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结合 积健为雄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liangaij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有幸在数年前有机会去过一次南通中学,虽是走马观花,但却曾留下了无数的“震撼”,首先是那里的人才辈出,各位名流如雷贯耳留下震感;其次是人才培养质量很高,名牌大学的升学率让我震惊;三是美丽的具有南城特色的校园的干净和整洁让我感到振奋,而最让本人感动和震动的还是:这样一个学生可以直通大学的超级重点学校居然把体育也办得有声有色,挥出一面极具号召力的全面发展的大旗。所以,当受托在南通中学将迎来100周年校庆的喜庆之际撰写一篇总结祝贺之文时,也就欣然允诺,因为我觉得应该让南通中学这样优秀学校的那些闪光的经验成为中国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思路,让体育与教育的结合的思索和探索在中国体育学校体育课程的历史走过了106年之后,在百年中国奥运之梦成真的今天,再次能够被全体体育人所关注,并成为我们探讨奥运意义、探讨体育学科的价值、探讨新的运动选手培养举国体制、探讨新时期学校体育发展、探讨阳光体育运动的新的思维起点。
  
  一 融入精神的体育传统
  
  当年的1917年,南通中学的学生参加了华东中学生联合运动会,成绩卓著,日后几名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获奖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得到了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的表扬,蔡校长还为南通中学的学生题字“积健为雄”,成为一代一代南通中学学生的精神财富。“积健为雄”的号召发自全面发展思想启蒙的时代。
  一个古老的学校在德智体发展的明确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坚持体育与文化并重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懈,贏得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认同与赞誉,南通中学的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齐头并进,学校体育工作和师生的群众活动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从一个台阶走向另一个新的台阶,
  “积健为雄”,健者为雄,在当前应试教育倾向依然严重的今天,在智者为雄、升学为雄的不正确思潮之中,南通中学为我们提供了在重点中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经验,更留下了现代教育理念的精神财富。
  
  二 代代相传的体育榜样
  
  精神的财富是靠人积累和创造的。同样,南通中学的体育教育的精神也是该校一代又一代体育的精英缔造和传承的。仅建国以后,南通中学就为国家培养了国际健将6人,运动健将15人,一级运动员32人,二级运动员126人,向国家集训队、省体工队输送46人,其中包括女排国手张洁云、殷勤等著名运动员。南通中学的学生扬威在国内国际的赛场上,无数通中健儿在国际中学生比赛中夺取金牌:如该校学生的女子排球队获1994年世界中学生排球比赛女排冠军,著名运动员李菊、陈圮、邱爱华,田径新秀秦蕾、王艳、秦旺萍等都为国家争得荣誉,就是这一代又一代的通中体育健儿为学校争得了“六五期间培养世界冠军贡献奖”,争得了国家体委的多次表彰,争得了“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优秀学校”,“全国群体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如此,正是这些先人的精神、榜样的力量和成功的自信在继续感召着更多的通中后辈奋力拼搏,刻苦训练,去为校、为家乡、为祖国不断地争取荣誉。
  
  三、肝胆相照的教体结合
  
  教体结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现行行政体制下教体结合还有许多的障碍和困难,各自的优势要想充分发挥也要付出许多的智慧和努力。教体两家在培养体育人才方面各有优势,但也各有不足:学校可给体育人才的选拔、培养提供最为广阔的天地,学校积累了多年地育人经验,有利于运动人才各方面素质地提高。但学校体育的重点是群众体育,又由于受师资、场地、器材和其它诸多因素的限制,要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确有困难。体委系统在培养体育人才方面有明显优势,但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育人方面又倍受局限。如果两者配合,通力合作,则可各展其才,相得益彰,必然形成1 1>2的育人效益。
  从80年代中期即与南通市体季(少体校、业余体校)紧密配合,共建南通市女子排球队、田径队,十多年合作成绩突出,创出了独特的“教体结合”的道路。南通中学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摈弃门户之见,确立共同目标,采取科学措施,共育体坛新秀”的口号,正式聘请体委一批资深教练担任兼职教练,几位兼职教练与学校的体育教师密切结合,训练效果明显提高,1996年8月通中又和市少儿业余体校联办“南通中学女子排球队(预备班)”,尔后又与市体委联办南通市女子排球队,成立“联合办队工作领导小组”,创建了联合办队这一教体结合的新模式。在联办的道路上,教体两家肝胆相照,摈弃门户之见,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互促的机制,他们的经验有如下几点:
  1)教练班子由“联合办队工作小组”共同研究选派,共同保证教练的水平;
  2)运动员学生由学校和体委有关部门共同管理,保证体育和文化共同进步;
  3)选才既注重现有条件,也要看到潜在素质;强调体能优势和德、智及心理状况,注意体育和教育两方面的选材要求;
  4)完善了联办工作的有关制度。例如:“例会制度”,随时交流情况,共同努力及时处理有关问题;
  5)对运动员学生的招生、训练、学习、伙食管理、奖惩也制定了尽可能具体的规定,使运动员学生的管理有章可依,依法协调解决各种矛盾。
  
