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为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探讨有效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肝硬化病人82例,随机分观察组41 例,对照组 41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宣教和用药指导等方面积极开展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 所有患者都正常完成了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观察组( 9.1±1.7) d、对照组 ( 15.2±2.6) d,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护理效果满意度分别为观察组100%、对照组82.9% (P<0.05)。结论 积极开展优质的护理干预方法效果良好。
【关键词】 肝硬化 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
肝硬化在我国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多数是通过病毒性肝炎进一步发展而来,而在国外多为酒精性肝硬化常见。肝硬化患者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后期的症状多表现为门静脉的高压和肝功能的损害,晚期患者常伴随出现消化道的出血和肝性脑病的发生,失代偿期患者常会出现多器官的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针对我院治疗肝硬化患者,根据病情不同,开展积极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 年 10 月至 2015 年 9 月期间我院收住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82 例,酒精性肝硬化占 23 例,病毒性肝硬化占 59 例,男性 53 例,女性29例,年龄分布在35~73 岁之间,年龄平均为 51.3 岁,入选病人都符合中华医学会公布的肝硬化诊断标准,都经过超声和实验室等明确诊断,Child-pugh 分级:A 级 26 例,B 级 34例,C 级 2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 41 例,Child-pugh 分级、年龄、性别等方面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进行正常护理基础上,主要从饮食和休息、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防治和用药等方面给予积极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如下:
1.2.1 基础护理
病人入院以后,首先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病房治疗环境,湿度控制在 50%~60%,温度控制在22~25℃,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使患者有宾至如归放松的感觉,从而解除心理压力。介绍医院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病人能很快进入角色。向病人讲述病情的演变过程,介绍病情,以已治愈或快治愈患者的病例来鼓励病人,告诉病人,临床上肝硬化病人可以治愈,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更好的配合护理与治疗,多给予肯定和鼓励,与病人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叮嘱病人保持良好的睡眠,能够卧床休息,对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人,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并定时协助翻身,防止褥疮等发生。实时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呕吐物和大便的性状颜色,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处理[1]。
1.2.2 心理护理
肝硬化病人病程较长,且病情容易反复而不易治愈,患者一般心理压力较大,担心病情预后和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容易产生烦躁、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反应,这些又影响着对疾病的治疗,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多鼓励与支持患者,说话注意语言技巧和艺术,想病人之所想,使病人感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从而树立乐观豁达、积极面对疾病的的心态。动员家属积极发挥作用,向家属介绍病情,告知家属注意谈话事项,最好别涉及一些影响病人心情的谈话内容,多理解、支持和鼓励病人,多关心和探视病人。与家属共同从精神上给予病人安慰,解除病人的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提高护理和治疗的依从性[2-4]。
1.2.3 健康宣教
向病人介绍肝硬化的一般知识和注意事项,包括发病原因、一般症状、治疗现状和预后等,使患者对自身和疾病有个初步的认识,对一些并发症的先兆症状有所了解,加强病人自身的护理能力[5-6]。
1.2.4 饮食与休息护理
首先,在饮食方面,肝硬化病人最好以半流食为主,坚持三高一低原则,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给予低脂肪易消化食物,提供优质蛋白(100-120g/d),对有肝性脑病的病人应控制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从而减少肠道内氨。控制脂肪的摄入量,每日不要超过50g。如合并有腹腔积液,应限制钠的摄入,给予无盐或低盐饮食。同时,肝硬化患者要避免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多注意休息,可以适度进行一些轻体力活动,失代偿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1.2.5 并发症护理
肝硬化患者多易出现腹水并发症,此时要求患者尽量卧床休息,从而增加肝内部的血流量,起到保护肝脏细胞的作用。肝昏迷病人多易出现胡言乱语、烦躁不安等精神性症状,常需要密切观察疾病的变化。上消化道出血易使患者精神恐惧紧张,需要详细观察记录出血活动期、停止期、恢复期的变化情况,方便医生临床用药[7]。
1.2.6 加强病情的观察
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变化快,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判断有无性格、行为改变,仔细观察其是否伴有扑翼样震颤,呼气有无烂苹果味,及时评定,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呕吐物及大小便颜色,性质及量,及早发现并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告知患者生活作息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减轻肝脏负担,保持病情稳定,保持口腔清洁,嘱患者多进食易消化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鼓励患者或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做好局部受壓情况的评估工作,必要时尽早使用气垫床,预防褥疮发生。患者指甲要剪短,勿用手抓,以免皮肤破损,指导患者可用拍打的方式来缓解痒感。
1.2.7 加强病情的观察
要求患者生活要有规律,保持睡眠充足,进食半流物及新鲜蔬菜、水果,有益于减轻肝脏负担,稳定病情;观察呕吐物及大小便颜色形状,有利于防止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做好日常生活护理,更换体位,保持清洁,能够防止压迫,预防褥疮的发生。 1.2.8 用药指导
