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ly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国家督学柳斌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也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可见字词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高效识字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13-01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大教学观,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利用教材优势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语言交际环境,以识字和发展语言同步为目的,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同时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以进行,而习作又建立在阅读和写字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提出了高效识字的研究课题。
  心理学家卢姆认为:7岁儿童的智力发展已经达到本身应有水平的89%、低年级听写、读写的全面训练,是利用儿童身心自然发展促进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手段之一。
  心理学家谢千秋、王锭城指出:记忆有先“记”后“忆”的过程,完整的记忆过程必须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提出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通过课题实验,我探索出一套“高效识字法”,其方法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出发点,涵盖小学生学习生活的课内和课外多个方面,在实践中证明确实可行,达到了高效并且富有趣味性,为小学生乐于接受。方法如下:
  一、兴趣的转移
  对于一年级的初入学儿童,兴趣转移是第一个关。学龄前的儿童,他们对信息的获得习惯性地依赖视频信息(如动画片)、音频信息(如口耳相授的讲故事),这些信息呈现方式很生动,很容易获得。而文字信息对于学生来说,太抽象和枯燥,不容易获得。因此,要把学生的认知兴趣转移到文字上来,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1.要围绕学生熟悉的话题和事物识字。
  如:认识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的姓名,认识自己最喜欢的几种食物名称,认识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人物名字等。
  2.识字零要求。
  为初识字儿童制定零要求,在学生识字过程中,没有任何要求,随兴趣和能力自由发挥,大力鼓励成功,宽容地包容学生失败。有能力的同学多识,能力差的同学少识,只要愿意识字就是可贵的。
  二、兴趣的进一步激发
  1.开展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如:“我会识字”课前汇报会;“识字大王”对抗赛;“教你学汉字”小老师在线等。
  2.教师鼓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识字兴趣。
  都说,好孩子是夸大的。舍得夸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不二法宝。
  三、构建高效識字课堂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教材注入更活跃的因素。
  如:《我选我》一课中,我们创设课本情景:某某班今天开班会,邀请我们去参加,我们一起认识一下班会的主要人物:李小青。在这样的过程中认识生字:李和青。
  2.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会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象形识字法、会意识字法、编谜语识字法等识字,并且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识字,也就是用自己的方法识字。
  3.灵活运用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的方法组织教学。
  集中识字法可以说是归类识字,集中识字法符合了人们的记忆规律,符合了人的主体建构生成思想。注重字形教学的集中识字法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具有获得成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集中识字在语文课中与文本不能紧密联系,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分散识字教学注重按字义的字理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识字活动,通常可以紧密联系文本,充分尊重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特点,符合人类语言认知的一般规律,可以也必然会取得巨大的成效。由于分散识字教学与集中识字教学在形式上是矛盾的,我们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分散识字教学不仅不能在理论上解决集中识字教学所取得的巨大成效,而且不能解决字形是低年级小学生识字教学难点的这一实际问题。因此,分散识字教学法有其自身固有的局限性。作为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4.反复呈现,以巩固识字成果。
  实践证明,小学生的识字是需要反复呈现,循环识字,以巩固识字成果的,这是防止生字回生的重要方法,切记,不可以写代识,这样无形中增加了识字的难度和任务感,只会使学生的识字兴趣减弱。
  四、以课堂为原点,拓展识字
  1.鼓励学生生活识字。
  如广告识字、电视识字等。
  2.发动学生课外阅读识字。
  3.补充开放性识字教材。
  如:《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
  五、给学生充分的展示平台,发挥评价机制的作用,为学生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开展大量的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展示中获得识字的成功感,并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六、发动家长参与进来,整合优质的教育力量
  不要让学校教育成为孤立的教育力量,要发从家长参与进来,和学生一起走这条识字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总之,高效识字法的灵活实施,让学生眼中抽象而枯燥的汉字成为了灵动的字符,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参考文献
  [1]孙春峰.高效识字三部曲——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随文识字”[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17.
  [2]唐辉艳.让孩子快乐、高效识字——浅谈低年级的识字教学[J].学周刊,2011(34):180.
  [3]潘许勤.浅谈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2.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左束支传导阻滞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室间协调性的影响。方法:分3组:对照组、慢性心衰不伴传导异常组及慢性心衰伴左束支传导阻滞组。应用心肌组织多普勒技术(TDI)通过左、右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钙化(AV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明确AVC能否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方法对214例AVC患者及182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无
【摘 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想真正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要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采取创新型的教学策略,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便提高教学效率,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3
目的:探讨膀胱癌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与CPA血流的关系。方法:术前应用CPA检测50例膀胱癌患者及20例膀胱非肿瘤性增生患者的血流信号及其阻力指数RI,术后用免疫组化法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