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幼儿园教育实际出发,以绘本的运用为切入点,依次分析与探讨了依托绘本资源面向幼儿渗透教育的可行性、切入点及其有效策略。目的在于引导更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充分意识到绘本中所包含的丰富教育资源,以一种灵活而巧妙的方式对幼儿们进行良好的引导,促使幼儿们健康成长、快乐进步,积淀日后人生所需要的重要正能量。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可行性;切入点;有效策略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图书形式,其文字较少,且图画丰富,适合幼儿阶段孩子的阅读与观看。因此,不少幼儿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都倾向于借助绘本面向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及其引导。身为一名幼儿基层教师,我在自身的幼儿教育实践中,便想方设法立足幼儿实际成长需求引入适宜的绘本,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予幼儿们以心灵的启迪与熏陶,使得幼儿们从中能明白事理,收获了满满的成长。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幼儿教育实践,针对依托绘本资源带领幼儿们有效进步与提升这一主题进行细致阐述与探讨,望能抛砖引玉,引导更多的幼儿教师合理挖掘与利用绘本资源,推动幼儿们的健康茁壮成长。
一、 借助绘本开展幼儿教育的可行性
就实际情况来讲,借助绘本开展幼儿教育存在着如下两个方面的可行性。
(一)绘本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提到绘本,相当一部分人会认为其仅仅只是“图画书”,没有什么阅读价值。这其实是对绘本的一種错误认知与理解。翻阅一本本绘本,其有着精美的插图,图片上所呈现的内容不仅与故事相契合,而且充满想象力,带给读者以良好的视觉感官冲击,再认真分析其由文字构成的故事,或活泼有趣,或意蕴悠长,无不揭示了一个道理。综合来讲,绘本中包含着异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认真挖掘与合理利用,能对幼儿们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教育,是带领幼儿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有力渠道。可以说,绘本本身的特性奠定了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中以其为载体对幼儿们进行教育的可行性。
(二)幼儿阶段的孩子适合渗透式教育方式
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年龄小,若是教师始终只是单一化的讲解、枯燥式的分析,幼儿们的注意力很容易涣散,难以集中到教师所阐述的内容上,这种“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的尴尬状况显然将导致幼儿们的实际认知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程度。为此,幼儿教师有必要从孩子们的实际年龄特点出发,采用灵活多变且细腻有效的方式实施与组织日常教育。绘本依托一个个故事展开,在聆听绘本的过程中,幼儿们接受到的是有趣的故事,其愿意听,也能集中精力认真听。在听故事的同时,幼儿们也会自觉进行思考与分析,并切实从中得到关于故事的感悟、启示与体会等。这便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能调动幼儿们的学习与探索兴趣不说,也能留给幼儿们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积极调整、不断优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幼儿阶段孩子们的实际认知特点也决定了教师依托借助绘本资源实施渗透式教育方式的可行性。
二、 借助绘本开展幼儿教育的切入点
作为幼儿教师,可以尝试着从如下几个方面切入依托绘本加强对幼儿们的教育及其引导。
(一)借助绘本面向幼儿开展安全意识教育
