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管理中和财务杠杆中财务风险的计量的研究,叙述了自己对财务杠杆理论的认识,阐明了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利益,并分别从如何把握好财务杠杆的度,适时调整资本结构比例等等重要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我们对财务杠杆的认识和把握水平,从而促进企业对财务杠杆的合理利用,有效控制负债规模,降低综合资本成本,提高企业价值。
关键词:管理决策财务杠杆计量应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项管理中的财务活动呈现新的特点:筹资渠道多元化,打破了原来单一的筹资模式,辅以费、产、社、科、贷、息等多渠道的筹资模式;所面对的经济活动多样化,管理工作是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还是外延式发展战略,都面临人才竞争、设备竞争。为了能生存和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标,各单位尤其是企业单位的管理活动必须以绩效为导向,围绕绩效最大化的目标进行财务管理观念、制度、内容、结构、方式的创新。最关键的是要建立财务风险计量分析管理机制度,防范风险。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般单位的经济风险均是资金运行过程中造成的风险,而所有影响最终都将集中体现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因此,必须将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将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风险基础财务管理。财务中的风险应是经济活动未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出现差异的可能性,是在特定条件下和特定时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风险的大小是经济活动在实际结果出现之前可能出现的各种可能结果及其概率分布的函数。可用公式简单表示为:
R=F(Ei,Pi)
其中R:经济活动的风险(risk);Ei:经济活动可能出现的第1种结果(effect);Pi:第1种结果可能出现的概率(probability);F:R与变量Ei和Pi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
财务风险预测方法包括风险识别方法和风险估量方法。常见的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专家预测法、幕景分析法和资金分析法等。单位风险识别的策略应是利用最适合当前情况的那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的组合进行风险识别,并对所识别的风险进一步分析论证,找出影响巨大、发生概率较高的风险,借以确定管理的重点。通常采用统计分析法,"A记分"法,财务比率分析法和"z记分"法等方法对已经分析、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量描述,其任务在于估测某一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性质,从而为风险决策、预防和控制提供相对准确的依据。
二、财务杠杆的计量
在财务管理活动中,杠杆的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且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的幅度变动时.则另一相关的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通过对财务杠杆的研究,确定由此而带来的利益与风险,进一步揭示企业应如何有效的利用财务杠杆,达到科学合理地控制负债规模,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每股股东权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在企业的筹资方式中,只要有固定的财务支出的债务和优先股,就会存在财务杠杆效应。但不同企业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是不完全一致的,为此,我们需要对财务杠杆进行科学的计量。而对财务杠杆进行计量最常用的指标就是财务卡T杆系数。所谓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其数学表达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f息税前利润一利息一优先股股利/(I-所得税税率)]
如果企业没有发行优先股上述公式则变为: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一利息).显然企业既没有发行先股也没有举债时,则财务杠杆系数为"1"。如某公司全部资本总额为1000万元.股权资本比例为0.6(每股面值t00元),债权资本比例为0.4,债务资金的年利率为8% ,企业所得税率为33% ,息税前利润为120万元,债务利息為32万元,税前利润为88万元,所得税为29.()4万元,净利润为58.96万元,每股净利9.83元。其财务杠杆系数fDFL)=120/(120一l00o 0.4*8%1=12O/88-136这表示在该企业中当息税前利润增长1倍时.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l-36倍:反之.当息税前利润下降1倍时,普通股每股利润将下降1_36倍。前一种表现为财务杠杆利益,后一种则表现为财务风险。一般来说,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企业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就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企业的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就越低。正常讲:当公司息税前利润较多,增长幅度较大时,适度地利用负债资金,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可以增加每股利润.使股票价格上涨.增加企业价值
三、财务杠杆的有效利用
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在财务杠杆利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科学合理的权衡。任何只顾获取财务杠杆利益,无视财务风险而过度使用财务杠杆的做法,都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大失误。所以我们要科学地把握和有效的利用财务杠杆。充分利用财务杠杆,降低企业资本成本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要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1、把握好财务杠杆的尺度,适时调整资本结构的比例。
关键在于根据最佳资本结构图选择最佳结合点。既能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又不会使企业背负偿债压力。首先要对所投资项目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和严格而科学的可行性研究,来把握项目的盈利能力。当企业投入某一数额的资金可以产生一定盈利水平时,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预测结果,企业要及时决策是否应调整其资本结构,以便提高企业的价值。
