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东南边哀劳山深山里,有一个以彝族尼苏人为主的小村寨垤施,存在一种古老的,由四弦、三弦、二胡、笛子、巴乌、草杆、树叶七件乐器组成的乐队。他们为村落娱乐聚会时的歌唱与舞蹈伴奏,并于1954开始,陆续走出山寨,于中国各大城市进行演出。其中一种歌舞形式,尼苏人称为则比,汉族人则称其为乐作舞,亦是用此乐队伴奏。今天的则比由13段音乐组成,但其原本仅有11个段落。这11个段落中,除了最后一首“色调”在今日表演中没有舞蹈,其他各有其舞蹈动作。拥有舞蹈的10个段落之器乐伴奏部分,虽然每一种乐器在其各自的10个段落中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