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w198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我国良好的经济形势影响下,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在完成这类工程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为了增加其中的技术优势,增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效果,则需要考虑BIM技术的运用,满足该工程高效施工要求,在技术层面上为装配式建筑建设事业的更好发展提供科学保障,避免其施工效率、应用效果等受到不利影响,更好地体现出BIM技术的利用价值,拓宽装配式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思路。基于此,本文将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规模;BIM技术;利用价值;可持续发展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003
  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自身情况及施工要求,深入思考BIM技术的运用,可满足这类工程施工计划高效实施要求,实现对建筑信息模型的高效利用,避免引发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问题。因此,在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改善其施工状况的过程中,应对BIM技术的引入及科学运用进行更多的考虑,促使工程施工作业开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保持装配式建筑工程良好的施工状况,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应用优势,按期完成工程实践中的作业计划。在此基础上,可使装配式建筑工程处于良好的建设及发展状态,丰富其高效施工中所需的技术。
  1、BIM技术概述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具有模拟性、可视化及可出图性等特点,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可为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实现对丰富建筑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更好地推动建筑領域发展。与此同时,在实施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计划的过程中,通过对BIM技术引入及作用发挥的充分考虑,有利于降低工程施工问题发生的概率,逐渐形成符合实际要求的管理模式,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更好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也能满足施工质量可靠性要求,实现对建筑信息模型的高效利用。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
  2.1 加强施工管理方面的运用
  在制定及实施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计划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丰富施工资源的整合利用,保持良好的施工管理状况,则需要关注BIM技术的运用。应做到:
  1)及时引入BIM技术,重视其应用优势的充分发挥,采集好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信息并进行充分利用,为良好施工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持,避免对工程施工质量、资金利用效率等产生不利影响。
  2)当工程施工计划推进中对BIM技术的运用进行更多的考虑后,能够从优化管理方式、增强管理效果等方面入手,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求,逐渐形成符合实际要求的管理模式,也能实现这类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化管理,控制好施工成本,高效地完成施工质量方面的影响因素,避免给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及应用中埋下隐患。
  2.2 改进施工设计方案方面的运用
  在了解装配式建筑建设要求的基础上,为了改进与之相关的施工设计方案,满足后续作业计划顺利实施要求,则需要重视BIM技术的科学运用。结合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制定中进行科学分析,在三维模型的支持下,处理好方案形成中的细节问题,促使最终得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设计方案有着良好的适用性,为后续施工作业高效开展提供科学指导;当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充分利用后,能够更好地了解工程实际情况与预期模型之间的偏差,为改进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确定好参考利用价值大的施工设计方案,促使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效果更加显著,加快与BIM技术之间的融合速度,满足工程实践中施工设计方案科学运用要求,拓宽与之相关的改进思路。
  2.3 优化施工方式方面的运用
  装配式建筑建设中对性能可靠的预制构件依赖性强,需要在切实有效的施工方式支持下,完成好工程现场施工作业。在此期间,需要施工单位及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对BIM技术科学运用进行更多的考虑,精准地完成预制构件制作计划,为与之相关的安装施工方式优化提供技术支持,保持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计划良好的实施状况,实现对切实有效的施工方式的高效利用。同时,通过对工程施工中BIM技术应用方面的思考,也能实现对丰富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构建好三维模型,健全包含施工进度及成本的计划体系,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目标实现及效果增强提供有效保障,避免因施工方式选用不当而影响工程施工效率。
  2.4 材料供应方面的运用
  实践中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高效施工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时,需要对材料供应状况是否良好进行深入思考,避免出现延误工期、影响施工效率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实际作用,将其应用于工程材料供应方面,对施工环节的材料消耗进行精确计算,并在BIM技术平台的支持下,高效地完成材料库存管理工作,避免引发异常损耗问题,节约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保持资金良好的利用状况。
  2.5 其它方面的运用
  基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研究,也需要提高对BIM技术在这些方面运用的关注度,在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增强管控效果的过程中,需要运用BIM技术进行动态模拟化分析,避免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及应用质量;在加强工程施工组织、满足施工计划高效实施要求的过程中,也需要对BIM技术的运用进行充分考虑,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的实际要求,保持施工问题良好的应对状况。
