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越南为何频发渔业纷争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7091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8月17日,印尼在纳土纳群岛附近海域沉没60艘没收的“非法”渔船。

  4月27日,印度尼西亚海军护卫舰与越南渔监船在纳土纳群岛以北海域发生撞击事件。印尼和越南渔业纷争不断是诸多原因叠加作用的结果,不仅考验这两个东盟重要成员的关系,也对南海局势和平稳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纷争再起引关注


  综合国外有关媒体报道,4月28日,印尼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对媒体表示,印尼海军4月27日在纳土纳群岛以北“印尼海域”驱赶“非法捕捞”的越南渔船时,与闻讯赶来施救的越南渔监船发生对峙冲突事件。越方KN-213号渔监船“主动撞击”印尼海军“提普塔迪”号护卫舰,救起两名越方落海渔民。冲突过程中一艘越方渔船被撞沉,船上12名渔民被印尼海军抓扣。4月29日,印尼海洋渔业部部长苏西宣布将在5月4日炸毁51艘非法捕捞渔船,其中有越南渔船38艘。4月30日,印尼外交部约见越南驻印尼大使,要求越方对印尼军舰和两艘越南渔监船在纳土纳海域发生摩擦事件“作出解释”,声称越方渔监船行为“威胁双方人员安全,既不符合国际法,也违反东盟精神”。对此,越南外交部发言人黎氏秋姮表示,越方渔船和渔民“在越南海域,属于越南和印尼正在进行划界的越方专属经济区内被抓扣”。4月30日,越南外交部照会印尼驻越南大使馆,要求印尼职能部门证实相关消息并“调查12名越南渔民被捕事件”,“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同时“立即释放被扣押的越南渔船渔民”,“以人道主义方式对待越方渔民并做出相应赔偿”。
  事件迅速发酵。两国官媒披露相关细节,阐明各自政府立场和态度,商业媒体和社交平台跟进渲染炒作,东盟其他国家和欧美一些媒体也大幅报道、评论。有关越方渔监船主动冲撞印尼军舰、印尼海军士兵持枪与越方人员对峙、互骂脏话的视频在网上传开,两国民众对立情绪明显升温。
  印尼和越南两国在纳土纳海域发生渔业纷争可谓由来已久,近年尤为突出。据印尼方面统计,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印尼累计炸毁“非法进入印尼海域捕捞的外国渔船”488艘,包括越南渔船272艘、菲律宾渔船90艘、马来西亚渔船73艘。据越方统计,2014年10月至2019年3月,共有276艘越南渔船被印尼方面以“非法捕捞”名义实施抓扣。2018年8月20日印尼炸毁的125艘外国渔船中,越南渔船为86艘(占68.8%),远多于马来西亚渔船(20艘)和菲律宾渔船(14艘)。2017年6月,在越南政府的外交努力下,印尼释放了被关押的695名越南渔民。
  进入2019年以来,印尼和越南在争议海域多次发生“驱赶与反驱赶斗争”,摩擦呈升温态势。如2月24日越方四艘渔船正在“两国尚未划分的重叠海域”作业时遭到印尼海军导弹护卫舰驱赶和抓捕,两艘越南渔监船赶来制止,印尼海军一度用舰载机枪、30毫米炮和76毫米炮射击警告,越方渔监船仍置之不理并成功解救渔船船队。越媒指责雅加达借河内“举办金特会之机在海上搞小动作”,印尼海洋渔业部部长苏西则指责越南渔监船阻扰印尼执法部门抓捕四艘“入侵印尼领海”的越方渔船。
  值得一提的是,印尼和越南还经常分别与菲、泰、马、柬、中等其他南海邻国发生海洋渔业纠纷。此外,印尼和越南在纳土纳群岛以北海域所主张的专属经济区,有一部分跨入中国断续线以内,属于三方主张重叠的争议海域,如果印尼和越南渔业纠纷发生在三方重叠海域,也将损及中方海洋权益,中方也会严正交涉。