2、减小企业负债融资的负面影响和规避风险的措施。
财务风险只发生在负债企业,就其产生的原因来看,负债风险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现金性财务风险,即在特定时日,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而产生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另一种是收支性财务风险,即企业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不能偿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企业如果一味的追求获取财务杠杆的利益,便会加大企业负债筹资的比例,负债的增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所以企业的负债比应当保持在总资本平均成本攀升的转折点,而不能无限地扩展。
降低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在进行负债融资时,降低资金成本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资金总额中,提高长期债券与长期贷款的比例,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提高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但长期债券、长期贷款的比例过高,也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债券的利率与资金成本率。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历史经验,及时调节负债融资的数量和比例,使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率能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建立相关的偿债管理制度,解决持续的负债融资。作为一个企业运用负债融资,不仅要考虑到获利能力.而且还要清醒地知道偿债能力,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负债持续为企业创利服务。为了避免集中还本、付息可能对企业带来的冲击,减少财务风险,企业在进行负债融资时,必须对各类负债的期限,旧债的到期时间的分布、新债发行的时间选择进行妥善安排。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有:采用分期偿付负债筹资方式的偿还时间影响。只有妥善安排好还贷时间,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能平稳有序地进行。
四、结束语
总之,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财务杠杆也是如此。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利用财务杠杆的利益,防范财务风险,促进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应该注意相应的管理决策。这是我们今后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金帆.公司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辩证思考[J].财会研究
【2】李秀敏.浅析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控制对策[J].北方经贸
【3】王晓武.应收账款投资机会成本计量方法比较分析[J].商业研究
作者简介:康瑞彩,出生1987年,女,河南安阳人, 广西师范大学2011级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关键词:管理决策财务杠杆计量应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项管理中的财务活动呈现新的特点:筹资渠道多元化,打破了原来单一的筹资模式,辅以费、产、社、科、贷、息等多渠道的筹资模式;所面对的经济活动多样化,管理工作是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还是外延式发展战略,都面临人才竞争、设备竞争。为了能生存和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标,各单位尤其是企业单位的管理活动必须以绩效为导向,围绕绩效最大化的目标进行财务管理观念、制度、内容、结构、方式的创新。最关键的是要建立财务风险计量分析管理机制度,防范风险。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般单位的经济风险均是资金运行过程中造成的风险,而所有影响最终都将集中体现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因此,必须将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将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风险基础财务管理。财务中的风险应是经济活动未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出现差异的可能性,是在特定条件下和特定时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风险的大小是经济活动在实际结果出现之前可能出现的各种可能结果及其概率分布的函数。可用公式简单表示为:
R=F(Ei,Pi)
其中R:经济活动的风险(risk);Ei:经济活动可能出现的第1种结果(effect);Pi:第1种结果可能出现的概率(probability);F:R与变量Ei和Pi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
财务风险预测方法包括风险识别方法和风险估量方法。常见的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专家预测法、幕景分析法和资金分析法等。单位风险识别的策略应是利用最适合当前情况的那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的组合进行风险识别,并对所识别的风险进一步分析论证,找出影响巨大、发生概率较高的风险,借以确定管理的重点。通常采用统计分析法,"A记分"法,财务比率分析法和"z记分"法等方法对已经分析、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量描述,其任务在于估测某一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性质,从而为风险决策、预防和控制提供相对准确的依据。
二、财务杠杆的计量