增强与病人的沟通,讲解用药知识,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不乱吃药,不改变剂量,避免出现药物性肝功能损害。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病人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學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U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都完成了临床的护理与治疗,没有死亡病例的出现。观察组有 3例( 7.3%) 患者出现了腹水,经过护理治疗,并发症得到痊愈;对照组有13例( 31.7%) 病人并发肝昏迷、腹水、上消化出血等症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观察组住院时间为( 9.1±1.7) 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5.2±2.6) d,观察组明显较小 (P<0.05)。
2.2 护理满意度
从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9%,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疾病,是由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导致形成的肝脏弥漫性损害。研究表明,肝硬化属于机体严重的应激反应[8]。病理组织学表现为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细胞结节性再生与纤维隔形成。晚期患者较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给临床护理治疗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失代偿期患者较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护理风险较大,要求探索优质的护理方法,贴心的健康教育能够增加患者治疗的顺应性,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加强营养,改善饮食结构,是肝硬化患者护理治疗的前提基础,能够有效的改善肝功能。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指导用药,有益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细心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掌握了病情的发展变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在给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各项优质的护理措施,从研究结果来看,两组无死亡病例发生,观察组有 3例( 7.3%)出现腹水,经过护理治疗,并发症得到痊愈,对照组有13例( 31.7%) 病人并发肝昏迷、腹水、上消化出血等症状,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减少。观察组住院时间为( 9.1±1.7) 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 ( 15.2±2.6) d,观察组明显较小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通过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获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得到了病人的好评,有利于肝硬化病情的转归,值得临床治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 第1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 梁艳波, 李迎花.50 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导刊,2011,8( 9) : 155-156
[3] 陈爱民,陈丹 肝硬化出院患者的过渡期护理干预[J]. 护理学杂,2013,28( 7) : 21-23
[4] 孙明主编. 内科治疗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5] 沈琼,胡丽娟,葛梅,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 14) : 14-15
[6] 吴丽燕,麻雪亚.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护理 [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3) : 458-469
[7] 章琴,汤洪岚.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诱因分析和预见性护理 [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 17) : 2716-2717
[8] 莫焱,刘彦等,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展[J],医学信息,2014,24(2):819-820
【关键词】 肝硬化 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
肝硬化在我国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多数是通过病毒性肝炎进一步发展而来,而在国外多为酒精性肝硬化常见。肝硬化患者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后期的症状多表现为门静脉的高压和肝功能的损害,晚期患者常伴随出现消化道的出血和肝性脑病的发生,失代偿期患者常会出现多器官的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针对我院治疗肝硬化患者,根据病情不同,开展积极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 年 10 月至 2015 年 9 月期间我院收住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82 例,酒精性肝硬化占 23 例,病毒性肝硬化占 59 例,男性 53 例,女性29例,年龄分布在35~73 岁之间,年龄平均为 51.3 岁,入选病人都符合中华医学会公布的肝硬化诊断标准,都经过超声和实验室等明确诊断,Child-pugh 分级:A 级 26 例,B 级 34例,C 级 2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 41 例,Child-pugh 分级、年龄、性别等方面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进行正常护理基础上,主要从饮食和休息、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防治和用药等方面给予积极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如下:
1.2.1 基础护理
病人入院以后,首先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病房治疗环境,湿度控制在 50%~60%,温度控制在22~25℃,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使患者有宾至如归放松的感觉,从而解除心理压力。介绍医院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病人能很快进入角色。向病人讲述病情的演变过程,介绍病情,以已治愈或快治愈患者的病例来鼓励病人,告诉病人,临床上肝硬化病人可以治愈,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更好的配合护理与治疗,多给予肯定和鼓励,与病人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叮嘱病人保持良好的睡眠,能够卧床休息,对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人,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并定时协助翻身,防止褥疮等发生。实时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呕吐物和大便的性状颜色,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处理[1]。
1.2.2 心理护理
肝硬化病人病程较长,且病情容易反复而不易治愈,患者一般心理压力较大,担心病情预后和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容易产生烦躁、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反应,这些又影响着对疾病的治疗,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多鼓励与支持患者,说话注意语言技巧和艺术,想病人之所想,使病人感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从而树立乐观豁达、积极面对疾病的的心态。动员家属积极发挥作用,向家属介绍病情,告知家属注意谈话事项,最好别涉及一些影响病人心情的谈话内容,多理解、支持和鼓励病人,多关心和探视病人。与家属共同从精神上给予病人安慰,解除病人的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提高护理和治疗的依从性[2-4]。
