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EDI、WEBSERVICE的概念、基本功能、工作原理的介绍,本文详述了江苏省电子口岸与连云港电子口岸数据交换的实际设计和建设过程,同时对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WEBSERVICE;EDI;电子数据交换;SOAP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basic function,principle,concept of EDI,WEBSERVIC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Jiangsu electronic port and Lianyungang port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roblem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WEBSERVICE;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SOAP
1.引言
EDI是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简单地说,EDI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俗称“无纸化贸易”。EDI包括网络、标准、软件三大部分。
webservice是一个平台独立的、低耦合的、自包含的、基于可编程的web的应用程序,可使用开放的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子集)标准来描述、发布、发现、协调和配置这些应用程序,用于开发分布式的互操作的应用程序。webService三要素: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WSDL (WebServicesDescription Language)、UDDI( UniversalDescription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SOAP用来描述传递信息的格式,WSDL 用来描述如何访问具体的接口,UDDI用来管理、分发、查询webservice。其中SOAP使用基于XML的数据结构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组合定义了一个标准的方法来使用Internet上各种不同操作环境中的分布式对象。SOAP具有可扩展、简单、与厂商无关、与编程语言无关、与平台无关等特点,极大的方便了双方的通讯。
基于此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江苏省电子口岸与连云港电子口岸通过webservice进行的电子数据交换设计与实现。
2.项目背景
长久以来,各地方电子口岸拥有各自的网络操作平台,各地方船舶代理将各自船舶进出口岸申报数据申报至各地方电子口岸,由各地监管单位在其内网审批。造成了各地方口岸数据不统一,省电子口岸难以统一监管的问题。假如要求船代再次在省电子口岸申报,又会造成船代重复申报,监管单位重复审核、数据难以及时维护的问题。
至2012年12月,江苏省电子口岸开发的“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申报系统”已正式运行。根据监管单位及系统规划要求,目前系统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即企业申报在省电子口岸申报平台,查验单位审批在查验单位各自内网审批,申报数据及审批结果采用专线接口方式的方式在申报平台与审批平台之间传递。
对于已建成的地方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经省电子口岸同意,可以与省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利用webservice接口方式连接,地方申报企业仍然在地方电子口岸申报平台上申报,申报数据经过接口与省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对接并通过省电子口岸与查验单位的数据通道发送到查验单位内网的审批平台,审批结果再通过通道反馈到地方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
因此,江苏省电子口岸制定了统一的XML报文标准,并制定了webservice接口。由各地方电子口岸按照标准,生成报文文件,将数据内容、附件等传输至省电子口岸。同时省电子口岸数据经由监管单位内网审批后,也通过webservice方式传输至各地方电子口岸。对于船舶代理来说,原申报口径不变,原地方监管单位审批方式保持不变,数据即可以标准化的形式采集到省电子口岸,提高了工作效率。
3.设计与实现
3.1 网络拓扑
图1
如图1所示,地方电子口岸船舶申报企业仍然在地方电子口岸申报平台上申报,申报数据经过接口与省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对接并通过省电子口岸与查验单位的數据通道发送到查验单位内网的审批平台,审批结果再通过通道反馈到地方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
3.2 数据流程图
图2
图3
如图2所示,地方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在申报企业数据时,需要和数据校验前置机通讯,把需要申报的数据按规则插入数据校验前置机数据表中,由前置机数据校验应用检查申报数据有效性,校验完毕后由数据校验服务器将申报数据通过MQ发送到省电子口岸,省电子口岸负责将申报数据通过查验单位审批通道发送到各家查验单位进行审批。
如图3所示,当查验单位审批结果通过与省电子口岸审批通道反馈到省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后,省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负责将审批结果通过MQ发送到数据校验前置机,地方电子口岸通过查询接口查询前置机数据库查询相关申报的审批结果。
