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与绘本戏剧的对比分析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ian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幼儿教师意识到绘本对幼儿前阅读的意义,幼儿所能接触到的绘本也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机构研究出很多阅读方法。绘本阅读也逐渐运用到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教师以绘本为载体,以故事的形式达成教学目标,运用提问、悬念、猜测、梳理等教学手段辅助活动。绘本戏剧活动是鼓励、引导幼儿投入到绘本中,用肢体语言,表情声音等元素,根据自己对绘本故事的理解进行表演,从而感受故事人物情绪和故事情节变化,内化教学目标。绘本的种类繁多,绘本阅读活动适用性较广,绘本戏剧通常选择有故事情节的绘本进行活动。《莎莉,离水远一点》中每页呈现了现实和幻想两条故事主线,无论从趣味性和理解难度来看,都较为适合大班的儿童,因此本次活动,笔者选择此绘本为教学内容,并在大班开展。笔者在大一班进行了绘本阅读的集体活动,在大二班进行绘本戏剧的集体活动,并从中进行总结与对比。
  绘本阅读的方法
  观察与判断 出示绘本封面的时候,幼儿就表现出了好奇和疑惑。在笔者对绘本进行逐页遮盖——猜想——讲述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逐渐活跃,在笔者引导性的启发提问下,幼儿发言越来越积极,有更多的幼儿愿意主动推测猜想故事发展的情节,对莎莉的海盗冒险之旅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绘本页左右分别描画着现实和幻想的故事情节。幼儿在开始逐页阅读绘本的时候,对画面左右两边的内容不能很好地进行联系。阅读了几页,再经过笔者的引导和发现后,幼儿就能对两边的内容进行联系了。
  价值判断 幼儿对绘本中冒险的部分有浓厚的兴趣,在遮盖住部分画面的时候,幼儿对遮盖部分充满了好奇,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求知欲;笔者抓住幼儿的求知欲,请幼儿观察每一幅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猜想,观察的越来越仔细,猜想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向幼儿讲述故事情节的时候,幼儿表现出特别专注的倾听状态。最后通过故事的梳理,幼儿也能将绘本故事的内容理解,并且进行简单复述。
  行动决策 笔者通过对绘本PPT进行逐页遮盖、猜想最后讲述的方式进行阅读活动。在活动中笔者引导幼儿去观察绘本,从观察中猜想故事的情节发展。引导幼儿清晰地表述自己对情节的猜想,以及鼓励他们大胆对绘本中现实和幻想两条主线进行梳理并找出相互间的联系。活动过程让幼儿理解绘本左右主线分页的形式的同时,还理解绘本的内容和情节。
  方法决策 在莎莉的与海盗的冒险之旅中,幼儿通过观察、猜测、表述等方式丰富了幼儿的阅读经验,并且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行动反思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绘本,用分页的形式描绘出现实和幻想两条主线,现实中的父母以及幻想中莎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整个绘本中,莎莉和父母看似没有交集却隐约有着联系。这也是生活中成年人和幼儿之间的一种状态。
  活动中,幼儿对莎莉幻想的这条主线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也能遐想故事的发展变化。相对于父母的这条主线,幼儿没有表现出积极、有兴致的特性,在幼儿将绘本中两条主线进行关联的环节较有难度,幼儿能够感知到莎莉的冒险之旅是幻想出来的,但是和每页中父母的话和表现之间的联系却不能清晰地进行分析和表述。
  绘本戏剧表演
  观察与判断 热身活动中,幼儿通过情境创设进行吼叫练习、打斗练习和划船练习。对后面绘本中肢体动作的运用做铺垫。绘本故事开始时,笔者请幼儿对扉页进行观察,对故事内容进行猜想。幼儿观察的比较仔细,观察后能对内容进行猜想。A.幼儿认为莎莉遇到骷髅;B.幼儿认为莎莉回家了;C.幼儿认为莎莉和海盗一起去寻宝藏了。
  第一页观察绘本的背景(地点:海边)幼儿觉得莎莉要去游泳,用引导提问并猜测的方式进行故事情节的推进。
  A、妈妈让莎莉去找伙伴玩,莎莉去了吗?她怎么去的?(划船)
  B、海盗看到莎莉会干什么?(抓她、喊她)莎莉会害怕吗?会逃走吗?莎莉能不能成功逃走?
  C、莎莉被抓住后会挣脱吗?(观察图片)挣脱后所有的海盗会怎么做?(抓她,打她、进入混战)
  D、莎莉如何离开海盗船,她还得到了什么?
