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使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数一数二既高级又粗俗的地方,阿一小姐也是个不灭的传奇。虽然说这传奇完全是运气在作祟——谁都不愿意相信她的结局是因为天资或者勤奋甚至无用的纯真而来,因为我们这帮刻薄的人当中没一个瞧得上她。
可是,紛至沓来的后来者尽可以比她年轻大胆豁得出去,却总是瞬时被人遗忘,也没有一个真的有什么好下场。阿一小姐的大名无人可以威胁。她谈不上多标致漂亮,却有种刀劈斧斩般凛冽的美,并且这种美并没有被她习惯性的厚粉底和浓眼妆削弱半分。这种许多人眼中画皮般的面具却给她增添了某种压倒性的美的说服力,让她旁若无人的性感装扮不再仅仅是用以诱惑他人的浅薄无力的工具,成了她出征男人世界的战衣。
第一次见她是同乘一架班机,她凛然坐在头等舱,冷眼看着一帮职位资历都比她高得多的人灰溜溜地往飞机后部走去。大家对她这么一个小助理的傲然地位似乎早已习惯了。所以当她后来开着红色跑车来打这份3000块的工时,无人再觉得惊异。
黑暗的职场从来吃人不吐骨头,任你多有骨气多自由独立,也得对职位稍高者俯首称臣。可阿一小姐从不是低声下气者中的一员。她的工作是组织有钱人们的聚会,不是旅行,就是球赛。总之就是每天电视上反复播出的汽车广告中的那种场景。这些个陈词滥调竟然真的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除了真实的有钱人的确比不上电视广告的模特那般好看。不过说到底,这么一份工作实在太适合阿一小姐了。
谁也不晓得她的秘诀是什么。身边也有比她漂亮的姑娘希望一飞冲天,明里暗里也不知道下了多少工夫,可是除了吃点不花钱的海参鲍鱼,谁也没得着什么真正的好处。几万块的酒又如何,喝到自己肚中还不是浪费。要从他们手里撸下点碎银子可比什么都难。至于半路折戟沉沙因名声坏掉黯然出局的,则根本不会再被人提起了。
可阿一小姐不同。几年来我们眼睁睁看着她的车子从韩国车换成德国跑车,住到了城中高级住宅区,可竟然并没有成为什么人的公开情人或者小三儿。这需要多大的智慧与自控力才能达成啊。这才真真叫做: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阿一小姐后来远离了这个地方,大概她已经不再需要这里的任何人为她增加光彩。故事的结尾显得那么韩剧。她开着红色跑车在停车场发生小小车祸,认识了一个开路虎的年轻人。他可一点儿不老,也并没有秃头凸肚。
不合我们想象的故事有时候叫人气馁,我们甚至想耍赖说这怎么能叫做爱情,爱情难道不是要有金子般的心吗?可不管刻薄的人怎么无视,总之大家都传说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读心计
女人要什么
亲爱的:我和男友已经分手,回想当初第一次相亲的场景,节俭是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第一次约会就以团购“接见”,虽然他的“抠门”实在有点不上台面,但搭配着他的坦诚和一身制服,多少比那些装阔气的小白领让我觉得踏实些。之后的相处,他“勤俭持家”的特性越发明显,两站路以内的坚持不坐公交,妹妹来上海面试,嫌住宾馆太贵,索性住到了我家,最令我郁闷的是,她面试时擅自穿了我的衣服。临走时,我把那衣服送了她。谁知她回老家后到处宣扬:“我嫂人老好的!第一次见面就送了我套衣服!”他父母听了之后居然举家出动来看我这个未来儿媳,见了面,我拼命辩解我俩还没到谈婚论嫁这步,老人家根本不信:“你们整日一道过日子(我们经常一起吃饭),你连礼都给小姑子了(我给他妹妹一套衣服),这咋是没谈婚论嫁呢?”
这一切,让我觉得我和他全家谈了场恋爱,他们一家人的前赴后继令我不堪其扰,我请求分手图个清静有错吗?
用500字的篇幅来讲这个话题,实在是有点“小马拉大车”的嫌疑。女人要什么?这个表述起来比较费劲,我只能说,什么样的男人女人比较想要。不不,有钱人不是首选。在这个问题上,女人其实不如世人想象中的流俗。女人喜欢不雷同于芸芸众男的男人——符合她们对于世界的冒险想象,而且,经得起女人的仰视,至少是性格上。
当一个女人跟定一个男人的时候,什么多嘴的小姑、邋遢的乡下父母,都不是什么问题,拿这些说事的女人,其实一直在回避一个核心问题:她只是不想“上”(或不想被“上”)这个男人而已。
在“社会我”的层面,你显然不愿意接受自己对如此一个“踏实、可靠”的男人毫无感觉的事实;在“自然我”的层面,你忠实地遵循了内心的抉择。二我交战的结果,牺牲的是男方的家人——我和你全家谈了次恋爱,感觉很不好,所以我不能和你在一起。这算什么逻辑?
