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民主发展的七条新路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形成了推进党内民主发展的七条新路。
  
  改革之路
  
  1978年以来,改革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动力。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这面旗帜下,进行了各领域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大力地进行党的自身建设。但是,我们注意到,在党的建设领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特别强调和突出改革的提法。在党的建设领域,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和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更加大力贯彻改革精神,更高地举起改革的大旗,进一步改革党的自身建设,开创党内民主发展的新局面。
  
  制度之路
  
  党章是党的总法、大法,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制度。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在党章的规定下进行,必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现在的情况是,党章规定的关于党内民主的很多要求,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民主集中制也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相关的、配套的制度规定。因此,必须围绕着党章和民主集中制,使党章关于党内民主的规定得到落实,以及使民主集中制得到更好贯彻的相应的、系列的制度规定,实现制度化,这样才能使党内民主真正落到实处。
  
  科学之路
  
  民主与科学紧密相连,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追求真理、探索规律的科学的发展;而没有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指引,民主也不可能搞好。发展党内民主要讲究科学,就是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全面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按照党内民主的客观规律谋划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民主理论指导党内民主的开展。同时,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党内民主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还要以科学的民主制度保障党内民主的发展,通过建立健全既体现科学理念、科学精神,又具有科学管理、科学运作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科学的方法推动党内民主建设。走发展党内民主的科学之路,还要求善于运用包括网络在内的高新技术手段。
  
  权利之路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7593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如果说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话,那么党的生命力的强大与否就在于党员身上是否充满活力。发展党内民主,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使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党员的权利概括起来有十八种, 即: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培训权、建议权、批评权、监督权、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控告权、申诉权、辩护权、作证权、请求权、保留意见权、检举或揭发权、罢免或撤换权。对于党员拥有的权利,过去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往往讲得少,一些党员自身认识也不够,屡屡造成“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的状况。因此,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强调党员的民主权利,从落实党员的民主权利开始。要按照《决定》的要求,不断“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在保障落实党员的十八种民主权利中,特别要强调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这“四权”正如《决定》所言是“重点”,它们是党内民主生活开展的正常不正常、健康不健康的根本标志。
  
  基层之路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塌到底。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历史上缺乏民主传统,以至于人们还普遍不适应民主生活,需要经历民主锻炼。受我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采取渐进发展的方式,注重打好基础。发展党内民主也是如此,应先从党内基层起步,然后渐次向党内中高层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对于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党内民主正常、稳定、有序、顺畅发展的保证。
  
  选举之路
  
  党内民主的首要之义就是搞好党内选举。发展党内民主,一定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为了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决定》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扩大党代表大会代表对提名推荐候选人的参与,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这就改变了过去候选人提名只由上级提名的唯一方式;二是“完善党内选举办法,改进和规范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这就要避免现在一些地方规定选举投票时,同意的不划任何标记可以不动笔、不同意的划“×”和弃权的划“○”才动笔的错误做法,使“党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妨碍选举人依照规定自主行使选举权”;三是“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不但可以由组织部门介绍,也可以候选人自我介绍;四是“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有利于更多的人参与选举推荐工作;五是“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使基层党员能够直接行使民主的权利。
  
  阳光之路
  
  《决定》指出,“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决定》特别还作出规定,“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沿着党务公开的阳光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一定会更加发展,也会更加强盛。(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教育的进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迅速发展,教育部2003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有重大突破,提出体育教学从认知、技能、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合作和交往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等多元教学目标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服务。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手段和校园文化的主要形式,担负着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学生学习心理、认识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正处在一个推陈出新的新时期。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关键地位的体育教师,更需要更
托妮·莫里森名作《所罗门之歌》蕴藏了一个神秘的喻指世界,从转义性和暗讽性的语言喻指到人名和地名的命名喻指,莫里森将人物无法言说和禁忌的语言隐藏在似是而非,模棱
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就业需求,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所具备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和优化。从毕业生在就业时应具备的专业及其基本的素质、就业形势对音乐专业学生知识结构
2007年以来,随着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以下简称CIS)、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PMIS)、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以下简称ECDS)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以下简称IBPS)相继上线运行,采用公钥
项目教学强调自主学习,对学生要求高,部分学生很难适应,为此,项目教学应分为课内、课外两个阶段:课外设计阶段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而课内设计阶段,采取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研究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的内涵,探索创新教育的特征,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
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而不成熟的群体,由于处于群体生活状态,相互之间容易产生对比或攀比,并且随着教育模式的改变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逐渐减弱,容易产生挫折
摘要:就业能力的提升是检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生存力,扩大学校影响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办学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健词:就业能力;高职院校;科学发展观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人数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