事出频繁有多因


  首先,印尼和越南存在专属经济区重叠,对于如何划界分歧严重。1969年印尼提出以“中间线”原则同邻国解决海洋划界的主张,但与前南越政权磋商无果。1978年印尼开始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谈判两国海上划界问题。双方经过25年的艰苦谈判,于2003年6月签署两国“大陆架劃界协定”,协定于2007年5月生效。但是,截至2018年9月,两国围绕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已经举行10轮谈判,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短期内达成最终解决方案的概率微乎其微。2009年印尼出版的地图将根据协定划归越方的部分海域纳入印尼专属经济区范围,2017年7月印尼将其在南海的专属经济区北段更名为“北纳土纳海”,都引起了越方的不满。
  其次,印尼和越南都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既坚定主张“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也强调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印尼总统佐科上任以后推出“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构想,谋求将印尼打造成海洋强国。2007年越南出台《至2020年越南海洋战略》,明确提出构建海洋强国目标,此后日益重视经略海洋,并将渔船视为“流动界碑”,不断推出相应措施鼓励渔船赴南海争议海域“作业”,通过强化民事化存在宣示主权。2018年10月,越南通过《至2030年并展望至2045年越南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一项指导新时期越南全方位经略海洋的战略规划和设计,既强调海洋经济发展,也坚定维护领土主权。在国家海洋战略统领的大背景下,印尼和越南在争议海域的分歧与争端呈现加剧态势,解决难度进一步增大。
  再次,两国海上执法力量在海上针尖对麦芒地实施强力执法,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2016年10月21日,越方两艘渔船在两国重叠海域“正常作业”时遭印尼海军军舰开枪袭击,造成越方渔民一死两伤。2017年7月25日,印尼海军军舰驱赶并枪击越南渔船,造成两名越方渔民受伤。与此同时,近年随着海警和渔监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越南海上执法能力大幅提升。面对印尼海军的“暴力执法”,越方采取针锋相对措施加以应对,坚决“保卫本国渔船渔民”,使得双方海上执法船对峙冲突事件接连发生。
  最后,由于“国际法意识淡漠”或受现实经济利益驱动,确有一些越南渔船渔民进入他国海域非法捕捞,招致他国“重手回击”。虽然越南政府反复强调要采取措施杜绝本国渔船渔民进入他国海域非法捕捞现象,但实际收效甚微。4月23日,越南水产总局副局长阮光雄承认,越南渔民渔船在南海非法捕捞现象“非常普遍”,“很多渔船被处罚后依然我行我素,蓄意重犯”。越南海警副司令裴忠勇少将也称,越南渔船进入他国海域捕捞的情况“十分复杂”,很多甚至“冒充马来西亚或柬埔寨渔船”。为此越南海警司令部建议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处置非法捕捞渔船渔民。据越南媒体日前透露,不仅印尼,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邻国,甚至帕劳、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国家也在“抓扣越南非法捕捞渔船”。