3.3 网络连接方式
地方电子口岸与省电子口岸网络连接采用数据专线或VPN连接。
3.4 数据接口规范
地方电子口岸与省电子口岸数据传输采用IBM WebSphere MQ数据传输中间件技术,接口报文格式采用XML标准。
3.5 服务器系统 省电子口岸需要部署一台MQ服务器,负责与地方电子口岸部署的MQ服务器通讯。硬件要求处理器:至强双核或以上,主频2.8G或以上,内存:4G或以上;硬盘:500G或以上 ,Raid 1或Raid 5;软件要求:Windows Server 2003或以上。
地方电子口岸需要部署一台MQ服务器及一台数据校验前置服务器,MQ服务器负责与省电子口岸MQ服务器通讯,数据校验服务器负责申报数据及审批结果反馈的数据校验。两台服务器可共用一台Windows Server服务器。
数据前置机软硬件要求:硬件要求:处理器:至强双核或以上,主频2.8G或以上,内存:4G或以上;硬盘:500G或以上 ,Raid 1或Raid 5;系统软件要求:Windows Server 2003或以上;IBM WebSphere MQ 7.0或以上;Oralce 11g或以上
3.6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采用oracle 11g。
4.系统运行情况
系统开发自2013年10月始,2014年1月1日第一版试运行,后经改进,2014年5月1日投入商业运行。自运行日起,连云港电子口岸与江苏省电子口岸日均申报80余条船舶信息。上线至2014年7月15日,已成功申报4000余条船舶信息。目前系统运行稳定,满足江苏省电子口岸对船舶申报的要求。
5.总结
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也积累不少经验。对于EDI系统的建设已经不存在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在EDI系统建设中注意主要以下问题。
5.1 统一的标准
在系统建设中,应制定统一的代码库、规范标准。各口岸在系统建设时应严格参照标准执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代码转换。
5.2 安全问题
数据在网络中传输,这对网络安全有极高的要求。需要在服务器、网络通讯、xml规范都要有详细的安全措施。
5.3 法律问题
数据在互联网中传输后,带来有效性、合法性、安全性、私密性等的问题,这就需要成熟和稳健的法律框架进行规范和仲裁,以保护数據传输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功萱.基于XML的Web Services安全事务架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
[2]李儒晓.基于Web Service的企业应用集成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3]罗嘉峻,明德烈.基于集成化EDI的海关联网监管模式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1.
[4]王明刚.EDI数据中心信息集成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关键词】WEBSERVICE;EDI;电子数据交换;SOAP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basic function,principle,concept of EDI,WEBSERVIC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Jiangsu electronic port and Lianyungang port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roblem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WEBSERVICE;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SOAP
1.引言
EDI是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简单地说,EDI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俗称“无纸化贸易”。EDI包括网络、标准、软件三大部分。
webservice是一个平台独立的、低耦合的、自包含的、基于可编程的web的应用程序,可使用开放的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子集)标准来描述、发布、发现、协调和配置这些应用程序,用于开发分布式的互操作的应用程序。webService三要素: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WSDL (WebServicesDescription Language)、UDDI( UniversalDescription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SOAP用来描述传递信息的格式,WSDL 用来描述如何访问具体的接口,UDDI用来管理、分发、查询webservice。其中SOAP使用基于XML的数据结构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组合定义了一个标准的方法来使用Internet上各种不同操作环境中的分布式对象。SOAP具有可扩展、简单、与厂商无关、与编程语言无关、与平台无关等特点,极大的方便了双方的通讯。
基于此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江苏省电子口岸与连云港电子口岸通过webservice进行的电子数据交换设计与实现。
2.项目背景
长久以来,各地方电子口岸拥有各自的网络操作平台,各地方船舶代理将各自船舶进出口岸申报数据申报至各地方电子口岸,由各地监管单位在其内网审批。造成了各地方口岸数据不统一,省电子口岸难以统一监管的问题。假如要求船代再次在省电子口岸申报,又会造成船代重复申报,监管单位重复审核、数据难以及时维护的问题。
