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公民社会的建立与发展,人们在公共交往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将"权利"作为基准为自身的观点和利益提供道德辩护。然而,由于将"权利"作为核心道德标准在中国公共领域时间还很短,引起公众对"以权利为基准的道德辩护"的诸多误解。通过逻辑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试图澄清"以权利为基准的道德辩护"的理论边际和辩护结构;并且,在回应种种对"以权利为基准的道德辩护"的质疑的同时,论证该道德辩护方式的有效性与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