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通史》(汉文版)译校问题举误

来源 :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通史——松石宝串》^①是近年来藏学研究领域出版的一部高质量的学术著作,甫一出版,即在国内外藏学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并且获得国家最高图书奖,其汉文版亦好评如潮。单说其著、译者,均是当代藏学研究领域内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学者,由此可知,这样的一部藏学著作,其高质量的学术品格,自不待言。现在,其汉译第二版也已经出版,而且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经过各译者的通力协作,更臻完善。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的田野调查,以索朗顿珠这位年近八旬的农民的一生为主线,采用以个人为中心的民族志书写方式,通过比较民主改革前后的西藏社会,重点考察了土地制度和社会制度变迁,以及日常生活的变化。基于这一分析,作者认为,民主改革运动在建立一个倡导平等、自由、科学的现代社会和开放、多元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明东胜卫位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为防御北元-蒙古而设,地理位置重要,初设于洪武四年,因明朝军事失利,五年即撤。随着明朝军事力量加强,洪武二十五六年再设东胜卫。此后明朝有意南缩防线,永乐元年将东胜卫内徙河北。东胜卫的兴废典型地反映了逐渐形成的明蒙以长城为界南北对峙的情况。长期以来学界对东胜卫的设立时间和地点看法不同,本文做了新的考证。东胜卫旧地后来成为蒙古土默特部恰台吉的驻地,称妥妥城,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妥妥城是以恰台吉的本名脱脱命名的,揭示了他的生平、驻地,以及他在明蒙关系等事务中的作用,认为他的名字被当作地
本文从三江地区汉唐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格局入手,探讨挹娄、勿吉、棘韬三族之间的关系。当时的三江地区分为南、北两个大的区域,分属于挹娄和棘褐文化系统。文献记载的“勿吉”早期指的是属于挹娄文化系统的勿吉文化居民,晚期则是来自北区的琳鞠文化系统的人群。文献把汉唐时期三江地区诸考古学文化的居民看成一个整体,不知道这里族群间的变故,把琳揭人混同于已经被消灭(或消失)的勿吉。传统所说的挹娄一勿吉一棘鞠一脉相承的观点或许应该重新认识。这也反映出文献记载的古代族群实体有时候与考古学文化所反映的人群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此起彼伏、经久不息的民族冲突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自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西方关于民族冲突的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内容涉及界定概念、扩展范畴、探究原因、寻找规律和思考对策,尤其是在理论运用方面,致力于实现民族机制、冲突机制和国际关系机制的内在统一,为更好地理解民族冲突,探求解决民族冲突的理路提供了启示。
《西藏通史》是我国藏学专家学者用十年之功,集中外藏学研究精粹,集体创作的鸿篇巨制。全书依中国历史时期分早期、吐蕃、宋、元、明、清、民国、当代8卷13册,850余万字,各卷后均附'大事记''专有名词汉藏对照''参考文献论著目录''人名地名索引'等,是第一部连贯记述西藏地方自远古以来迄今各个时代史实的学术专著,全面、系统、真实、客观,还历史本来面目,匡正国际视听,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因其意义、价值之重大,卷帙多而文字浩繁,撰著者近百位。
本篇节录任乃强为开发西康交通运输、解除藏民乌拉差役疾苦而在西康倡办'牧站联运'实践的整个历程,对了解任乃强经世济民的思想、实践及民国时期西康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0年10月18—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学术交流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两岸四地学术名刊高层论坛”在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召开。来自两岸四地三十余位有影响的学术期刊负责人及学者参加了会议。
期刊
文章举出若干典型例证,对于陈践教授释读古藏文语词的思路和方法以及经验和成就,作了简要的评述和总结,以便于读者了解陈践教授的工作旨趣和学术贡献。
60年前,西藏高原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政教分离这一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开始在高原大地上落地生根。作为在两种完全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的设置,西藏地区的宗教活动场所,其管理模式进行了适应性的重大改革,开始实行民主管理。在政治统一、政教分离、宪法进寺庙、民主管理等重大原则和要求之下,如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寺院管理制度,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这里向大家展示的是民主改革基本完成时期——1961年12月山南地区乃东县昌珠寺的3份材料,即《关于昌珠寺民主管理委员会整顿情况的报告》《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