幼儿阶段孩子年龄较小,对一些危险的事物缺乏敏锐的辨别意识,而且在遇到突发危险情况时也难以正确应对。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有必要且必须注重对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让幼儿们掌握安全知识、懂得自救基本常识,从而为日后的健康茁壮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市面上便存在着诸多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优质绘本,这便为幼儿教师认真挖掘、精心利用绘本面向幼儿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例如,《小羊羊的急救箱》这一绘本便详细描述了羊妈妈外出之后七只小羊与大灰狼斗智斗勇的故事。伴随着智斗大灰狼这一主线情节,《小羊羊的急救箱》这一绘本还将幼儿们玩耍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都罗列了下来,像眼睛进灰尘、刺扎进手、手被夹、被蜂蜇、脚受伤、被烫伤、从高处摔下、晕车,等,又以小羊们给羊妈妈打电话求救羊妈妈耐心解答的方式传递出了正确的应急措施,让小羊们遇到的这些意外情况都得到了很好的应对与解决。边跟随着故事节奏看七只小羊智斗大灰狼的情节,边学习其中小羊们遇到意外情况时不慌张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的方法,幼儿们在生动而有趣的绘本阅读中明白与掌握了诸多安全知识,不少幼儿更是非常喜欢看,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这便是在绘本中汲取安全知识的有力体现。
(二)借助绘本面向幼儿开展生活习惯教育
幼儿阶段孩子们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将推动着幼儿们更好地生活、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但是就当前实践来看,相当一部分幼儿们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良生活习惯,像有的不喜欢刷牙齿,有的不喜欢认真洗手,有的喜欢挑食,有的则不愿意剪头发等。为此,幼儿教师应当从班上幼儿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幼儿们良好生活习惯教育的引导。这其中,依托绘本便不失为有效的突破方式之一。
例如,《如果不吃青菜》这一绘本便描绘了明一这一位爱吃肉但却不喜欢吃青菜的小男孩形象。明一非常喜欢吃肉,每次吃饭时他总是把妈妈做好的青菜挑出来,一点都不吃。虽然爸爸妈妈提醒明一要多吃青菜,要不光吃肉不消化,但是明一仍然拒绝吃青菜。对此,爸爸妈妈也没有批评明一,而是与他做了一个小小的约定,那就是未来几天明一需要只吃肉不吃青菜。对于这一约定,明一起初是非常开心的,他大口大口地吃肉,心里非常快乐。可是,没过几天,明一感觉到不舒服了,牙龈变得肿肿的,脸上还蹦出来几颗小痘痘,肚子胀胀的,好几天都没有大便,对之前非常喜欢吃的小肉丸子也失去了兴趣。这时,明一才意识到原来不能光吃肉,还得吃青菜,这样才能消化得好,才能更加健康。在聆听《如果不吃青菜》这一绘本时,幼儿们会跟随着明一一起经历整个过程,也能更加直观地由明一的故事中掌握一个重要的道理,即既要吃肉又要吃青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此一来,无需教师过多的讲解,也不需要反反复复的叮嘱,幼儿们便能从《如果不吃青菜》这一绘本中汲取到正确的生活习惯教育,并在自身的现实生活中做到肉和菜都要吃。这显然是借助绘本面向幼儿开展生活习惯教育所彰显出的突出价值。 (三)借助绘本面向幼儿开展精神品质教育
良好的精神品质能使得幼儿从小形成端正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并能在日后的人生成长经历中从中获益。因此,在初步接触外界事物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灵活而巧妙地对幼儿们进行精神品质教育,以此坚定幼儿们的心性,推动其更好地进步与成长。
例如,《全都是我的》这一绘本便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叫做花袜子的小乌鸦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那就是无论看到什么好东西,它都想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虽然花袜子身边的朋友们都在小心地保护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却都被花袜子想办法抢了过去。对这些抢来的玩具,花袜子也很担心,于是它每天都窝在自己的窝里保护着它们,自己却再也没有出去玩耍过……在这一绘本中,幼儿们会意识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有很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就要想法得到。与此同时,也会认识到好东西并不是一定要紧紧攥在手心里的,只有跟大家一起玩耍,才会更加开心、快乐。如此一来,借助绘本故事《全都是我的》便很好地教会了孩子,只有分享才会令自己更快乐。幼儿们的理解深刻,且能灵活地联系到自身的实际社会行为与行动。借助绘本面向幼儿开展精神品质教育的预期效果得以良好地凸显出来。
三、 借助绘本开展幼儿教育的有效策略
就当前实践情况来看,借助绘本开展幼儿教育的有效策略大致可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引领幼儿阅读绘本
依托绘本的前提是认真地阅读,走进绘本所营造的故事氛围与情节之中。为此,幼儿教师应注重带领幼儿们进行绘本阅读的质量。只有全身心地融入绘本阅读之中,幼儿们才能切实从中汲取到成长的力量。
