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同志故乡行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42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10月,著名电影演员白杨、著名作家刘绍棠等一行,应湖南《芙蓉》文学丛刊编委邀请来湘讲学。在湘期间,白杨同志专程回故乡汨罗探亲,县委安排我(时任中共汨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负责接待。在短短的两天接触中,白杨同志那种人民艺术家的气质和风韵,给我和家乡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0月11日上午10时许,白杨同志在《芙蓉》杂志主编康濯的陪同下,风尘仆仆,从长沙来到了汩罗县委招待所,一同前来的还有从维熙、戈壁舟、蒋子龙、刘绍棠、邓友梅等10多位作家和诗人。白杨同志衣着简朴,衣领上系着一条白色的沙巾,显得那么雅致大方,但又保留着一位明星的魅力。我将这几位文坛名流,引到休息室后,一面稍事休息,一面向来宾们简单地介绍了汩罗的情况。白杨同志听了频频点头,她赞扬家乡人民的艰苦努力,在这一片荒丘上,仅花10多年的时间,建成一座初具规模的小城市。但又感叹地说:"要不是正碰上十年动乱的灾难,建设速度一定会快得多啰!"接着她的话题转到了同来的作家们,她风趣地说:"现在到了我的家,我应当是主人了。因此我想邀你们一道去屈子祠瞻仰,以尽东道主之责。"大家都应声道好,于是我们便驱车前往屈子祠瞻仰屈原遗址。
  正值金秋时节,一路清风送爽,到玉笥山下,我们沿着石级,缓步登山,真是古刹生辉,丹桂飘香。一踏进庙门,迎面前来的是当时岳阳地区文工团的几位青年演员,她们是闻讯提前赶来迎接的。她们拉着白杨的手,亲热地喊着杨阿姨!簇拥在屈子祠门前的游客,一时把白杨同志围得水泄不通,都想一睹这位人民艺术家的风采。我陪着他们在屈子行吟的泽畔凭吊,在屈子与渔父对问的遗址缅怀,游览了骚坛、独醒亭。白杨同志一面看一面问。她的言谈举止是那么亲切,那么感人,当听到我介绍女媭祠是"文革"中破四旧被拆掉的,现在只留下了破瓦颓垣,她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他们一行还参观了屈大夫的生平展览,最后来到休息厅。这时白杨露出了忧郁的面容,沉思片刻,眼眶湿润了。我连忙上前询问是身体不舒服吗?她低声地说:38年前我和赵丹在重庆同台演过《屈原》的戏今天我有机会来到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凭吊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可是昨天惊悉赵丹同志,因病与世长辞了,我们永别了,怎不使我百感交集?她顿时陷入了哀思。休息室一时又显得那么宁静,诗人戈壁舟触景生情,挥笔将郭沫若同志为白杨饰南后所题一诗"南后聪明绝等伦,谅曾误用害灵均,不然龟策何须用,强笑行将事妇人",书赠给屈子祠管理所。白杨在留言簿上签了名,这时已是下午2时了,虽然都没有进午餐,但毫无倦意,却被玉笥山的满坡红叶和山下江心的点点白帆吸引住了,尤其是白杨为了饱览家乡的湖光秋色,她陶醉在阵阵金风和脉脉乡情之中。