1.2.3 健康宣教
向病人介绍肝硬化的一般知识和注意事项,包括发病原因、一般症状、治疗现状和预后等,使患者对自身和疾病有个初步的认识,对一些并发症的先兆症状有所了解,加强病人自身的护理能力[5-6]。
1.2.4 饮食与休息护理
首先,在饮食方面,肝硬化病人最好以半流食为主,坚持三高一低原则,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给予低脂肪易消化食物,提供优质蛋白(100-120g/d),对有肝性脑病的病人应控制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从而减少肠道内氨。控制脂肪的摄入量,每日不要超过50g。如合并有腹腔积液,应限制钠的摄入,给予无盐或低盐饮食。同时,肝硬化患者要避免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多注意休息,可以适度进行一些轻体力活动,失代偿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1.2.5 并发症护理
肝硬化患者多易出现腹水并发症,此时要求患者尽量卧床休息,从而增加肝内部的血流量,起到保护肝脏细胞的作用。肝昏迷病人多易出现胡言乱语、烦躁不安等精神性症状,常需要密切观察疾病的变化。上消化道出血易使患者精神恐惧紧张,需要详细观察记录出血活动期、停止期、恢复期的变化情况,方便医生临床用药[7]。
1.2.6 加强病情的观察
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变化快,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判断有无性格、行为改变,仔细观察其是否伴有扑翼样震颤,呼气有无烂苹果味,及时评定,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呕吐物及大小便颜色,性质及量,及早发现并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告知患者生活作息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减轻肝脏负担,保持病情稳定,保持口腔清洁,嘱患者多进食易消化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鼓励患者或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做好局部受壓情况的评估工作,必要时尽早使用气垫床,预防褥疮发生。患者指甲要剪短,勿用手抓,以免皮肤破损,指导患者可用拍打的方式来缓解痒感。
1.2.7 加强病情的观察
要求患者生活要有规律,保持睡眠充足,进食半流物及新鲜蔬菜、水果,有益于减轻肝脏负担,稳定病情;观察呕吐物及大小便颜色形状,有利于防止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做好日常生活护理,更换体位,保持清洁,能够防止压迫,预防褥疮的发生。 1.2.8 用药指导
增强与病人的沟通,讲解用药知识,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不乱吃药,不改变剂量,避免出现药物性肝功能损害。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病人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學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U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都完成了临床的护理与治疗,没有死亡病例的出现。观察组有 3例( 7.3%) 患者出现了腹水,经过护理治疗,并发症得到痊愈;对照组有13例( 31.7%) 病人并发肝昏迷、腹水、上消化出血等症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观察组住院时间为( 9.1±1.7) 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5.2±2.6) d,观察组明显较小 (P<0.05)。
2.2 护理满意度
从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9%,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疾病,是由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导致形成的肝脏弥漫性损害。研究表明,肝硬化属于机体严重的应激反应[8]。病理组织学表现为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细胞结节性再生与纤维隔形成。晚期患者较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给临床护理治疗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失代偿期患者较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护理风险较大,要求探索优质的护理方法,贴心的健康教育能够增加患者治疗的顺应性,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加强营养,改善饮食结构,是肝硬化患者护理治疗的前提基础,能够有效的改善肝功能。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指导用药,有益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细心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掌握了病情的发展变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在给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各项优质的护理措施,从研究结果来看,两组无死亡病例发生,观察组有 3例( 7.3%)出现腹水,经过护理治疗,并发症得到痊愈,对照组有13例( 31.7%) 病人并发肝昏迷、腹水、上消化出血等症状,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减少。观察组住院时间为( 9.1±1.7) 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 ( 15.2±2.6) d,观察组明显较小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通过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获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得到了病人的好评,有利于肝硬化病情的转归,值得临床治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 第1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 梁艳波, 李迎花.50 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导刊,2011,8( 9) : 155-156
[3] 陈爱民,陈丹 肝硬化出院患者的过渡期护理干预[J]. 护理学杂,2013,28( 7) : 21-23
[4] 孙明主编. 内科治疗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5] 沈琼,胡丽娟,葛梅,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 14) : 14-15
[6] 吴丽燕,麻雪亚.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护理 [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3) : 458-469
[7] 章琴,汤洪岚.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诱因分析和预见性护理 [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 17) : 2716-2717
[8] 莫焱,刘彦等,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展[J],医学信息,2014,24(2):81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