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天问》与神庙壁画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exiao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在《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里,针对《天问》是屈原被放逐之后,看到神庙的壁画而题于壁上的看法,指出:“这完全是揣测之辞。任何伟大的神庙,我不相信会有这么多的壁画,而且画出了天地开辟以前的无形无象。”
  笔者以为,关于《天问》受神庙壁画影响而作的说法,大致始源于王逸《楚辞章句》。王逸讲:
  
  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懑,舒泻愁思。
  
  对王逸之说,聂石樵在《屈原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里认为,其应该是有根据的,因为西汉时还有《天问》中的那种壁画,如《汉书·成帝纪》记载:“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应劭注:“画堂画九子母。”又《汉书·叙传》记载:“时乘舆幄坐张画屏风,画纣醉踞妲己作长夜之乐。”这与《天问》中之“女歧九子”、“王纣之躬”两条是一致的,可见这类壁画在西汉以前比较普遍。
  游国恩《屈原》(中华书局1980年版)也赞成王逸壁画说,认为“题壁的话也许不是无稽的。”
  张纵逸在《屈原与楚辞》(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一书里更指出,王逸的壁画说应是有道理的,因为王逸距离屈原生活的年代不远,对楚国一些传闻、历史可能还知道一些。屈原《天问》的写成,虽不一定是看到那些图画,才把疑问提出来,写在壁画上,但是,我们却不应忽视:当时楚国,不仅有优美的民间歌舞,而且有高度的建筑和绘画艺术。绘画的内容也很丰富,不仅有神话传说,还有宇宙山川的描绘;从绘画选择的题材看,亦广泛多样。想来,这些文化艺术成就和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神话传说,一定给屈原以深刻的影响。比如屈原在《离骚》和《天问》中就曾提到不少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
  笔者认为,前述三位学者对王逸壁画说的支持,是立得住脚的。因为战国时期类似屈原《天问》中的问天、升天图画,是以各种形势广泛出现的。如1949年在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出土的龙凤人物画(如图)、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驭龙图。前者表现龙凤引导人的灵魂升天,后者则是人的灵魂乘龙升天。更令人惊讶的是,后者乘龙的男子,也是高冠博袖长袍,颇类似屈原本身形象。此画为战国中期所作,相当于屈原所处时期甚或更早。画中还偶用了金白粉彩。论者指出:“它为我们了解古文献中记载的那些金碧辉煌的楚国壁画提供了一定实证。”(《中国书画鉴赏辞典》,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屈原其时是处于一种浓厚的渴望与天交流的精神氛围与文化氛围里。从这种意义上讲,屈原的《天问》乃是楚文化熏陶的产物。
其他文献
涨市看股票、跌市做功课,其中研读报表,分析公司基本面、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可以对公司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挖掘出含金量较高的股票,为下一轮涨升做好准备,准确出击,收
以辽宁省为例,介绍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5方面问题,并提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可持续发展应抓住一个主要方面,解决两大关键问题,采取8项重点措施。
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媒体产生严重冲击,有人断言,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传统媒体将会成为信息时代的恐龙.网络媒体有其显著的优越性,但也有自己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如:信息管
通过微胶囊技术的原理,概述了食品工业中应用的喷雾干燥法、喷雾冷却法、空气悬浮法、凝聚法、挤压法及很有应用前景的包接络合法,同时介绍了食品工业中微胶囊化香料和风味料、
《山海经·海内经》写道: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下之中,素女所出也。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素女是古史传说中居住在青城山谷的一个神女,后来成了黄帝的侍女。素女酷爱音乐,最喜欢弹瑟。据说伏羲时代作的瑟是50根弦,弹奏起来,音调过于悲哀。黄帝听了,忍受不了,便令将50弦的瑟减少一半。成为25弦的瑟,让素女替他弹奏起来。这样才觉得心里好受些。素女所
概述了黄瓜新品种津优5号的生物学特征、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该品种早熟,丰产,耐低温、耐弱光,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抗性强、品质佳、商品性好,适合日光温室早春茬及秋冬
28岁,孕:产。。因葡萄胎清宫术后2个月,血hCG持续不降入院。患者2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诊断“葡萄胎”,行清宫术2次,术后多次复查血hCG持续增高,我院门诊彩超提示“子宫肌层内病灶侵蚀
用五种稳定植物细胞质膜的化学物质,对番茄幼苗进行叶片喷布,同时进行低温处理,调查叶片细胞电解质外渗情况和植株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这五种化学药剂均能在低温条件下阻止番茄
《名公书判清明集》(以下简称《清明集》)是宋代一部诉讼判决书和官府公文的分类汇编,书判中所涉及的人物绝大部分为平民百姓。他们多用数字起名,很有特点。
近年来随着全程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理念的推广和强调,对实验室实行质量管理已不仅局限于检验结果本身,还要包括影响分析结果的全过程和全方面。现将我院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