至2012年12月,江苏省电子口岸开发的“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申报系统”已正式运行。根据监管单位及系统规划要求,目前系统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即企业申报在省电子口岸申报平台,查验单位审批在查验单位各自内网审批,申报数据及审批结果采用专线接口方式的方式在申报平台与审批平台之间传递。
对于已建成的地方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经省电子口岸同意,可以与省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利用webservice接口方式连接,地方申报企业仍然在地方电子口岸申报平台上申报,申报数据经过接口与省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对接并通过省电子口岸与查验单位的数据通道发送到查验单位内网的审批平台,审批结果再通过通道反馈到地方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
因此,江苏省电子口岸制定了统一的XML报文标准,并制定了webservice接口。由各地方电子口岸按照标准,生成报文文件,将数据内容、附件等传输至省电子口岸。同时省电子口岸数据经由监管单位内网审批后,也通过webservice方式传输至各地方电子口岸。对于船舶代理来说,原申报口径不变,原地方监管单位审批方式保持不变,数据即可以标准化的形式采集到省电子口岸,提高了工作效率。
3.设计与实现
3.1 网络拓扑
图1
如图1所示,地方电子口岸船舶申报企业仍然在地方电子口岸申报平台上申报,申报数据经过接口与省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对接并通过省电子口岸与查验单位的數据通道发送到查验单位内网的审批平台,审批结果再通过通道反馈到地方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
3.2 数据流程图
图2
图3
如图2所示,地方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在申报企业数据时,需要和数据校验前置机通讯,把需要申报的数据按规则插入数据校验前置机数据表中,由前置机数据校验应用检查申报数据有效性,校验完毕后由数据校验服务器将申报数据通过MQ发送到省电子口岸,省电子口岸负责将申报数据通过查验单位审批通道发送到各家查验单位进行审批。
如图3所示,当查验单位审批结果通过与省电子口岸审批通道反馈到省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后,省电子口岸船舶申报系统负责将审批结果通过MQ发送到数据校验前置机,地方电子口岸通过查询接口查询前置机数据库查询相关申报的审批结果。
3.3 网络连接方式
地方电子口岸与省电子口岸网络连接采用数据专线或VPN连接。
3.4 数据接口规范
地方电子口岸与省电子口岸数据传输采用IBM WebSphere MQ数据传输中间件技术,接口报文格式采用XML标准。
3.5 服务器系统 省电子口岸需要部署一台MQ服务器,负责与地方电子口岸部署的MQ服务器通讯。硬件要求处理器:至强双核或以上,主频2.8G或以上,内存:4G或以上;硬盘:500G或以上 ,Raid 1或Raid 5;软件要求:Windows Server 2003或以上。
地方电子口岸需要部署一台MQ服务器及一台数据校验前置服务器,MQ服务器负责与省电子口岸MQ服务器通讯,数据校验服务器负责申报数据及审批结果反馈的数据校验。两台服务器可共用一台Windows Server服务器。
数据前置机软硬件要求:硬件要求:处理器:至强双核或以上,主频2.8G或以上,内存:4G或以上;硬盘:500G或以上 ,Raid 1或Raid 5;系统软件要求:Windows Server 2003或以上;IBM WebSphere MQ 7.0或以上;Oralce 11g或以上
3.6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采用oracle 11g。
4.系统运行情况
系统开发自2013年10月始,2014年1月1日第一版试运行,后经改进,2014年5月1日投入商业运行。自运行日起,连云港电子口岸与江苏省电子口岸日均申报80余条船舶信息。上线至2014年7月15日,已成功申报4000余条船舶信息。目前系统运行稳定,满足江苏省电子口岸对船舶申报的要求。
5.总结
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也积累不少经验。对于EDI系统的建设已经不存在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在EDI系统建设中注意主要以下问题。
5.1 统一的标准
在系统建设中,应制定统一的代码库、规范标准。各口岸在系统建设时应严格参照标准执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代码转换。
5.2 安全问题
数据在网络中传输,这对网络安全有极高的要求。需要在服务器、网络通讯、xml规范都要有详细的安全措施。
5.3 法律问题
数据在互联网中传输后,带来有效性、合法性、安全性、私密性等的问题,这就需要成熟和稳健的法律框架进行规范和仲裁,以保护数據传输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功萱.基于XML的Web Services安全事务架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
[2]李儒晓.基于Web Service的企业应用集成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3]罗嘉峻,明德烈.基于集成化EDI的海关联网监管模式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1.
[4]王明刚.EDI数据中心信息集成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