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心理学研究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ch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犯罪行为的实施离不开行为人主观心理的支配,行为的每一个过程都必然在一定的心理引导下完成。毒品犯罪就是在毒品犯罪人特有的犯罪心理作用下实施的,分析毒品犯罪的典型心理特征,研究各个心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个组成部分对于整体心理结构的作用,通过讯问嫌疑人时其微表情等生理变化情态的泄露与毒品犯罪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点相互结合印证,从而更加准确地认定毒品案件的主观方面。
  关键词 毒品犯罪 主观方面 犯罪心理
  犯罪活动属于一种物质运动,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是相辅相成的。充分研究犯罪人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及其所导致的行为变化,寻找其中的共通之处,有助于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准确认定,为相对顺利地识别毒品案件嫌疑人主观明知与否作出积极贡献。根据时间段来划分心理过程为犯罪行为实施前、中、后三个阶段。毒品犯罪人行为前后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牟利心理
  这是实施犯罪行为前行为人的主要心理,它贯穿行为人行为始终。尽管毒品犯罪形式种类众多,但仅就毒品犯罪的原因来说,比较单一而明确,即为了牟取巨额非法利润。虽然其中有一部分人是以贩养吸,这说明毒品成瘾者与使用毒品引起的犯罪行为关系密切,可究其根源追逐的仍是毒品犯罪的利润。
  犯罪成功后的利润回报是吸引行为人铤而走险从事毒品交易的心理动力,是行为人最主流的心理,也是其实施行为的最初动机与最终目的。可以说,这种牟利心理是毒品犯罪人最大的心理特点,在高额回报的诱惑驱动下一些人不惜以身试法,甘冒失去生命的风险去实施毒品犯罪行为,以危害社会为代价非法攫取不法所得。
  二、恐惧心理
  主要体现于犯罪实施过程中。经研究表明,自犯罪动机产生到行为实施,以至完成,都会伴随着相应的紧张恐惧心理,虽然不同人表现略有不同,但无一例外的,它会驱使行为人做出反常行为,“恐惧一般会使犯罪人的思维和能力受到抑制,导致行为的慌乱和效率的下降,但恐惧达到极端之际,也可能导致犯罪人犯罪意念的恶性转化和体能的超常发挥,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毒品属国家严格管制的违禁品,法律对于毒品犯罪的严惩态度使人们深知一旦触犯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对毒品的自我认知,是行为人恐惧心理产生的根源。由于行为过程中难免接触执法人员,行为人对罪行时时面临败露危险的担心使得其从预谋阶段一直到犯罪终止期间精神持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尽管行为人会尽全力遮掩,但总会有蛛丝马迹的异常细节流露,这就需要依靠办案人员细心观察研究、善于捕捉行为人反常的生理现象或动作行为。
  三、侥幸心理
  主要体现于犯罪行为进行中及完成后。作为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它具有极强的自我欺骗性。这种盲目自信不会被察觉的心理,是犯罪人对自身行为所产生后果的一种心理认知状态。毒品犯罪通常是有计划、有预谋的,而且往往是职业性犯罪,老谋深算的犯罪人具有极强的对抗性与反侦查意识,他们在每一次行动之前都会精心策划,事先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并为一旦被查获时如何应对以逃避打击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一方面,为了更加隐蔽、快速、安全地实施犯罪活动,犯罪人在交易过程中采用各种现代化高科技专业方法,自以为行动诡秘,手段高明,就能够顺利逃过执法人员的各道盘问检查防线,完成毒品买卖;另一方面,许多毒品犯罪嫌疑人即使在被抓获后也拒不供述犯罪事实,认为只要自己不承认办案人员也没办法,或是只供被抓获现行的情况,抱着侥幸心理不供述以前的犯罪事实,认为只要自己不说就没人知道。
  综上所述,就整个毒品犯罪过程来看,牟取利润、紧张恐惧、侥幸逃避三种心理是最为常见的,较为普遍地出现于毒品犯罪人内心当中,具有共性典型意义。这些心理因素的产生有先后顺序,并且环环相扣,贯穿于毒品犯罪人犯罪行为始终,支配着行为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给主观方面认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线索和理论依据。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不尽相同,这是人格的一个显著特征。每一个犯罪者有异常的举动是因为他们的人格各不相同,有着独特的生物原因、社会原因及心理原因,需要加以区别对待。故此,还要注意区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初犯和累犯的不同心理,实时捕捉行为人心理变化及其所引起的行为变化。
  参考文献:
  [1] 刘立霞,路海霞,尹璐.品格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89
  [2] 倪侃,吴红霞.当前毒品犯罪案件特点及侦查特点[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6).
  [3] 梅传强.犯罪心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45.
  [4] 拜榮静.现阶段毒品犯罪的社会心理成因及对策[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
  [5] 刘立霞.从许霆案和刘涌案看人格与人身危险性[J].河北法学,2009,(2).
  [6] 刘立霞,路海霞,尹璐.品格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79.
  [7] 刘晓亮,徐文彬,伍继纯.铁路站车人体藏毒犯罪案件查缉[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其他文献
油漆用过之后就把罐子扔掉,不管里面还剩下多少。上床睡觉吧,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深夜不睡去做的。别把面额1分的零钱存下来,这种钱存下来也买不了什么东西。通常很少有正当理
铁路运营维修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动态的系统工程。成本控制是铁路运营维修项目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维修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铁路运营维
如今,满世界都在谈如何富养孩子,却很少有人讲如何富养老年人.子女对父母富养,是一种真正的孝顺;老年人对自己的富养,则是一种高超的生活态度.rn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富
期刊
应用型高校把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经济类学科,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要想培养出符合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中,特别强调听说训练,要求英语教师从训练口语入手。然而,我们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低、听说训练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学生往往听不懂,说不出,不习惯,甚至怕说英语。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对学生听力差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点作法和体会。  一、明确要求,恰当取材,充分利用好教材  纵观近几年初中毕业考试听力
时间过得真快,2014年就要过去了,2015年正在向我们走来。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向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和各地
摘 要 目前,农村妇女在农村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受传统“男尊女卑”思想及经济、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仍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其自我改善的能力较弱。增能理论适用于弱势群体,对农村妇女社会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增能理论 启示  一、增能理论概述  “增能”,简单地讲,是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社会弱势群体自身的能力以及改变其弱势的地位,它是从Empowerment翻译过
【摘 要】要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整体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精心设计导入是非常必要的。新课的导入是整节课的“序幕”,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列举出九种导入方法,生动实用,、切实有效,一定会对我们的教学大有裨益。  【关键词】数学课 导入法 情感  所谓导入,就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种教学语言与方法,短则一两分钟,长也不过五六分钟,导入要导入本课体现的重点、难点的宗旨,具有
“徐帆不适合演花瓶,她不物质、不虚荣,所以她走红地毯优势不大,穿戴着借来的东西不自在。她不喜欢名牌,虚荣的那套你培养她也培养不出来”  即将公映的冯小刚新片《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小说《余震》:一对7岁的龙凤胎在大地震时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母亲李元妮面临艰难的抉择:两个只能救一个。她选择了得过一场大病的弟弟。震后,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姐姐劫后余生,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期刊
摘 要: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对新课导入进行研究,使教师的语言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着学生的思想火花,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研究导入新课的艺术是不容忽视的课题。  关键词:新课 导入 研究    笔者在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中,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导入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现总结如下:  一、新课导入的主要功能  1.建立师生情感;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感情学生才会听老师的讲解,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