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语文教学的人性之根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onw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作为文化的載体,它记录着一个民族生息的历程,传递着人类千年的思想与情感。但语文教学久久徘徊于迷途之中。语文教学应何去何从?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最大程度地挖掘人性语文的美丽,积淀人性语文的厚重与理性,还原语文教学的人性之根。
  关键词:中学语文;呼唤人性;启迪人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8-0025-02
  
  一直以来,我们语文教学始终徘徊在迷途之中,语文教学充满着功利性、浮躁性,或只教书不育人,或只传授技能却无视人性。其实,语文之于人,更应是一种文化,一种积淀着人类精神和人性魅力的文化。所以,语文课理应是知、情、意的统一,应该是真情、善性、美感的化身,应该是超越文本的一种生命个体的审美和理性体验,语文学习应是一场彰显人性生机和鲜活张力的愉快旅程。
  
  一、用语文呼唤人性
  
  语文教学的本身是一种美学活动。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美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的过程,如果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能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语文的学习中品尝人性的滋味。
  这里有深沉的亲情一
  《散步》这篇散文很美,它通过对祖孙三代春日散步的描述,讴歌了亲人间互敬互爱、和睦融洽的挚爱之情,它表达的是一种欢愉而深沉的亲情,字里行间无不跳跃着对亲人的挚爱,而我们的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特殊的一代,常常缺失对爱的视觉、感觉。如何借助文本指导学生体悟这浓浓的亲情呢?一位教师先让学生在初读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谈谈对文中人物(奶奶、爸爸、妈妈、“我”)的认识和对这个家庭的印象,以此指导学生认识到这个家庭之所以幸福、和谐,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都凝聚着一种亲情与关爱,然后再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发生在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琐碎的小事,由文本走向生活,由家庭亲情到社会责任感,由人情到人性、人生,使学生经历了一次道德的激荡和洗礼。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真实的内心体验,心灵深处完成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对人生观的重塑。
  这里有纯真的爱情——
  莎士比亚认为:“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世间最美的感情,爱情与人类社会的繁衍息息相关,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骚客为之抒怀咏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懵懵懂懂,这时若大胆地赞美、恰当的引导,比之讳莫如深、遮遮掩掩,更能使学生明辨善恶、区分。真伪,更能激发学生对美好感情的向往和追求,更能使他们的精神得以净化、荡涤。
  诗词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奇葩和精髓,古诗词《上邪》、《迢迢牵牛星》中,坚贞不渝的爱情被浪漫主义的手法淋漓尽致的诠释出来,读罢让人荡气回肠;那深深的情意与缠绵的愁思,不禁令人泪眼婆娑、柔肠寸断。指导学生理解、吟诵、品尝、体味这些诗词,其中的脉脉深情及坚贞不渝将不自觉地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憾,情感的熏陶将会化成学生对美好感情追求的不自觉行为,顺其人性、挖掘人性,才能使人性的美丽光彩照人。
  
  二、用语文启迪人性
  
  黄克剑曾说“教育是接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斯普朗格也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种种释义,各有千秋,但都从一个角度指出教育的终级目标是对人性心智的开启。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要借助积淀着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语言文字给学生以心灵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塑造和精神的提升。新课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最大程度的挖掘语文厚重的人性之根,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根深叶茂、渊源流长,人性的智慧才会熠熠生辉。
  这里有对生命意识的呼唤——
  上海某高校的研究生在宿舍悬梁自尽、南京某高校的大三学生放寒假回乡的第二天因极小的事情和当地的高三学生群殴,两朵生命之花提前凋谢……而一系列学生自伤自残的消息也屡见报端,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孩子究竟怎么了?!对生命的轻视及精神世界的偏狭与空虚,使其情感世界的天空失去了本真的绿色。因此,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善待他人也是语文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位教师教学《生命
其他文献
豹眼,谢顶,他的眼神犀利指挥手法轻盈,在音乐的处理上变化微妙而感觉又是古风醇醇,这是我第一次听尼古拉斯·哈农库特时留下的印象.那还是在数年前的上海国际音像制品展
"啊!且慢,别走,你是这般俏美."--浮士德单簧管这件木管乐器,虽然在乐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作为独奏乐器在历史上却很少受到作曲家的青睐,所以它所积累的演奏曲目实在少
在SG186工程、信息化供电公司、ERP等信息化建设大背景下,从地市级供电公司角度,以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六大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地区供电公司信息应用新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