  四 独具特色的学校运训
  
  根据学校的运行周期、条件和办学的规律搞好训练,是学校运动的最大难题,也是学校运动训练的科学性所在,也是大多数学校难以培养出优秀运动员的最大难关。而南通中学却在这个方面有着他们独特的经验:
  1)妥善解决学习与训练的矛盾。通中经验是:经常召集教练员与任课教师的联席会议,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切实的措施,解决好运动员学生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例如:指定老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的方法给运动员学生在学习上开小灶,时间为双休日及假期集训期间的每日上午;运动员学生可以不上体育课及广播操让其自学。加强运动员学生自修课的管理等。
  2)创建符合学校规律的运动训练方法。通中的经验是:联办运动队的教练班子成员发挥各自特长。体委兼职教练具有丰富的训练经验,从训练规律出发,提出训练方案的草案,而体育教师则根据对学生心理、生理等情况的了解,提出合理安排训练量和强度的建议,然后双方共同执行。
  3)借鉴“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理论,从学生天性和兴趣出发,采用符合自然的、饶有趣味的训练形式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动静相宜、严活相谐,提高训练效果。
  4)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学生运动员每天既要有较长时间的训练,又要完成学习任务,生活很紧张,学校尽可能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在生活 区安排住宿条件最好的宿舍、自修室,专门建了小浴室,配备热水器和洗衣机,等等。
  
  五、育人为先的三高目标
  
  通中在培养体育人才时,明确了培养“三高型”一流运动员的目标:“思想素质高、文化层次高、运动水平高”,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当前,在教体结合的探索和学校高水平运动训练中,“单高”(只有运动水平高)的现象极为普遍,甚至“无高”(运动水平都不高)的现象都有存在,而通中在这种形势下明确地提出了“三高”的目标,既有决心又有勇气,并在三高的基础上提出了“教体结合育新秀”的指导方针。通中秉承“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体育教育思想,注重通过教体结合的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他们注重抓学生运动员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注重抓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注重抓学生的行为规范,把体育这个好的教材功能真正地发挥出来,这是值得广大运动后备人才学校要好好学习的地方。
  
  六 创意无穷的制度创新
  
  纵观南通中学的经验,我们感到这个学校的体育教育为什么搞得好,是因为学校在制度创新方面有许多好的经验,这些制度为学校运动训练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稳定的保障,我们觉得颇有新意的制度有:
  1)体育和教育部门联合办队制度。这使得两个行政部门的合作不因个人的好恶和领导的更迭而产生不必要的波动;
  2)教体双方联合制定训练计划的制度。这使得教育和运动训练的两个规律得到充分的遵循,双方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教练员和教师的联席会议制度。这使得学生的运动训练和文化课学习的情况可以在两个方面教育者的直接协调下得到充分地解决;
  4)学生运动员管理中心及有关制度。这使得体育的管理能够政令畅通,措施落实,工作到位。
  在改革开放的现阶段,工作的突出进步往往取决于制度的大胆创新,而通中的领导和体育干部似乎很早地领会了这个要诀,于是创意由这里泉涌而出。
  
  七、全员参与的全面体育
  
  南通中学在多年教体结合的基础上,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竞技体育成绩,还带动了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通中的群众体育基础很好,教师与学生都把参加体育活动视作健康向上的表现,这种健康良好的校园氛围是十分难得的。通中在高中体育课开设“篮,足、排、乒、羽”选修课的教学举措,使每一节体育课都能成为孜孜不倦苦读的高中学生的“欢乐聚会”,以至在他们步人大学求学后还写信给母校,表示“这一课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学校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校运会每年一次、每学期举行田径单项比赛已成为传统,学校班班有竞赛,四季常不断;每年举行全校性的“冬季三项锻炼”(踢毽、跳绳、长跑)要求人人参加,高中部每年举行“高一男篮联赛”、“高二女排联赛”、“高二乒乓球比赛”、“年度扣篮比赛”(高、初中组),初中部每年举行拨河、接力、障碍比赛等。全校的体育达标率近几年均在95%以上,列市直中学前茅。学校还积极组队参加市区“元旦长跑比赛”、“金秋登山比赛”踢毽子、跳绳比赛。学校200多人的代表队曾在南通市八运会大型文体操比赛表演中获优秀奖和表演奖,省市的年度中学生女子排球比赛和田径比赛均取得好成绩,学校还被授予南通市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在市中小学金秋登山比赛中获中学男子组、女子组冠军。获市冬季健身拨河比赛三项比赛跳绳团体冠军、高中部中长跑团体冠军、踢毽团体亚军,市冬季健身拨河比赛初中组冠军、高中组亚军。学校每年举办教工运动会,学校领导带头参加体育活动,不同层面的体育活动极大地激发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使学校体育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八 我们的祝愿:百年通中,百尺竿头
  