女人要什么,简单也复杂,简单到如果看到了对的那个人,无须任何理论的赘述,就是他;复杂到乱花迷人,最后女人把所有人都绕迷糊,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努力做一个没有男人也能甘之如饴的女人,才能从容不迫地一直说:“要”,或者“不要”。
可是,紛至沓来的后来者尽可以比她年轻大胆豁得出去,却总是瞬时被人遗忘,也没有一个真的有什么好下场。阿一小姐的大名无人可以威胁。她谈不上多标致漂亮,却有种刀劈斧斩般凛冽的美,并且这种美并没有被她习惯性的厚粉底和浓眼妆削弱半分。这种许多人眼中画皮般的面具却给她增添了某种压倒性的美的说服力,让她旁若无人的性感装扮不再仅仅是用以诱惑他人的浅薄无力的工具,成了她出征男人世界的战衣。
第一次见她是同乘一架班机,她凛然坐在头等舱,冷眼看着一帮职位资历都比她高得多的人灰溜溜地往飞机后部走去。大家对她这么一个小助理的傲然地位似乎早已习惯了。所以当她后来开着红色跑车来打这份3000块的工时,无人再觉得惊异。
黑暗的职场从来吃人不吐骨头,任你多有骨气多自由独立,也得对职位稍高者俯首称臣。可阿一小姐从不是低声下气者中的一员。她的工作是组织有钱人们的聚会,不是旅行,就是球赛。总之就是每天电视上反复播出的汽车广告中的那种场景。这些个陈词滥调竟然真的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除了真实的有钱人的确比不上电视广告的模特那般好看。不过说到底,这么一份工作实在太适合阿一小姐了。
谁也不晓得她的秘诀是什么。身边也有比她漂亮的姑娘希望一飞冲天,明里暗里也不知道下了多少工夫,可是除了吃点不花钱的海参鲍鱼,谁也没得着什么真正的好处。几万块的酒又如何,喝到自己肚中还不是浪费。要从他们手里撸下点碎银子可比什么都难。至于半路折戟沉沙因名声坏掉黯然出局的,则根本不会再被人提起了。
可阿一小姐不同。几年来我们眼睁睁看着她的车子从韩国车换成德国跑车,住到了城中高级住宅区,可竟然并没有成为什么人的公开情人或者小三儿。这需要多大的智慧与自控力才能达成啊。这才真真叫做: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阿一小姐后来远离了这个地方,大概她已经不再需要这里的任何人为她增加光彩。故事的结尾显得那么韩剧。她开着红色跑车在停车场发生小小车祸,认识了一个开路虎的年轻人。他可一点儿不老,也并没有秃头凸肚。
不合我们想象的故事有时候叫人气馁,我们甚至想耍赖说这怎么能叫做爱情,爱情难道不是要有金子般的心吗?可不管刻薄的人怎么无视,总之大家都传说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读心计
女人要什么
亲爱的:我和男友已经分手,回想当初第一次相亲的场景,节俭是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第一次约会就以团购“接见”,虽然他的“抠门”实在有点不上台面,但搭配着他的坦诚和一身制服,多少比那些装阔气的小白领让我觉得踏实些。之后的相处,他“勤俭持家”的特性越发明显,两站路以内的坚持不坐公交,妹妹来上海面试,嫌住宾馆太贵,索性住到了我家,最令我郁闷的是,她面试时擅自穿了我的衣服。临走时,我把那衣服送了她。谁知她回老家后到处宣扬:“我嫂人老好的!第一次见面就送了我套衣服!”他父母听了之后居然举家出动来看我这个未来儿媳,见了面,我拼命辩解我俩还没到谈婚论嫁这步,老人家根本不信:“你们整日一道过日子(我们经常一起吃饭),你连礼都给小姑子了(我给他妹妹一套衣服),这咋是没谈婚论嫁呢?”
这一切,让我觉得我和他全家谈了场恋爱,他们一家人的前赴后继令我不堪其扰,我请求分手图个清静有错吗?
用500字的篇幅来讲这个话题,实在是有点“小马拉大车”的嫌疑。女人要什么?这个表述起来比较费劲,我只能说,什么样的男人女人比较想要。不不,有钱人不是首选。在这个问题上,女人其实不如世人想象中的流俗。女人喜欢不雷同于芸芸众男的男人——符合她们对于世界的冒险想象,而且,经得起女人的仰视,至少是性格上。
当一个女人跟定一个男人的时候,什么多嘴的小姑、邋遢的乡下父母,都不是什么问题,拿这些说事的女人,其实一直在回避一个核心问题:她只是不想“上”(或不想被“上”)这个男人而已。
在“社会我”的层面,你显然不愿意接受自己对如此一个“踏实、可靠”的男人毫无感觉的事实;在“自然我”的层面,你忠实地遵循了内心的抉择。二我交战的结果,牺牲的是男方的家人——我和你全家谈了次恋爱,感觉很不好,所以我不能和你在一起。这算什么逻辑?
女人要什么,简单也复杂,简单到如果看到了对的那个人,无须任何理论的赘述,就是他;复杂到乱花迷人,最后女人把所有人都绕迷糊,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努力做一个没有男人也能甘之如饴的女人,才能从容不迫地一直说:“要”,或者“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