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色主题新闻作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研究--以浙江省缙云县融媒体中心实践为例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zh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缙云县融媒体中心紧紧围绕“学深悟透践初心知行合一求实效”这一目标,充分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在队伍建设中的“培根铸魂”作用,与“增强‘四力’教育实践”相融合,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构建以党员为主体的多个采访团队,发挥党员先锋作用,采与学、学与悟、悟与做相互促进,凸显增强脑力、脚力、眼力、笔力教育实践成果,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
其他文献
2019年12月,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内蒙古艺术学院为实施主体承办的“民族题材动漫青年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圆满落幕。该项目力求青年动漫创作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拓展创作思路、提升创作技巧、加强交流互鉴。同时,了解国内外动漫业发展的新趋势,为国家民族题材动漫创作锻炼、培养并储备人才。“民族题材动漫青年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始终围绕着以“工匠精神”为中心,对民族题材实施动漫化表达,朝着实现中国动漫“民族化”的道路发展前进。
艺术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时代社会意识的产物,无论是外来传入还是本土生发,艺术总会通过不同形态和方式参与到社会发展之中。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人文景观的形成和器物文化的创造,在不断变迁的社会文化中显现着时代的影子,也不断跨越着“各安其分”的日本社会阶层。从日本市町文化的初步形成,到当代城市生活中进行艺术形象的创造与空间建构,如何实现“美用一体”的理想并彰显富含民族审美意趣的造物精神,是日本至今仍在思考的问题。在复杂的市町生活中形成相对平衡的状态,此中不仅需要人的主观创造,还需要艺术背后的意义世界的力量。
不论是表现题材的关注与选择,图案造型的组织与构建,还是图案颜色的选取与搭配,蒙古族图案无不流露出与自然表象及内在规律的紧密联系,同时还表达着蒙古族对于自然生态的深刻理解与虔诚信仰。万物皆美、平衡循环、原始单纯不仅是蒙古族图案中自然世界的具体审美表现,同时也是蒙古族生态观的核心内涵所指。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美育工作重要指示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而有效地进一步推进美育工作,我校成立“美育研究中心”。2021年7月8日上午,“美育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学校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举行。学校领导及相关党政职能部门与各教学单位、研究机构负责人、教师代表出席。揭牌仪式由副校长孟显波主持。
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地区编导人才培养”项目,由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申请获批,是我国首个高水准民族地区舞蹈编导人才培养的项目。该项目的授课,均由国内舞蹈界著名专家及活跃在舞蹈理论前沿的学者担纲,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和背景的32名学员,参加了该项目的培训。培训以讲授教学、分组练习、交流研讨、观摩演出、实践调研、汇报演出等多种培训方式进行,旨在提高民族地区舞蹈编导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夯实舞蹈务实人才成长根基,助推民族地区舞蹈编导人才的健康成长,推动民族舞蹈艺术传承、繁荣舞蹈新作品创作,促进我国舞蹈艺术事
本领域共设置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三个方面,在6年的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自治区乃至国家培养了高水平艺术设计人才40余人。
2021年1月,美国白宫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发布了《国家轨道碎片研究与发展计划》,该文件分析了当前空间轨道碎片的现状,指出了主动清除轨道碎片方面的许多挑战,提出了美国未来应对轨道碎片风险的研发活动计划,确定了3个基本要素共14个优先领域,并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商务部(DoC)、国防部(DoD)、交通部(DoT)、国务院(DoS)和内政部(DoI)等职能部门进行了职责分配。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语境下,平民教育思潮兴起,与早期党团面向群众的宣传动员形成互动。青年团创办面向平民的学校、刊物等,将党团的思想宣传汇合到平民教育思潮中。《平民之友》是大革命时期青年团创办的一份针对平民的、具有政治性的、讲究传播策略的通俗刊物。《平民之友》的政治言说具有坚持平民立场、引导平民认识、重视平民声音、讲究浅显易读的特征,对唤醒群众的革命意识和扩大革命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通俗报
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在融媒体环境下火速发展,其中离不开短视频博主的主持传播特色。笔者以抖音短视频为例,从平台发展现状和主要内容类型着手,对短视频主持传播特色、目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以内容为王、强化主流思想引导、加强平台自律建设、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等对策,让短视频平台成为健康的信息传播载体,推动我国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
摘要:近些年,随着短视频用户不断增长,中国正迎来移动竖屏时代。为了满足用户的沉浸式体验,各大平台纷纷推出竖屏模式的微综艺、微纪录片、微影视等微视频。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总结各类竖屏微视频的核心特征并探析其未来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移动竖屏时代;微视频;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022-03  一、引言  随着5G时代的加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