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民族团结研究回顾与展望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3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团结是多民族社会追求的社会目标,是新型民族关系良好态势的标志,也是民族理论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切入视角,受到政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文章整理了2016年至2020年间我国学界关于民族团结理论与实践的主要研究成果,试图分析这些成果的主要议题、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当代中国民族团结实际,探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引导下,拓展民族团结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消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和学科界限,创新民族团结研究话语体系和理论框架的路径与方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术支撑.
其他文献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监测[1-3],我们检测胰腺癌、胰腺良性疾病及健康人的血清再生基因4(REG4)表达水平,并将其与传统的肿瘤标志物CA19-9作比较,探讨REG4作为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的诊断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及分组:(1)胰腺癌组: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经病理学诊断的胰腺癌患者42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
性别是否会影响人类的意图和道德判断?为考察性别、意图与道德判断的关系,通过218个样本的实验,发现:(1)“危害”与“改善”的意图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对称.在统计学意义上证明
《西番馆译语》和“西洋馆华夷译语”是乾隆敕谕编纂的两种汉语和民族语、汉语和外语对照的“华夷译语”.学界对两种译语有过一定关注,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二者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