胱癌术后高复发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综述重点总结了膀胱癌微小病灶诊疗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旨在为泌尿外科医生提供全新思路来提高膀胱癌微小病灶的检出率和切除率,从而有效地降低膀胱癌术后的复发率。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来经我科治疗的69例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经验,探讨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术前抗结核药物治疗时间的制定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本组患者术前抗结核药物治疗时间为(6.86±9.11)周,其中≤2周者31例(44.9%),>2周者38例(55.1%),术后均经病理学、分子生物学或病原学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炎,其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者66例(95.7%),经抗酸杆菌涂片或培养等常规
目的探讨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CABG+二尖瓣成形术(MVP)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围手术期疗效。方法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210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冠心病合并中度IMR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55例,女55例;年龄(62.3±8.5)岁。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CABG组(138例)和CABG+MVP组(72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心动图作为唯一影像学工具进行成人经皮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治疗118例先天性ASD患者,男31例,女87例,年龄15~72(40.3±15.3)岁,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得117例ASD为继发孔型,1例为ASD修补术后残余分流。通过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并评价封堵效果,对术前三尖瓣关闭不全及肺动脉
复苏性主动脉腔内球囊阻断术(REBOA)是早期抗休克的重要技术方法,能够快速实现有效止血、维持基础血压、保证、脑等重要脏器的供血,提高患者抗休克救治成功率。但是由于REBOA可能引起远端严重缺血等并发症,限制了其使用。随着临床认识的进步和抗休克救治理念的不断提高,REBOA有了重大进展,包括pREBOA和iREBOA的使用,在心脏骤停情况的使用等。为了更好的使用REBOA,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建立
目的探讨应用"四步法"修复风湿性二尖瓣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间136例应用"四步法"行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结果。并与同期行风湿性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二尖瓣修复成形患者围手术期病死率2.94%。术后1周及随访期间与术前相比,左心房直径显著缩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前向流速(E峰)显著降低,随访期间房颤消除率80.7%。成形
目的评价球囊封堵技术联合全弓置换及支架象鼻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100例行球囊封堵技术联合全弓置换及支架象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早期临床结果。结果本组患者停循环时间(5.2±3.1)min,最低鼻咽温(27.9±1.0)℃,最低尿温(29.2±1.2)℃。院内死亡1例,原因为急性肝衰竭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30天死亡共4例
系统评价二尖瓣成形术(MVP)与二尖瓣置换术(MVR)治疗风湿性二尖瓣心脏病的疗效,并进行对比。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治疗的178例患者,按所行术式分为MVP组(29例)和MVR组(14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围手术期一般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指标。两组患者在术中指标、术后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辅助设备应用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VP组病死率低于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