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丽丽:把有意义的事做好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意思是人是有理性的生物,能够反思什么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什么样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人要选择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做有意义的事情。
  然而,做有意义的事情并不难,难的是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好,做出个样子来。
  隋丽丽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坚持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好的人。她说:“只要我认定的事情,不管多苦多难,我一定要把它做好。”
  作为教师,教给学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隋老师认为,学生是成长的主体,要始终把学生放在正中央,而学生在学校的成长要靠学校里各个学科的教育。作为数学教师,把数学教育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做好,就是要把真正的数学教给学生。
  隋老师认为,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只是为了考试,而是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而提高生活的质量。那就意味着,数学教育要教给学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这种本质层面的东西。隋老师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思考与探索,她认为,数学是源于生活的,最终也要用于生活。数学是很神奇的,简单的几个数就可以表达一类的事物,解决一类的问题。如欧拉方程,它把无理数e、无理数π、虚数单位i、数字0和数字1搁在一起,就能够解决一类问题。这其实就是一种建模思维,数学教学要做的就是把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教给学生。隋老师对于建模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目前出版了一本数学建模方面的专著和多篇相关论文。
  要想教给学生这种建模思维,教师自己首先得能够建模,这要求教师具有整体把握的教育观。教师要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或者系统地把握数学教材,对某一类数学内容进行系统化归纳。如“立体几何”,它培养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它的图形很抽象,看起来很复杂、很凌乱。隋老师说,整体把握观下,可以找到一个核心图形(长方体或者正方体)来理解整个立体几何的思想框架。长方体或者正方体中有平面与平面平行、直线与直线平行,有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有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面与面所成的角,它涵盖了立体几何中的所有元素。再如中学数学的全部内容,在整体观下,可以分为五大主线,即函数主线、运算主线、应用主线、几何主线和概念统计主线。这种整体把握的教育观可以帮助教师建立模型,可以帮助教师把这种思维方式教给学生,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数学。
  作为导师,让年轻教师有自己的特色
  她是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人,她不仅要求自己把数学教育搞好,还承担着培养年轻教师的责任。
  隋老师说,每一个年轻教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以每一个年轻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其实,这种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隋老师说,她原来不懂怎么带年轻教师,心里只想着好的东西就应该让大家一起学习。有很多次,隋老师认为有些会议或者活动非常具有价值,所以就要求所有数学教师都去参加。后来,有领导提醒她,每个教师的兴趣是不一样的,要尊重每个教师的兴趣,不能要求每个教师都学成一个样子。这些话点醒了隋老师,她想,应该像尊重每一个学生那样尊重每一个教师,在教师原有的基础上推动他。
  现在隋老师带年轻教师大概遵循这样一个过程,刚入职的年轻教师要指导他们学会一些上课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要求,这个阶段的年轻教师要练好教育教学的基本功。基本功练好之后,就要根据年轻教师的兴趣来培养他们,最终形成各自的特色。如喜欢数学建模的教师,隋老师就教给他们数学建模的思想;喜欢数学竞赛的教师,隋老师就教给她们如何搞数学竞赛。当然,这只是一些工作层面的区分,隋老师认为,如果一个教师真正拥有自己的特色,就必须要做科研。通过科研,教师才能够真正懂得教育教学背后的东西,即“为什么”层面的东西。教师懂得了为什么,其教育教学就有了理论支撑,就会使无意识的教育教学变得有意识。有理论支撑的教育教学设计才是真正有特色的设计,上出来的课才是真正有特色的课,这样才能使教师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日常教学中,隋老师通过一些活动来提升年轻教师的专业能力,如教研活动、示范课、研究课,以及指导年轻教师参加一些说课比赛或者做课比赛等。隋老师认为这些活动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她个人比较热衷于市级层面的研讨会,这种研讨会对于年轻教师的思想冲击是巨大的,对其成长的推动也是巨大的。隋老师主持了几次市级层面的研讨会,她会抛出一些可能会产生争议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进行思想的碰撞。她认为只要有思想的碰撞,教师就能够有收获,就能够成长。
  作为公民,有社会责任感
  隋老师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她积极践行一个公民应有的责任,参与社会监督,参加社会活动。
  有一年,北京的一家报社开展了这样的一项活动:选择一位市民跟随一位医生体验其一天的生活。这样的一项活动其实就是给予公民一次行使监督权力的机会。隋老师看到这个新闻之后,马上就报名了。隋老师有幸被选中,真正体验了一把医生的生活。
