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传统经典《弟子规》探索中学德育新途径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tju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编辑而成。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成为影响深远的启蒙教材。
  《弟子规》很重视利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的事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这与平日德育教育中口头的说教及处罚容易引起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逆反截然不同,有一种“润物无声”的妙处。
  一、《弟子规》加强学生感恩教育的启示
  当前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需要,把父母和他人的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的,漠视亲情、友情、师生情。有些学生明明知道靠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上学,却大把挥霍,面对父母没有一丝感激;明明是贫困生,接受了热心人的帮助后,却想把受助记录抹掉……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历史、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德育工作长期忽视感恩教育。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中学生的感恩教育意义重大。
  《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给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主要教育学生对父母的尊重和礼貌,在家尊重父母,对父母有礼貌的孩子在外面才能尊重别人。“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教育学生侍奉父母要体贴用心,要养成向父母请安、问好、报平安的习惯,居所、工作要稳定,以免父母忧虑不安,等等。
  一个人对父母的感情,是最原始的、本能的情感,所以,感恩教育的服务对象首先指向父母最为切实可行,这种感情一旦被唤醒,就可以被迁移放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直至整个社会。
  二、《弟子规》加强学生尊重教育启示
  《弟子规》的“出则悌”中就包含着如何尊重人的教育。“兄道友,弟道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包含着和睦相处,轻财忍忿;“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包含着长幼有序;“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长者立,幼勿坐;尊长前,声要低,进必趋,退必迟。”包含着尊重长者,等等。
  《弟子规》启示我们尊重是主动的行为,不能等到别人先来尊重自己,然后才尊重别人。在学校里,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和他人进行着互动和往来,不可能自己孤立存在。因此,培养同学们的移情能力,使他们想到自己就应该想到别人,推己及人,依据人人都希望被人尊重这一普遍渴望与需求,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让别人也像自己一样,使被尊重的需求得以满足。这种教育效果一旦连锁,和谐校园指日可待。
  三、《弟子规》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目前,不少学校中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偷盗欺诈等诚信缺失行为时有发生,这些失信行为不仅败坏了校风学风,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秩序的形成,而且影响了中学生自身的形象和学校的声誉。因此,如何帮助中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加强和改进中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弟子规》中的“信”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包含着做人要说话算话,不要信口开河,更不能谎话骗人,胡言乱语;“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包含着眼见为实,不信谣,不传谣;“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包含着言必行,行必果;等等。
  《弟子规》的诚信教育思想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要起到表率作用,这对教育学生是最为恰当的。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人之为人的根据,是君子必备的道德,是交友之道,也是立国之本,和谐之本。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四、《弟子规》加强学生爱心教育的启示
  “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的通病。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是现实的需要和时代的重任,已成为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弟子规》的“泛爱众”中所倡导的就是爱心教育思想。“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体现的所有的人都应该相亲相爱。“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体现的是要关爱、体谅他人,要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尊重别人的感受,隐恶扬善。“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体现的是多奉献少索取,等等。
  《弟子规》所阐释的爱是博大深沉的,它不是以残酷的生存竞争为目的,而是倡导伦理学的生存方式,即从关爱别人中寻找心灵的快乐。一个人只有在被别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并获得最大的心灵满足。由此成为一个沐浴在幸福感中的人。
  学习《弟子规》,让学生早晚坚持认真朗读,可以一举多得。不仅可获得德育上的提高,而且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理解能力,修辞能力等都有所提高,还可以改善学校的人文环境和卫生环境,形成学校新的德育特色,探索出一条新的德育教育的途径。
其他文献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认识到要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发现者,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特别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风靡,教师开始注重了生成。然而,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有许多不可控的生成性因素,因此生成的内容有可能是正确的,有可能是错误的,有些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但也有可能对本堂课是没有任何帮助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倾听,关注学生,在坚守教学
幼儿期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萌芽的阶段,更是良好品德行为形成的黄金阶段。因而,我们要把幼儿的习惯培养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在实践中,笔者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诗画教学法为载
农村的小学生由于特定环境的影响,品德教育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一般来说,农村学生的父母文化低,天天忙碌,学生缺少管教。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不讲卫生、没有礼貌、没有涵养等。在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教师不应紧紧盯住硬件建设,而应紧紧抓住“人”这个关键性
在学校课余田径运动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是常见的。在跑、跳、投运动时发生的损伤一般有皮肤擦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损伤、肌肉痉挛、脱臼和骨折等。运动中一旦发生上述损伤,不仅会给运动员造成身体或心理上的痛苦,而且会给训练带来损失。因此,预防损伤的发生和及时处理在运动训练中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运动队训练所积累的经验,谈谈运动训练中肌肉拉伤的预防与处理。  一、运动中肌肉拉伤的原因  造成运动中肌肉拉伤的
班主任工作量大、责任大,通过多年班主任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当好这一“舵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体现班主任工作的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人发展需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班主任教育的方法更要变。新的世纪,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等待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敲启的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未知的、异想天开的,充满求知的欲望、自我实现的梦想、社会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