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燃气锅炉房主要应当包含建筑防爆设计、建筑排烟通风设计以及建筑采光设计等。在此基础上,燃气锅炉房的节能设计手段应当贯穿于锅炉房的全过程设计中,有效节约燃气锅炉运行成本。
【关键词】燃气锅炉房;设计思路;设计要点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5.139
燃气锅炉房的基本技术特征就是依靠燃气来提供锅炉设备系统的供热能源,为城乡区域用户提供可靠与安全的燃气供热条件。在目前的现状下,很多地区的燃气锅炉房正在经历全面的锅炉房节能设计改造,旨在运用节能设计的措施手段来降低燃气锅炉房的经济成本。
1、燃气锅炉房设计的技术手段
1.1整体建筑选址及布局设计
锅炉房的建筑整体布局结构应当体现紧凑性与合理性,明确划分各个建筑区域,并且将建筑群的中心设计为锅炉房建筑。对于锅炉房的建筑选址必须要考虑周边区域的交通是否便捷,以及锅炉房建筑所在区域的地块形状。设计人员对于锅炉间的檐口标高、锅炉房的总体占地面积以及辅助建筑用房都要进行全面的优化布置与设计[1]。
燃气锅炉房应当布置为独立结构的建筑物,至少需要设置两个建筑出入口。如果必须设计为非独立式的燃气锅炉房建筑结构,那么必须配备一个直接通往室外的人员出入口。目前多数锅炉房的建筑系统结构都属于二级的建筑结构耐火等级,锅炉房的整体建筑结构组成至少需要包含锅炉配电间、仪表控制间、油箱间、以及其他附属性的锅炉建筑用房基础设备。对于可燃气体作为燃料的燃气锅炉房而言,应当避免在半地下室或者地下室的空间区域建造。
通常情况下,对于燃气锅炉房较多选择框架结构或者排架结构的整体结构,主厂房的建筑区域应当设置锅炉间,主要为单层的锅炉间建筑结构。对于钢屋架的锅炉房屋顶结构而言,应当运用彩钢夹芯板以及岩棉的组合建筑材料来进行节能优化设计,并且选择钢混结构运用于锅炉房的屋面与建筑框架部位。
1.2建筑设计要点
1.2.1锅炉房的系统防火防爆设计
系统防爆设计的基本考虑要点就是锅炉房的建筑耐火等级,建筑设计人员应当确保选择防爆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来实现锅炉房的建筑系统防爆设计目标。具体而言,建筑设计人员应当将发泡防火漆、防爆涂料或者防爆保护层覆盖于钢梁以及钢柱结构的表层部位,避免锅炉房建筑突然发生爆炸事故[2]。
鍋炉房属于重要的工业建筑物,建筑设计人员对此应当实施综合性的科学布局设计,合理优化锅炉房的建筑框架结构。建筑设计人员对于地下锅炉房如果选择竖井方式来设计泄爆建筑结构,那么必须要达到竖井横断面积的指定设计标准,锅炉房的泄爆口不能设计在建筑梁柱或者建筑承重墙的部位,锅炉间应当配备防火墙,按照甲级的建筑防火等级来进行布置与设计,锅炉房的固定窗必须达到良好抗爆性能要求。锅炉房的重要工业建筑物必须要达到防爆设计的基本工业建筑设计标准,确保锅炉房建筑物符合建筑防爆等级的标准要求。按照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等级规范,锅炉房的楼地面部位、建筑外墙部位以及建筑室内的屋顶部位都要配备基础性的建筑防爆设施,确保泄压面积至少达到10%左右的建筑面积范围。锅炉房的建筑设计人员禁止选择面向建筑室内房间或者建筑外部通道的方向来设计锅炉泄压系统。
建筑设计人员对于锅炉房建筑物如果有必要设计为竖井的泄爆控制方式,则必须保证达到建筑泄压面积的基本标准要求。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对于锅炉房建筑物应当控制在每平米1200千克以内的薄弱墙体以及轻质屋顶材料密度,尤其是涉及到天窗与玻璃窗的重要建筑空间区域而言。建筑设计人员对于防火墙必须要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的区域部位,确保运用固定窗的方式来增强锅炉房建筑物的整体防爆性能。