在财务管理活动中,杠杆的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且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的幅度变动时.则另一相关的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通过对财务杠杆的研究,确定由此而带来的利益与风险,进一步揭示企业应如何有效的利用财务杠杆,达到科学合理地控制负债规模,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每股股东权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在企业的筹资方式中,只要有固定的财务支出的债务和优先股,就会存在财务杠杆效应。但不同企业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是不完全一致的,为此,我们需要对财务杠杆进行科学的计量。而对财务杠杆进行计量最常用的指标就是财务卡T杆系数。所谓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其数学表达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f息税前利润一利息一优先股股利/(I-所得税税率)]
如果企业没有发行优先股上述公式则变为: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一利息).显然企业既没有发行先股也没有举债时,则财务杠杆系数为"1"。如某公司全部资本总额为1000万元.股权资本比例为0.6(每股面值t00元),债权资本比例为0.4,债务资金的年利率为8% ,企业所得税率为33% ,息税前利润为120万元,债务利息為32万元,税前利润为88万元,所得税为29.()4万元,净利润为58.96万元,每股净利9.83元。其财务杠杆系数fDFL)=120/(120一l00o 0.4*8%1=12O/88-136这表示在该企业中当息税前利润增长1倍时.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l-36倍:反之.当息税前利润下降1倍时,普通股每股利润将下降1_36倍。前一种表现为财务杠杆利益,后一种则表现为财务风险。一般来说,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企业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就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企业的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就越低。正常讲:当公司息税前利润较多,增长幅度较大时,适度地利用负债资金,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可以增加每股利润.使股票价格上涨.增加企业价值
三、财务杠杆的有效利用
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在财务杠杆利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科学合理的权衡。任何只顾获取财务杠杆利益,无视财务风险而过度使用财务杠杆的做法,都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大失误。所以我们要科学地把握和有效的利用财务杠杆。充分利用财务杠杆,降低企业资本成本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要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1、把握好财务杠杆的尺度,适时调整资本结构的比例。
关键在于根据最佳资本结构图选择最佳结合点。既能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又不会使企业背负偿债压力。首先要对所投资项目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和严格而科学的可行性研究,来把握项目的盈利能力。当企业投入某一数额的资金可以产生一定盈利水平时,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预测结果,企业要及时决策是否应调整其资本结构,以便提高企业的价值。
2、减小企业负债融资的负面影响和规避风险的措施。
财务风险只发生在负债企业,就其产生的原因来看,负债风险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现金性财务风险,即在特定时日,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而产生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另一种是收支性财务风险,即企业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不能偿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企业如果一味的追求获取财务杠杆的利益,便会加大企业负债筹资的比例,负债的增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所以企业的负债比应当保持在总资本平均成本攀升的转折点,而不能无限地扩展。
降低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在进行负债融资时,降低资金成本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资金总额中,提高长期债券与长期贷款的比例,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提高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但长期债券、长期贷款的比例过高,也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债券的利率与资金成本率。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历史经验,及时调节负债融资的数量和比例,使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率能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建立相关的偿债管理制度,解决持续的负债融资。作为一个企业运用负债融资,不仅要考虑到获利能力.而且还要清醒地知道偿债能力,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负债持续为企业创利服务。为了避免集中还本、付息可能对企业带来的冲击,减少财务风险,企业在进行负债融资时,必须对各类负债的期限,旧债的到期时间的分布、新债发行的时间选择进行妥善安排。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有:采用分期偿付负债筹资方式的偿还时间影响。只有妥善安排好还贷时间,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能平稳有序地进行。
四、结束语
总之,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财务杠杆也是如此。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利用财务杠杆的利益,防范财务风险,促进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应该注意相应的管理决策。这是我们今后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金帆.公司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辩证思考[J].财会研究
【2】李秀敏.浅析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控制对策[J].北方经贸
【3】王晓武.应收账款投资机会成本计量方法比较分析[J].商业研究
作者简介:康瑞彩,出生1987年,女,河南安阳人, 广西师范大学2011级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