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作文命题走向审视作文教学改革朝向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54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浙江省各地近两年的中考作文试题,具有材料作文独领风骚、内容突出生活基础、形式虚实结合、题旨引导思辨和理性等特点。由此,当前作文教学的改革,要朝着注重思想积累、强化思维训练、落实真实文风等方向发展。
  关键词:中考作文;命题走向;作文教学改革
  每年中考语文试卷面世,人们最关注的便是作文题。一时间,众说纷纭,各论长短。因为这不仅关乎40%的权重分,还会对下一年中考,甚至当下语文教学改革产生一定影响。笔者分析了近两年来浙江省各地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从中发现了一些中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现阐述如下:
  一、材料作文独领风骚
  近几年,材料作文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中考试卷上,初步统计2016年浙江省10个地市中考语文作文题:7个材料作文,2个话题作文,1个命题作文;2017年浙江省10个地市中考语文作文题:8个材料作文,1个命题作文,1个半命题作文。即使是命题作文,也带有开放性质的材料,或者是一种次话题作文。所供材料生动、有趣、充满着戏剧性,内容简洁明了,留有很大的思考空间与想象空间。同时材料中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细节,都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富有哲理,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及对人生的思考,承载着命题者对学生精神成长的一种期待与指引,这是命题者的匠心所在。因此,一方面,材料的“意”使得考场作文有特定的指向与要求,有利于评价与甄别;另一方面,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等尽可能留给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利于考生挥洒才情,秀出真我。材料作文较好体现了开放性与限制性的有机统一,预计今后几年还将继续受到青睐。
  二、内容突出生活基础
  不管是命题、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强调内容贴近考生、贴近生活,材料作文更是强调生活化的情境设置。这些材料或话题,在考生的日常生活中,都能直接碰到或经历过。
  如2016年的杭州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天上学前,爸爸总是为我整理书包,剥好鸡蛋。晚上洗完澡,妈妈就在喊:“衣服、袜子都放着,我替你收拾,快去写作业。”我跟他们说了很多次,我自己来;他们却说你学习重要,其他的事情我们替你做。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穿衣,我头儿一摇“自己来”;爸爸给我穿鞋,我小手一摆“自己来”。至今还记得,爸爸妈妈听了开心笑的样子……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这则材料作文,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身临其境或感同身受之体验。在父母“替你做”与“我自己来”之间,自然唤醒考生的生活体验,引发考生对成长的思考。这个文题兼具生活体验性与成长思辨性,写作空间比较大,有利于考生表达真情实感,发挥写作水平。
  2017年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交际语境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试题,该类文题的目的是引导考生在现实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交流能力。选材都是与考生的学习、生活有关的生活情境。作文题关注“别人家的孩子”和“二孩”现象,让人感觉很接地气——“别人家的孩子”曾是多少学生成长中的天敌;“二孩问题”同样也是很多初中孩子要思考的问题。既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又贴近考生生活,让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统计近两年浙江省各地中考作文题,具有典型的生活情境设置题占70%,足见命题者以此引导考生平时主动体验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的意图。
  三、命题形式虚实结合
  在命题上,一些可实可虚、由实而虚的题目常被命题者青睐。如2017年宁波中考作文题“往后一小步”、2016年绍兴中考作文题“轨道与火车”、2016年金华中考作文题“开关”都是虚实结合的考题。因为命题过实,会限制考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过虚,又会使考生的思维找不到“着陆点”。所以虚实结合既可以考查考生思维的深度,又可以考查思维的广度。考生可以从自然、生活层面实写,也可以从人生层面虚写,关键是考生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另外,在作文审题方面趋向平易,命题范围有意与教材或学生必读名著等对接。近两年中考作文题,没有一题在审题上设置障碍,写作方向十分明朗,让每一个考生基本上都有话可说,区别仅在于考生本人的感悟深浅,考验的是考生平时的积淀。
  如2017年温州市中考作文题:
  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绝不会再恩赐第二次。——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一团火焰熄灭了,另一团火焰燃起。——罗曼·罗兰《名人传》
  经典名著中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话语,总能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上述话语引发你什么联系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