  通中无疑是中国学校体育的一朵鲜艳的小花,更是敦体结合的一个先进经验,百年通中孕育了光荣的体育传统,30年的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经验为全国的教体结合输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赞许通中、恭喜通中,更祝百年通中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教育人口大国,全省共有中小学35932所,中小学生1728.06万人,专职体育教师27959人。其中农村学校30348所,学生1001.71万人。2001年郑州市金水区作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率先课改实验,以后逐年扩大范围,2005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进入课改实验,2008年全省普通高中全面进入课改实验。在此次“课改万里行”活动中,本刊记者对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郭蔚蔚进行了专访,他对
我国古代教学理论中就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见,合作学习在古代就显示了它重要性。更由于高中体育新课程的普遍实施,合作学习特别是体育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示了它的地位。学生在体育合作交往中,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进他们在体育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然而,是不是所有体育课堂中的合作学习都是有效的呢?引起了我们的反思。     反思之一:
小卡片,让我上课更轻松  李 强    五年前的初冬,天已微寒,但阳光依然灿烂。下午预备铃后,我便早早来到田径场,第一节是计算机班的体育课,我得准备一下,参加工作几个月来,自己认真备课,运用了许多教学手段丰富体育课堂,学生们非常喜欢上我的课。这节课也不例外,内容是耐久跑,我准备用分组夺标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预想着课上热烈的场面和良好的效果,心里不禁有些得意。  上课了,一切照旧,同学们个个精神饱
在8月的炎热酷暑之夏,我怀着渴求知识的愿望来到成都体育学院参加“国培”。参加培训的都是来自各省市的优秀教师代表,每个人都想借此机会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努力提升自己。15天的培训,专家们所带给我们的远不是一次简单的培训,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他们的广博知识使培训班的学员受益匪浅。    (一)“国培行动”与教师专业发展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教授把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融入体育教学中
在立定跳远测试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是皮尺。具体的方法是学生跳一次,,教师测量一次,这种方法既耗时又不方便。为了提高测试效率,我们尝试运用废旧日光灯铁片架制作一种固定的、一次测试两个人的简易易检尺。制作方法如下:  1.用4个废日光灯铁片架,长约115cm,宽5cm;3个小螺钉(如图1);宽透明塑料胶带、白纸。    2.用电脑在双面纸上打印一份3m长、5cm宽的刻度尺,中间标制上相应年级、组别的测试
凡是当过教师的人恐怕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小错误不断大错误不犯,把犯错误当成家常便饭。教育这样的学生不妨反其道而行之,用武侠小说中的一句话: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有一次体育课上,进行三对三篮球对抗赛,由于男同学缺一人,所以我也参加了,经过猜拳我和李同学(以前初三9班的)(经常爱犯一些错误,但特别爱打篮球,技术很好,是班级出名的球星)分到了一组。比赛打得非常激烈,我们和对方比分一直是紧
随着运动训练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200m跑训练有了新的认识,目前200m跑训练由传统的训练转向以训练强度为中心的质量训练。本文在参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和生物化学基础上就200m跑的能量来源、速度与速度耐力的训练问题,及200m出现的一些新的动向进行探讨和分析,皆在为教练员、体育教师的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200m跑的能量来源和供能过程  200m的起跑、起跑后的疾跑和途中跑中,肌肉收缩的能源
当中国人热议的是移动支付、P2P理财、互联网保险,而不再是存钱致富、稳健为赢时,金融业已经发生了变化。商业银行的净利润率,从2013年到2015年,利潤增速继续呈现疲软态势。压力下,银行纷纷开始收缩战线。银行业的转型迫在眉睫。而与此同时,金融服务正在以互联网形态走入人们的生活。
通过半个月的学习,全体学员的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均得到提高,一道清晰的理论与实践轨迹的闪现,丰富着、厚实着所有学员,感悟有三:    一、提高了对新形势下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    季克异教授作的《文化底蕴与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陈雁飞教授作的《中学体育教学中十个问题碰撞与解答》、毛振明教授作的《什么是好的体育课,如何上好体育课》、宋尽贤司长作的《关于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几个
新三板分层制度有望推出,这是新三板制度建设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但业界相信,这也不能迅速改变目前市场低迷的现状。从长远看,中国经济的转型必须依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三板肩负重担,改革创新不能停步,新三板也正处在新一轮制度释放的拐点。如何把握好监管力度与改革速度的关系,甚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