1.2.2锅炉房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旨在节约锅炉房的建筑设计能源,运用较低的建筑系统能耗来实现锅炉房的良好建筑节能设计效益,建筑设计人员对于锅炉房的内部区域楼梯间应当予以封闭化的处理。
作为具有独立结构的建筑物类型而言,对于锅炉房的大型工业建筑物禁止在大型影院剧场、商场以及其他人流较为密集的区域进行布置设计。建筑设计人员针对锅炉房的重要工业基础设施与建筑结构必须配备畅通的建筑疏散出入口,确保锅炉房建筑连接的主要通道以及邻近建筑区域部位达到畅通性的程度。建筑设计人员最好能够选择在建筑外墙、建筑地下室或者建筑物的地上首层部位布置锅炉房,因为上述的建筑区域部位具有连通外界的特征,而且非常方便运送锅炉燃料物质设施。
1.2.3锅炉房的系统防排烟设计
锅炉房的建筑物必须要保证达到良好的建筑系统排烟与防烟设计效果,对于锅炉房的建筑防排烟系统结构必须要进行合理与科学的设计。建筑设计人员应当在锅炉房建筑的指定区域部位预留防排烟的专用通道,保证锅炉房防排烟管道的畅通性,运用正确方式来连接建筑防排烟管道,准确划分锅炉房建筑物的各个空间区域[3]。
锅炉房的基础工业建筑结构需要达到安全与合格的建筑通风设计标准,确保至少达到每小时三次的锅炉房换气通风次数。建筑设计人员如果选择了地下室的锅炉房区域位置,那么必须要保证每小时六次以上的换气频率,确保将充足的新风送入锅炉房内部。此外,建筑设计人员对于运行状态中的锅炉房应当合理控制新风通入的比例与总量,有效保证燃料供应的充足性与安全性,按照因地制宜的思路来确定锅炉房的建筑室内空间通风量。
2、燃气锅炉房的建筑设计步骤流程
具体在设计节能措施合理运用的过程中,锅炉房的系统设计人员主要应当明确以下要点:
2.1合理布置锅炉房建筑结构框架
锅炉房的建筑总体结构框架主要由钢混结构组成,对于整体建筑框架必须要保证坚固性,对于建筑框架内的各个建筑区域空间给予合理科学的划分。对于锅炉房的建筑辅助用房在实施优化设计时,基本要点在于保证开阔的视野以及充足的建筑室内采光。
2.2确保锅炉房建筑达到安全通风性能标准
燃气锅炉房的厂房建筑必须要达到建筑通风标准,确保锅炉房的建筑设有专门的通风渠道,进而达到锅炉房通风安全性能达标的效果。锅炉房应当开启通往户外的出入口门,运用通体保温的建筑保温形式来达到节能建筑设计的目标。
2.3选择适合锅炉房建筑的设计材料
适合用于燃气锅炉房的建筑材料主要应当包含建筑保温材料、钢混结构材料以及轻质建筑材料等。针对燃气锅炉房最好将铝合金材质的大面积玻璃窗布置于锅炉间的区域部位,并且对于具有优良保温效果以及较轻自重的玻璃棉适宜选择作为建筑保温材料,因为此类建筑保温材料可以降低散热损失,并且占据较小的建筑布局空间。
结语:
燃气锅炉房的建筑设计过程至少需要包含布置锅炉房的建筑框架结构、优化建筑通风性能设计,以及适当选择锅炉房的建筑设计材料。节能设计措施有助于燃气锅炉房的系统安全效益得到充分的展现,确保系统设计人员运用因地制宜的锅炉房节能设计角度来调整燃气锅炉房的设计方式。建筑设计人员对于燃气锅炉房全面实施锅炉节能设计的举措应当得到设计人员重视,确保在根本上优化燃气锅炉房的基础供热设施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柴雁鹏.燃煤锅炉房改造为燃气锅炉房的设计讨论[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0):50-51.
[2]姜祎楠.浅析燃气锅炉房燃气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10.