  (1)可选两句中的一句,或两句兼顾,确定立意。
  (2)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可以进行文学创作,也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或结合自己的生活与阅读,展开阐述,也可以对上述名著写一篇读后感等。
  这两个材料,出自两本初中生必读书目。从必读名著中出材料,是温州这次中考作文题的一个亮点。我们知道,材料作文,难在审题,难在从材料中提炼写作观点。今年温州的中考作文题没有为难考生,“可选两句中的一句,或两句兼顾,确定立意”,这等于把难度降了,考生不必在观点提炼上耗费太多功夫,同时又给考生的写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因为这两句话,单独看一个意思,组合起来看又会得出其他的意思,这就有多种的内容观点可以阐述。但这题背后却又暗含着命题者对名著阅读的思考,考生不能泛泛而谈,必须有一种实际的内容、观点与思考,在表面哲理化的“虚”中包含着对现实内容“实”的思考,虚实相合,既不着痕迹,又不落俗套,更没有存心与考生为难,反而富有人情味,让考生在会心一笑之后以平和的心情写作,值得今后命题者学习与深思。
  四、题旨引导思辨与理性
  初中学生的思想慢慢由感性走向理性,课程标准把“培养理性思维”的责任纳入写作教学的要求中,这一考查也明显体现在近年来的中考作文题中。如2016年绍兴市中考作文题“火车与轨道”,首开关系型材料作文之先河;2017年绍兴卷“开始与结果”,继续其关系型考题。再如2017年杭州中考作文题“我本来可以_______”,丽水卷材料作文“你看到我的快乐,就像庄子看到了鱼,你不是庄子,我不是鱼”,湖州卷材料作文“有资格哭的孩子会更强壮”,还有2016年金华卷“开关”等,这些命题表面看不难,但要理解其中蕴含着的深意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相当考验考生平时的积累与思辨能力的。   仔细阅读这些中考文题,让人感到似曾相识,如浙江省历年来的高考作文题“门与路”“传承与反哺”“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行走在消逝中”……当下浙江省中考作文题仿佛是高考作文题的姊妹题型,它们的共同点是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意在引导考生对外部生活进行内向的观照、思考与反省,从而达到自我成长的精神启迪,悟出生活的真谛。
  然而,中考作文毕竟不同于高考作文,所以不管是“火车与轨道”“开始与结果”,还是“开与关”,都是通过“一组言论”构成新颖材料,并借助材料帮助考生理解两者的关系,以打开写作思路,这样明显降低了作文的难度。而且中考作文对考生理性思维要求相对低些,考生能在叙事、抒情的基础上,适当议论,点明材料赋予的意义即可,不需要进行长篇大论,属于“感性中蕴含理性的风格”。
  其实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考试必然是一场人文精神的洗礼,当下中考作文题由重抒情回归重思辨,无疑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水晶帘动微风起”,中考作文题越来越生活化、真实化、平易化、理性化,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怎么改革?改革的方向又在哪里?以下是笔者结合近年来的中考作文题的命题趋势而做出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平時的思想积累
  当下中考作文题考查的是考生平时写作的功力,必须厚积才能薄发。如果考生眼界狭窄,积累不足,很难应付这些人文性浓郁的作文命题,更不可能写出高分的中考佳作了。所以,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考生的积累。
  我们要在关注考生素材积累、语言积累的基础上,关注考生思想的积累。从某种角度说,作文的优劣主要在于思想高下的区别上。思想的丰富与匮乏,我们往往简单地归咎于考生的先天不足,如考生经历少、生活面窄、体验不丰富等。客观地说,和这些都有关系,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平时不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积累。如何积累?一是学会发现自然的奥妙,积累对自然的感悟。要主动探究自然万物的存在之理、生存之道,理解其以独有方式给予我们美和生活的启示。二是要敏于感悟生活的真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活是作文的基础,生活是多方面的、立体的、复杂的,观察生活之后还需要思考、筛选与提炼,准确捕捉事物的特征,揭示生活的本质,概括独特的感受。要防止学生看问题片面化、单一化和浅表化。三是善于思考阅读的世界,在平时阅读中善于思考、善于积累,要把自己独到的想法表达出来。
  总之,写作跳不开“功夫在文外”的定律,作文立意独到、精当、丰富,必须建立在平时踏踏实实的思想积累上。
  二、强化思维专题训练
  《标准》要求:“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当下的中考作文题重思维、重理性、重思辨,这无疑将成为未来命题的一种趋势。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思辨力训练,学生写作不能停留在“再现”上,不能流于简单的叙事与抒情上,要通过积极的思维训练,增强审美和思辨性,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问题的内核,抓住事物的关键,从而写出具有思想深度和独创见解的文章。如当学生遇到一则全新的材料或话题时,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思考:它的主旨、观点是什么?它为什么是这个主旨或观点?它需要什么论据?它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它又能产生什么问题?……只有经过不断的思辨训练,学生的表达才能深入,思想才能从浮浅走向深入。
