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拉西坦治疗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x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吡拉西坦配合高压氧治疗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9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试验组34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多奈哌齐+尼莫地平:调节高压氧舱压力至0.2 mPa,加压15 min,压力稳定后患者吸氧20 min,之后吸压缩空气10 min,再次吸氧20 min,之后减压15 min,qd;盐酸多奈哌齐片,每次5 mg,tid,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30 mg,tid,口服.试验组予以高压氧+多奈哌齐+尼莫地平+吡拉西坦:高压氧、多奈哌齐、尼莫地平使用方法同对照组;吡拉西坦片,每次0.8g,tid,口服.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时间设定为90 d.对比2组的评分指标、血清学指标、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分别为(23.37±2.24)和(19.78±2.03)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为(53.68±5.63)和(47.32±4.58)分;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分别为(0.90±0.18)和(1.27±0.21)分;白细胞介素(IL)-6分别为(0.41±0.07)和(0.50±0.10)ng·L-1;IL-18分别为(35.67±4.03)和(48.53±4.50)p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4%(32例/34例)和74.29%(26例/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的患者,使用吡拉西坦配合以高压氧为核心的综合治疗策略,有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改善,可提升治疗效果,用药的安全性良好.
其他文献
角膜移植是治疗终晚期及严重角膜病患者的最终选择。近年来角膜成分移植术逐渐兴起,使角膜移植手术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板层角膜移植。但人供体角膜作为角膜移植术的唯一来源,仍让角膜病患者的处境艰难。世界各地学者为缓解角膜匮乏这一全球性问题,致力于研究非人供体角膜植片的来源及其应用前景。本文对目前非人供体角膜植片的研究进展、适应证、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摘 要:舞蹈编导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舞蹈,什么是舞蹈编导”,让他们从“舞蹈编导理论和舞蹈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共同学习,并给予学生实践创作的条件,从而培养其独立完成舞蹈作品的能力。就具体教学而言,应先从舞蹈动作语汇教学入手,再进入节奏教学,然后进行舞台调度教学,最后进行结构教学,最终,使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  关键词:舞蹈编导;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舞蹈编导教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模仿式舞蹈教学,
错(牙合)畸形是临床常见疾病,需要正畸治疗.有些患者存在牙槽骨量不足,牙根外露,无法进行牙移动,严重限制了正畸治疗的开展.因此,增加牙槽骨量以及促进牙的排齐移动就显得尤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和山莨菪碱对肾绞痛急诊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与试验组53例.2组收入住院后首先完成各项基础检查以及对症处理,控制血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