[3]于欢.基于LED技术的燃气锅炉房照明与安全监控系统设计[J].区域供热,2018(04):97-104.
[4]惠有刚.燃气锅炉房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1):161-162.
【关键词】燃气锅炉房;设计思路;设计要点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5.139
燃气锅炉房的基本技术特征就是依靠燃气来提供锅炉设备系统的供热能源,为城乡区域用户提供可靠与安全的燃气供热条件。在目前的现状下,很多地区的燃气锅炉房正在经历全面的锅炉房节能设计改造,旨在运用节能设计的措施手段来降低燃气锅炉房的经济成本。
1、燃气锅炉房设计的技术手段
1.1整体建筑选址及布局设计
锅炉房的建筑整体布局结构应当体现紧凑性与合理性,明确划分各个建筑区域,并且将建筑群的中心设计为锅炉房建筑。对于锅炉房的建筑选址必须要考虑周边区域的交通是否便捷,以及锅炉房建筑所在区域的地块形状。设计人员对于锅炉间的檐口标高、锅炉房的总体占地面积以及辅助建筑用房都要进行全面的优化布置与设计[1]。
燃气锅炉房应当布置为独立结构的建筑物,至少需要设置两个建筑出入口。如果必须设计为非独立式的燃气锅炉房建筑结构,那么必须配备一个直接通往室外的人员出入口。目前多数锅炉房的建筑系统结构都属于二级的建筑结构耐火等级,锅炉房的整体建筑结构组成至少需要包含锅炉配电间、仪表控制间、油箱间、以及其他附属性的锅炉建筑用房基础设备。对于可燃气体作为燃料的燃气锅炉房而言,应当避免在半地下室或者地下室的空间区域建造。
通常情况下,对于燃气锅炉房较多选择框架结构或者排架结构的整体结构,主厂房的建筑区域应当设置锅炉间,主要为单层的锅炉间建筑结构。对于钢屋架的锅炉房屋顶结构而言,应当运用彩钢夹芯板以及岩棉的组合建筑材料来进行节能优化设计,并且选择钢混结构运用于锅炉房的屋面与建筑框架部位。
1.2建筑设计要点
1.2.1锅炉房的系统防火防爆设计
系统防爆设计的基本考虑要点就是锅炉房的建筑耐火等级,建筑设计人员应当确保选择防爆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来实现锅炉房的建筑系统防爆设计目标。具体而言,建筑设计人员应当将发泡防火漆、防爆涂料或者防爆保护层覆盖于钢梁以及钢柱结构的表层部位,避免锅炉房建筑突然发生爆炸事故[2]。
鍋炉房属于重要的工业建筑物,建筑设计人员对此应当实施综合性的科学布局设计,合理优化锅炉房的建筑框架结构。建筑设计人员对于地下锅炉房如果选择竖井方式来设计泄爆建筑结构,那么必须要达到竖井横断面积的指定设计标准,锅炉房的泄爆口不能设计在建筑梁柱或者建筑承重墙的部位,锅炉间应当配备防火墙,按照甲级的建筑防火等级来进行布置与设计,锅炉房的固定窗必须达到良好抗爆性能要求。锅炉房的重要工业建筑物必须要达到防爆设计的基本工业建筑设计标准,确保锅炉房建筑物符合建筑防爆等级的标准要求。按照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等级规范,锅炉房的楼地面部位、建筑外墙部位以及建筑室内的屋顶部位都要配备基础性的建筑防爆设施,确保泄压面积至少达到10%左右的建筑面积范围。锅炉房的建筑设计人员禁止选择面向建筑室内房间或者建筑外部通道的方向来设计锅炉泄压系统。
建筑设计人员对于锅炉房建筑物如果有必要设计为竖井的泄爆控制方式,则必须保证达到建筑泄压面积的基本标准要求。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对于锅炉房建筑物应当控制在每平米1200千克以内的薄弱墙体以及轻质屋顶材料密度,尤其是涉及到天窗与玻璃窗的重要建筑空间区域而言。建筑设计人员对于防火墙必须要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的区域部位,确保运用固定窗的方式来增强锅炉房建筑物的整体防爆性能。