  幼儿用语言、肢体阐述、再现了故事情节。
  价值判断 活动导入部分,幼儿在情境的铺垫下,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去,为了当上海盗而努力闯关。在笔者的语言引导下,幼儿的动作表现地越来越夸张,极力地诠释着一个海盗应该有的模样。每一个表情,每一次发出的吼声,每一次举起海盗剑,每一次打斗,幼儿都将自己置身于创设中的角色,放松、愉快地进行着游戏。莎莉幻想中和海盗的一次冒险是这节活动最让幼儿痴迷的地方,幼儿喜欢的故事情节,用肢体感受故事中的场面、情节,以及主人公害怕、开心的心情。
  行动决策 情境闯关游戏激趣,这让幼儿更加置身其中,带着愉悦和迫切的心情进行活动。笔者用个体示范的方法,看到有不同表现的幼儿,就用语言对他进行描述。让其他的幼儿知道,可以有多种表情和动作来进行表演。通过笔者的鼓励和引导,幼儿更能表现自己心中的样子。
  方法决策 这次绘本戏剧活动让幼儿用肢体对故事情节进行体验、再现,将幼儿的注意力紧紧地扣在绘本中,幼儿也仿佛就是绘本中的人物,用肢体动作、语言声音去表现自己对情节的理解,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心情、打斗的场面,将绘本平面的东西变得立体,变得有温度,让幼儿更加理解绘本中所表现的内容。
  行动反思 绘本《莎莉,离水远一点》所改编的戏剧活动,让幼儿仿佛置身于绘本当中,用戏剧表现的方式去感受莎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因此,绘本戏剧活动的价值主体也从“现实与幻想”转移到了“感受莎莉的内心世界”,从感性的角度让幼儿更加深刻、更加明白现实是什么,幻想又是什么。
  通过观察和体验,幼儿调动了自身的积极性,对绘本中人物的情绪变化、故事发展的转折等绘本因素都有了很好的理解。这也及其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从体验中感知,以放松的心情去阅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结束语
  从两次的教學活动中不难看出,无论从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幼儿的反应都有着很大差别。在绘本阅读活动中,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精准的提问技巧;而在绘本戏剧中就要求有足够的课堂把控能力。两种教学方式培养幼儿能力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教育目标,不同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还要根据绘本类型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民族幼儿园)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的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简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因此,素质教育强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就是让学生在确立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评价等方面,尽可能多的拥有自主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以下四个主题。  未入芝兰之室先闻其香  所谓“未入芝兰之室先闻其香”,也就是说,在学生参与建构
在上海浦东新区,一出“双城记”正在上演,主角是代表着金融中心的陆家嘴金融城与代表着科创中心的张江科学城。用不了多久,一个肩负深化改革重任的资本市场新生板块——科创板将使这两大地标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联动效应。张江高科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樱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松涛路560号的张江大厦,这里是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张江高科”)的“大本营”。  科创板的脚步越来越近,对于肩负着参与打造张江
去年,一个空中挂着冬阳的午后,我来到办公室批改作业。当我翻开刘美宏同学的“自由作文”本,映入眼帘的是她写给我的一篇书信体作文,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让我的内心一震:  “谢老师,过去的这半个多学期,你教会了我很多,比如写作文。在三年级时,作文对我来说是最难的了。那时我只会抄作文。我看见一个个比我聪明能干的同学都能自己写作文,就也想自己写,可却怎么也写不出来。可自从你教我们的语文课后,我感觉一篇作文能轻而
编前语  从2018年春季开始,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专职责任督学加强督导量表的研发,用专项督导的方式开展经常性督导,积累了大量教育督导实践经验。实践证明:专兼职督学结合、打造督学责任区,做实经常性督导、构建联席会议机制,聚焦主要矛盾、突出督导重难点、落实问题整改,用专项督导方式引领学校发展,由此构建出一整套现代学校治理与发展新体系。罗湖区通过挂牌督导总结典型案例,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督导工作新机制。
2019年3月,笔者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0课《肥皂泡》为课例,为全市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师上了一节“五步六轮”模式研究课。这节课重点展示了甘井子区龙泉小学一个学期以来的“五步六轮”课堂模式实践成果。“五步六轮”课堂模式,是由大连教育学院小教研训中心夏德刚老师集多年教学经验与现代教育理念于一体精心研发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以五步环节为轴,师生六轮为翼,倒“T”识字创新,“语用拓展”为要,分层作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势必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提出新的要求。  刘鹤副总理2020年11月25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在谈到“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时指出:“国内循环是基础,两者是统一体。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国内大循环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基础。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
如何在说课过程中充分体现技工教育特色,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以《外圆粗车复合循环》教学课题为例,介绍目前说课在技工院校及教学交流方面的应用,主要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进行构思,对说课的教学设计及应用进行阐述。  说课背景  说课作为优化课堂及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技工院校中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开展。对于技工院校的教师来说,说课可以验证教师对课程及教学课题的内容掌握情况,对教
“分流培养、分类成才、分层教学,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三分三因”教学模式,是笔者所在学校在多年中职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切合校情、学情的一种有效的创新的教学模式。是满足中职生“文化课与专业课并进、知识与技能并举、升学与就业并存,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复合教学要求的整体解决方案;是改善“齐步跑”“一锅煮”无差别教学带来的“低效率”“低达成度”“高流失率”的创新教学模式。  应用背
摘要:校长的专业化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整个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质量。基于《校长专业标准》研究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现状,对于探索符合校长职业特点、符合校长专业需求、符合干部发展规律,并能够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长专业标准;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生核心素养以及“互联网 教育”等理念的影响下,教育领域对校长的专业化提出了
摘要:德育一直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代,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本文从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学生思想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将立德树人教学要素融入到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课程中,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本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品德端正、全面发展的优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