  隋老师原本以为会有很多市民一起跟着医生共同生活一天,但是事实是只有隋老师自己一个人,还有一位记者负责记录和采访。隋老师体验的是一位微创手术专家马医生一天的生活,她对此次的体验生活非常重视,早七点半就到了医院,不到八点跟马医生进手术室。手术室里有马医生庞大的博士团队和医疗团队,他们要给一位病人做微创手术。手术过程中,她认真地观察着手术的每一个步骤,精神高度集中,屏住呼吸。终于手术成功了,隋老师才深呼吸一下,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下来。马医生给隋老师介绍了手术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流程,隋老师都认真记录下来,有不明白的旋即向马医生或者医疗团队请教。记者把隋老师一天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了下来,后来有整整一个版报道了隋老师在医院一天的体验情况。
  隋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个公民应有监督权利,这为其他市民更好地行使监督权利以及更好地了解医生的生活打开了一个窗口。
  另外,隋老师还有一重身份,那就是区人大代表,她将自己关注的社会问题写成提案,呼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隋老师曾经就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写过提案。北京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后,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社区去做一些志愿服务的事情。很多家长认为,这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所以出现了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帮忙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家长以各种借口到街道办事处央求工作人员给学生盖章的事情。隋老师认为这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诚信意识,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经过调研之后发现社区并没有给学生安排一些实质性的服务活动才导致了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隋老师在两会上提交了“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现状调研及建议”的提案,呼吁社会和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作为教师,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好就意味着对学生成长的迷恋;作为导师,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好就意味着让每位年轻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作为公民,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好就意味着要有社会责任感,这就是坚持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好的隋丽丽老师。
  编辑 付江泓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各种资源面临缺乏的不断挑战下,可持续发展已经日益被人们重视起来,水资源领域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应用与推广也成为社会经济科持续发展的保障,并将起
热 词  老校长下乡  北京市教委协调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北京老教育工作者协会等单位,组织城区15位退休校长、书记、教师,到密云区和河北省阜平县10所乡村学校支教。15位校长、书记和教师退休前长期工作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一线,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和教书育人经验,是开展薄弱学校帮扶的优质资源和宝贵财富。组织开展“老校长下乡”活动,就是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向薄弱地区、薄弱校
期刊
方便面,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也是80后、90后成长的记忆之一.不同品牌和口味的方便面给儿时的记忆留下了不同的色彩,尤其是火车摇摇晃晃,火腿肠泡入热气腾腾的方便
期刊
2016年,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未来五年,北京教育将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继续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以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配置,破解择校难题,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实施“二十大项目”  1.学前教育
期刊
邮轮旅游业被称之为“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也是我国近几年休闲旅游产业中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随着邮轮经济持续发展,邮轮乘务人才需求迅速扩张,随之人才缺口较大.本文基
时代的发展使得媒体成为一种传播文化很有效的工具,而历史电视剧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基本形成形式思维,但是历史剧所带来的“史学史事”给高中生
品牌阐释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发掘学校文化特色,借鉴《易经》理论,提出“聚学问辩,居宽行仁”的校训和“聚·宽教育”办学理念。“聚·宽教育”以“聚
期刊
日前,京东数科与普天轨道交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各自技术优势与行业积累在城市安防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加速安防硬件的智能升级,探索人工智能在城市安防多元场景的进
期刊
所谓翻译理论就是,对于翻译实践,错综复杂的翻译过程,机器翻译中反复出现的各种现象,关系和特点作出适当的分析及归纳总结.[1]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则是翻译过程中的重要理论
由教育部编写的“部编本”教材中增加了文言文所占比例,象征着教育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日益增强.笔者选取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进行了关于“幼小国学教学”的实践,旨在通过诗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