负面影响难消除


  作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东盟成员国,印尼和越南爆发海上渔业纷争,对两国乃至地区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一方面,渔业纷争不断势必对印尼和越南双边关系产生多重消极影响,正如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所言,“有悖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渔业纷争虽为民事行为,但处置不当往往上升为外交事件,为了妥善处理,双方不惜投入大量的外交资源。无论是扣押和炸毁渔船,还是相互撞击舰船,都不可避免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影响涉事渔民的生计。而对峙冲突事件接连发生,再加上媒体渲染炒作,势必助长针对对方国家的敌意,损害两国政治和民间互信。此外,执法力量采取暴力甚至武力执法也有损两国自诩“严格遵守国际法,坚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的国家形象。
  另一方面,印尼和越南同南海其他周边国家均存在渔业纠纷问题,两国摩擦升温极容易引发“外溢效应”,甚至产生联动连锁反应,既干扰相关国家的双边关系发展,也不利于维护东盟的内部团结和南海局势的和平稳定。
  由于事关两国领土主权和巨大经济利益,并涉及各自的民族自尊心等,两国海上渔业纷争短期内恐难解决,甚至还可能变成新常态。
  (作者连洁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博士,何胜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盟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其他文献
2016年11月16日,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C)发布了2016年度报告。在此之前,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以《中国的军力正在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增長》为题,对该报告作了“预告”。文章引述报告内容,称“中国军方正在扩充水面舰艇、潜艇、飞机、情报系统和海外基地,以使中国成为一个全球性军事强国”。  从2002年起,USCC每年发布年度报告(2003年除外),刚刚发布的是第14份
2018年12月11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出席2018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他表示,中国周边外交好戏连台,周边环境出现全面向好的积极态势。  2018年12月15日,由山東大学东北亚学院、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和《世界知识》杂志社合作,在北京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周边形势学术研讨会。与会多为中青年学者,大家回顾了一年来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和周边外交工作,对下步走
我们刚刚纪念了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美建交40周年。现今关于中美关系的讨论经常提到一个问题:中美是否正进入“新冷战”。在这背后,人们关心的是,美国对华战略“去接触”的转向是否已成为定局,中美矛盾能否得到及时管控,两国利益的深度交融能否继续发挥稳定作用,中美如何建立新的共存模式?要回答这些问题,不能脱离两个“40年”的时空背景。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适应全球发展趋势不断成长崛起的40年。中国摆脱
今年是中日韩合作启动20周年。2019年4月12日,由外交学院主办、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协办的“庆祝中日韩合作二十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官员、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等近80人与会。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主持了会议的开幕式。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日韩合作20周年,20年来,在三方共同努力下,中日韩合作已从幼苗成长为大树,结出累累硕果:一是机制健全,形成
2020年6月17日、18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选举新一届联大主席、安理会部分非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部分成员。来自土耳其的沃尔坎·博兹克尔当选为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印度、墨西哥、挪威、爱尔兰、肯尼亚当选2021年至2022年非常任理事国。  博兹克尔现年69岁,曾担任土耳其欧盟事务部长兼土耳其加入欧盟首席谈判代表。他将于今年9月就任第75届联大主席,任期一年。  安理会
德国联邦统计局近日公布一项小型人口普查数据,其中显示德国家庭小型化趋势更加明显,2018年逾四成家庭为单身家庭。  統计数据显示,德国2018年共有约4140万个家庭,其中42%为只有一个人的单身家庭。与1991年相比,单身家庭数量增长了46%。此外,总体上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在2018年统计的4140万个家庭中,两人家庭占比为34%,只有24%的家庭有三个或以上家庭成员。从1991年到2018年
【日】《鉆石周刊》2018年2月3日号  (提前出版)  疲劳驾驶已经成为马路上的“头号杀手”,而大型卡车司机的疲劳驾驶往往会带来重大事故隐患。为此,福特公司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一款智能帽,通过帽子上的位置传感器和记录仪等设备,对驾驶员的头部运动轨迹进行记录分析,再利用人工智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机器学习,从而让帽子本身具备了根据相关数据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或走神状态的能力。一旦判断驾驶员处于
2019年10月26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15届北京—东京论坛并发表演讲。  2019年習近平主席先后七次出访,跨越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在国内主持四次主场外交,分别是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和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些重大外交活动从不同角度诠释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丰富内涵与重要意义。  2019年1
1988年以来的最低点  《世界知识》:今年以来,尤其是6月18日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发生以来,中印关系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当前的中印关系呢?  胡仕胜:当前,中印关系一路“下探”,可以说已经跌到了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启动双边关系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双边关系正常化所取得的成就几乎被“逆转”,两国关系出现了三十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全面恶化状况。当前,中印边境事务磋
2019年1月5日,泰国前总理他信与英拉兄妹再次前往广东梅州丰顺祭祖的新闻在国内刷屏。随后,国内一些媒体相继报道了英拉于2018年12月出任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的消息,这在中泰两国引起了反响。影响政坛近20年的政治家族  2001年2月9日,他信领导泰爱泰党赢得大选胜利,当选泰国第23任总理。作为曾经的泰国首富,他信创造了泰国政治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位拥有众议院简单多数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