  3、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运用方面的注意事项
  为了使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得到科学运用,完成好现场施工作业,则需要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对BIM技术运用中的管控体系是否完善、运用效果评估是否科学等进行综合考虑,促使这类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质量更加可靠,逐渐提升BIM技术的科学运用水平;全面了解施工人员的素质状况及BIM技术运用中的重视程度等,促使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能够处于可控状态,避免影响BIM技术运用效果、工程施工质量等;充分考虑BIM技术作用下工程施工中所取得的成效,包括施工质量是否可靠、施工计划实施是否高效等,增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效果的同时满足其科学发展要求,为BIM技术运用方面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4、结语
  综上所述,在BIM技术的支持下,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为相应施工目标实现中提供技术支持,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及发展状况良好性,避免影响与之相关的施工质量。因此,未来在优化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全面提升其施工水平的过程中,应给予BIM技术的运用足够的重视,促使工程施工作业能够顺利进行,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长效发展中带来更多的保障作用,保持BIM技术良好的运用状况。
  参考文献:
  [1]孙鹏.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J].长江技术经济,2021(11):31-33.
  [2]王长胜,蓝杰.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7):69-70+73.
  [3]邓海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49.
  (本文作者单位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0)
其他文献
新基建与REITs是当前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备受业界与学界关注的两大话题。基础设施领域REITs是在中国证监会与国家发改委于2020年4月30日正式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以及《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和《指引》)后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车行井冈,山路盘旋,林海一山连着一山,粉墙黛瓦的民居错落分布。极目远眺,五百里井冈层峦叠嶂,气势磅礴。  90多年前,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创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这里点燃的星星之火,指引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
期刊
万众瞩目,举国欢腾。1999年12月20日0时,澳门文化中心,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  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继香港回归后,祖国统一大业进程铸就又一个历史丰碑。  “决不能把殖民主义的尾巴拖到下一世纪”  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鸦片战争后,本来租居的葡萄牙人将澳门半岛“据为己有”,此后又强占氹仔和路环。  1982年,邓
期刊
北京,中南海,怀仁堂。  这里见证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见证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实行。  1954年9月15日,出席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步入怀仁堂。制定宪法、制定几个重要的法律,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选举新的国家领导工作人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期刊
2020年1月,陕西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部门预算、指标管理、国库支付、会计核算等核心业务模块在西安市顺利上线,全市14个财政区划、3600余家预算单位、10638个用户全面
期刊
冬雪初霁,天朗气清,北京西郊的香山革命纪念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北京城建集团的18位青年员工,身着红色制服,在展厅里仿佛一团团跳动的火焰……  “我们是纪念馆的施工单位,参与了建馆工作。”纪念馆建设项目执行总工程师于晓说,“印象最深的部分是开国大典,每次看都热血沸腾,今天带年轻人来重温历史。”伴随着讲解员的介绍,观看着“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在场的年轻人用心动情地感受着创建
1986年2月的一個夜晚,中科院学部委员、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来到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中科院宿舍区,敲开了中科院学部委员、光学家王大珩家的门。陈芳允和王大珩不会想到,他们当晚的谈话翻开了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  战略眼光  4位科学家联名提出建议  登门到访的陈芳允带着几分忧虑,因为他之前参加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会议时,虽然听到大多数专家认为应尽快采取对策,积极主动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但是也
期刊
1950年10月,新中国刚刚欢度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  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无比渴望和平安宁。但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争强加在了中国人民头上。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的浴血奋战,于1953年7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
期刊
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一个永载史册的瞬间到来: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冉冉升起……香港从此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奠基  “一国两制”——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  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国力衰弱,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1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吹响治国理政新号角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