  下午4时,其他作家们去岳阳了。康老陪白杨去老家东山里杨家仑(现古仑乡农科村),汽车急驶了40公里,便到了她梦里萦回的老家。这时,公社门前已挤满了人群,欢声笑语冲破了这个边远山村的寂静,白杨向乡亲们点头致意。公社副书记陈阁梅请白杨到公社休息室稍息时,便滔滔不绝地说出一些白杨同志家的情况:白杨的父亲杨云钦老人,是清代一位举人,家境富裕,乐于济贫,喜于从教,所以桑梓间很尊敬他。老人家后在北京附近农村筹办私立大学,因经费困难停办了......这些自然引起白杨思亲思乡之情。一旁的康老对白杨说,这里才是你真正的家乡。白杨连声说:感谢当地干部把我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休息片刻,便步行到东山里杨家仑,这个屋场已是公社的渔场和酒厂。只见屋场前面的鱼塘,水波荡漾;屋场后面丛林修竹,郁郁葱葱。康老说,这里真是好地脉,人杰地灵,你们两姊妹,一个是文坛名将(指作家杨沫),一个是电影明星。白杨兴致勃勃,拉着陪伴的同志,和乡亲们合影留念。接着,来到农科村支书杨南湘的家里,因是同族侄儿,白杨一进屋,侄媳妇狄南珍便亲密地喊姑姑,还说:"我在银幕上虽看到过你,可今天才算真正见到你。"白杨说:"我是人民培养的演员,早该回来看家乡的父老乡亲,今天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白杨就这样和家人叙乡情,品尝家乡的姜盐芝麻豆子茶,给乡亲们签名或送剧照留念,艺术家和父老乡亲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
  夜色冉冉降临了,行程将如何安排?康老征求白杨同志的意见,白杨同志饱含对故乡的恋意,嫣然的笑着说:"故乡美,富丰情,我觉得在家乡多逗留一会,是多幸福啊!今晚不去岳阳了,要在故乡住上一晚,来弥补我怀念故乡之情。"当夜便住宿县招待所。第二天上午8时临行前,她高兴地和前来送行的县委副书记李纯志同志及我一起合影留念,并将她信笔而成的一首调寄《桂殿秋》的词"故乡美,富丰情,老大还家始首行,醉人阵阵金风爽,脉脉湘音梦里萦",书赠给我,便乘车依依告别了家乡。
  (作者系原汩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已离休)
  (责编 武胜利)
其他文献
落了许久的雨,天忽然晴了。心理上就觉得似乎捡回了一批失落的财宝,天的蓝宝石和山的绿翡翠在一夜之间又重现在晨窗中了。阳光倾注在山谷中,如同一盅稀薄的葡萄汁。  我起来,走下台阶,独自微笑着、欢喜着。四下一个人也没有,我就觉得自己也没有了。天地间只有一团喜悦、一腔温柔、一片勃勃然的生气,我走向田畦,就以为自己是一株恬然的菜花。我举袂迎风,就觉得自己是一缕宛转的气流,我抬头望天,却又把自己误以为明灿的阳
早年间那一幕  1980年代那10年,20多岁的德平在一个集体小厂做工会干事。那时每逢年节,工会都要给困难职工发补助金。第一次参加困难职工评议会,把德平惊得不行,“车间、科室领导都认为自己的某个员工最困难,证据五花八门,什么家有80多岁瘫痪的老母了;儿女多,花销太大了;媳妇是农村户口没有工作了。互相吵,互相贬,要把补助金抢到手。”德平说。  这不算完,艰难博弈后,补贴名单敲定、公布,其后工会的门槛
2016年12月14日上午,从北京到南通的列车徐徐停在了站台,沈亚秋从车厢走了出来,在站台上欢迎的人群中,她一眼看到了捧着鲜花满脸笑容的“老爸”莫永鉴,便疾步迎了上去。莫永鉴给沈亚秋献上鲜花,开心地说:“习主席接见你们的镜头我在电视上看到了,爸真高兴!”  看到父女俩如此亲昵,周围的人们颇为感动。这位被沈亚秋喊作“爸”的老人,并不是她的生父或公爹,而是她丈夫前女友的父亲——  善良姑娘遇上有情汉,
不敢直视  老德因一个选题去沈阳的一家心理卫生医院采访。他跟一位副院长聊了一会儿,觉得没有切身感受,便提出想跟一位病人聊一聊。副院长说:“可以,不过我要征得这个病患父亲的同意。这个病患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不敢直视老师的那个女孩。”副院长出门前特意嘱咐他:“如果可以,你采访她时,一定要注意一下。”  注意什么?副院长没具体说。老德揣摩,既然这个女孩有这种心理病症,那我采访时是不是要避免跟她对视?还没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