  同时,我们要讲究作文思维训练的系列性与专题性。将精力聚焦在几个重要专题,或按照一定线索做一组相对集中的练习,使学生在这一专题上有充分的思考与认识,举一反三,以此训练思辨力。2016年秋,我校开展以“秋叶”为话题的作文教学专题活动,分别由四位教师来上不同角度的写作课,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来写,让同一个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写。整个课堂突出了学生思维训练的主线,让学生从不同视角体验不同的写法、从赏析不同文章中感受同一个话题在不同人眼里的独特表述,充分认识他们之间思维张力、思想深度的显著区别。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作文教学的系列性、专题性对培养学生理性思辨力的作用。
  三、落实真实自然文风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感情的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首先,必须确立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作文教学要关注生命,因为学生是一个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而写作与生命活动,特别是精神活动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写作中所体现的感受、情怀、思想和创造力,无不显示着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它使得作文总是强烈地跳动着生命的脉搏。让学生以手写我口,以口述我心,敢于表达自我的见解,进行“真实”的写作,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一种内在的需要、一种精神的愉悦享受。每一次写作就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精神的释放,学生的精神世界会由于写作而变得明朗清晰,学生情感世界会由于写作而变得轻松而愉悦。说真话,抒真情,让每一篇学生作文都闪烁着一个独特生命的个性与光芒。
  其次,在作文练习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作文情境或选择学生关注、热衷的话题,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在平时,要求学生坚持写随笔,在随笔中,学生可以不拘长短,不拘泥于结构,纯粹出于“写点什么”。在这种确保学生内心表达欲望的、自由的写作过程中,让学生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为交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真正形成真实自然的文风。余秋雨先生曾经说,作文连接着健康的生命,真挚感情是作文的生命力,也是学生人格的底线。
  “天籁自鸣天趣足,好文不过近人情”,写作的本质是交流,唯有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最动人,才能摆脱“假、大、空”的伪写作主题。
  总之,中考改革越来越趋向成熟,分析近几年中考作文题目,不是为了猜题或押题,而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作文指导,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精神层面的成长。
  (责任编辑:巫作猛)
其他文献
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者进行投资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企业经营决策者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及时、准确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顺利、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借鉴我国高职院校的成功实践案例,结合淄博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在对水稻品种资源丰产性的测定试验资料进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研究了水稻增产幅度与气候变差,生育期变差的相互关系,得出了水稻引种的生态气候指标,即水稻原产地引引种地的气
4E-ms是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在“兰州核不育”小麦上附加一条长穗偃麦草的4E外缘染体而育成的新型杂种小麦体系。永它县育种繁殖所用自育品系永2574作父本,与甘210 4E-ms杂交,再通过1次回交,连续自交
早春果树主干涂黄油和水冲防治叶螨效果好赵力群田真哈兴芳(宁夏农学院永宁750105)宁夏苹果树上的红蜘蛛,主要有山楂叶螨TetranychusviennesisZacher、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ulmikoch和果苔螨Bryobiaru...
在试验条件下,11个参试品种单产在7035 ̄9180kg/hm^2之间,以宁春16号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4%;品种间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59、1.940、1.409,表明穗粒数对产量贡献最大,其次为千粒重。
随着近年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问题已成为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是对现代高校教师的要求。本文针对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所存
对宁夏盐池县毛乌素沙地5种治沙灌木蹭锦鸡儿、柠条锦鸡儿、花棒、杨柴、沙柳果后营养期红枝叶的主要营养成份,瘤胃降解率及体外消化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作为饲料利用中间锦
本文通过对鸡灌服绵羊瘤胃液后,观察鸡嗉囊内微生物的变化,从而探讨以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提高对粗饲料消化率的可能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终身教育得到了足够的发展。体育教育作为综合素质之一,其在成人教育中却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