1.2.2锅炉房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旨在节约锅炉房的建筑设计能源,运用较低的建筑系统能耗来实现锅炉房的良好建筑节能设计效益,建筑设计人员对于锅炉房的内部区域楼梯间应当予以封闭化的处理。
作为具有独立结构的建筑物类型而言,对于锅炉房的大型工业建筑物禁止在大型影院剧场、商场以及其他人流较为密集的区域进行布置设计。建筑设计人员针对锅炉房的重要工业基础设施与建筑结构必须配备畅通的建筑疏散出入口,确保锅炉房建筑连接的主要通道以及邻近建筑区域部位达到畅通性的程度。建筑设计人员最好能够选择在建筑外墙、建筑地下室或者建筑物的地上首层部位布置锅炉房,因为上述的建筑区域部位具有连通外界的特征,而且非常方便运送锅炉燃料物质设施。
1.2.3锅炉房的系统防排烟设计
锅炉房的建筑物必须要保证达到良好的建筑系统排烟与防烟设计效果,对于锅炉房的建筑防排烟系统结构必须要进行合理与科学的设计。建筑设计人员应当在锅炉房建筑的指定区域部位预留防排烟的专用通道,保证锅炉房防排烟管道的畅通性,运用正确方式来连接建筑防排烟管道,准确划分锅炉房建筑物的各个空间区域[3]。
锅炉房的基础工业建筑结构需要达到安全与合格的建筑通风设计标准,确保至少达到每小时三次的锅炉房换气通风次数。建筑设计人员如果选择了地下室的锅炉房区域位置,那么必须要保证每小时六次以上的换气频率,确保将充足的新风送入锅炉房内部。此外,建筑设计人员对于运行状态中的锅炉房应当合理控制新风通入的比例与总量,有效保证燃料供应的充足性与安全性,按照因地制宜的思路来确定锅炉房的建筑室内空间通风量。
2、燃气锅炉房的建筑设计步骤流程
具体在设计节能措施合理运用的过程中,锅炉房的系统设计人员主要应当明确以下要点:
2.1合理布置锅炉房建筑结构框架
锅炉房的建筑总体结构框架主要由钢混结构组成,对于整体建筑框架必须要保证坚固性,对于建筑框架内的各个建筑区域空间给予合理科学的划分。对于锅炉房的建筑辅助用房在实施优化设计时,基本要点在于保证开阔的视野以及充足的建筑室内采光。
2.2确保锅炉房建筑达到安全通风性能标准
燃气锅炉房的厂房建筑必须要达到建筑通风标准,确保锅炉房的建筑设有专门的通风渠道,进而达到锅炉房通风安全性能达标的效果。锅炉房应当开启通往户外的出入口门,运用通体保温的建筑保温形式来达到节能建筑设计的目标。
2.3选择适合锅炉房建筑的设计材料
适合用于燃气锅炉房的建筑材料主要应当包含建筑保温材料、钢混结构材料以及轻质建筑材料等。针对燃气锅炉房最好将铝合金材质的大面积玻璃窗布置于锅炉间的区域部位,并且对于具有优良保温效果以及较轻自重的玻璃棉适宜选择作为建筑保温材料,因为此类建筑保温材料可以降低散热损失,并且占据较小的建筑布局空间。
结语:
燃气锅炉房的建筑设计过程至少需要包含布置锅炉房的建筑框架结构、优化建筑通风性能设计,以及适当选择锅炉房的建筑设计材料。节能设计措施有助于燃气锅炉房的系统安全效益得到充分的展现,确保系统设计人员运用因地制宜的锅炉房节能设计角度来调整燃气锅炉房的设计方式。建筑设计人员对于燃气锅炉房全面实施锅炉节能设计的举措应当得到设计人员重视,确保在根本上优化燃气锅炉房的基础供热设施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柴雁鹏.燃煤锅炉房改造为燃气锅炉房的设计讨论[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0):50-51.
[2]姜祎楠.浅析燃气锅炉房燃气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10.
[3]于欢.基于LED技术的燃气锅炉房照明与安全监控系统设计[J].区域供热,2018(04):97-104.
[4]惠有刚.燃气锅炉房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1):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