例如,在带领幼儿们一起阅读《彩虹色的花》这一绘本时,我便有意识地向幼儿们提出了一些问题,以这些问题为载体推动着幼兒们不断思考、不断分析,并从中更好地理解“彩虹色的花”这一形象。“小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彩虹色的花是怎么帮助它的?”“蜥蜴遇到了什么麻烦?彩虹色的花是怎么做的”“小老鼠怎么了?彩虹色的花想出了什么办法?”“彩虹色的花最后怎么了?”“大家从《彩虹色的花》这一故事中学到了哪些道理呢?”……这些问题推动着幼儿们边阅读边思考,沉浸在《彩虹色的花》这一绘本所讲述的故事之中,并都在思考与分析的过程中明白了“彩虹色的花”身上所具备的品质,从中幼儿们将懂得关爱、分享与帮助他人的快乐。教师有意识地加以指导,使得幼儿们绘本阅读的质量更高,这显然是依托绘本资源面向幼儿们进行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二)鼓励幼儿复述绘本
幼儿阶段的孩子们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在聆听与阅读了绘本故事之后,也能对其细节形成记忆,并能从中建立起自身的认识、观点与看法。这时,幼儿们往往有着积极阐述与表达的欲望。为此,作为幼儿教师应当积极顺应幼儿们的这一实际特点与需求,鼓励幼儿们复述绘本,即引导幼儿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绘本内容。在复述的过程中,有关所阅读绘本的认知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升华,而且幼儿们的语言能力也能由此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发展,实乃存在着一举多得的良好教育效果。
例如,在带领幼儿们一起阅读了《肚子里有个火车站》这一绘本之后,我便鼓励幼儿们先认真想一想,然后认真组织语言尝试着复述这一故事。刚刚结束了这一绘本的阅读,幼儿们被其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且记忆格外深刻,不少幼儿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进行该绘本故事的复述。像一名幼儿便说道“小女孩茱莉娅的肚子里有个火车站,里面住着很多可爱的小精灵们。每当茱莉娅吃饭吃得太快都不认真咀嚼的时候,大块大块的食物便会掉到她肚子里的火车站里,会砸晕很多小精灵,而且还害的小精灵们拼命干活。更可气的是,茱莉娅竟然还吃了很多冰激凌,这让她肚子里的火车站形成了一场大的暴风雪,小精灵们被冻得不行,他们非常生气,于是就在茱莉娅的肚子里罢工了。肚子里的小精灵们不干活了,茱莉娅的身体变得不舒服,于是,她赶紧喝了点温水,在温水的帮助下,肚子里的小精灵们得以暖和起来,大家开始慢慢地恢复原来的状况,也开始帮助茱莉娅消化起吃下的食物来……”在复述绘本故事的过程中,幼儿们得以对《肚子里的火车站》这一绘本故事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也以一种非常有趣的方式了解了自己的消化系统,懂得了健康饮食习惯对身体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在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幼儿们对《肚子里的火车站》这一绘本之间形成了最密切而幸福的互动,其积极地促进了幼儿们在日后尝试着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去关心与保护肚子里的“火车站”与“小精灵们”。
(三)组织幼儿表演绘本
绘本中很多故事有着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非常适合幼儿们进行表演。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所讲解的绘本内容引导幼儿们加以创编,形成有意义的舞台剧。在进行绘本表演的过程中,相信,绘本中所蕴含的道理与启示将留给幼儿们以更加深刻的印象,促使着他们去吸收、消化与理解,并据此建构自己的认知。
我在自身的日常教育中便会有意识地组织与带领幼儿们进行绘本故事的表演。例如,在带领幼儿们阅读了《爱心树》这一绘本之后,我便带领幼儿们进行了依托这一绘本所进行的情景剧表演。一名幼儿负责扮演“大树”,不同的幼儿分别负责扮演“男孩”不同的人生阶段。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无论是参与表演的小演员们,还是底下认真观看的幼儿们,大家都能从中感受到这棵树对这个孩子诸多要求的包容与有求必应,它愿意将自己有的一切都给予这名孩子,这让它感到很快乐。具体的一些台词,我们没有进行过多的更改,还是沿用绘本中的那些对话,让幼儿们能静下心来在分析与思考这些简单的语言背后所包含着的内容。
树说:“孩子,我好想你啊!来,快爬到我的树干上,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吧,在我的树荫下吃苹果玩耍,就像以前一样。”
“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不想再爬树玩耍。”男孩说,“我想买东西来玩,我要钱!你可以给我一些钱吗?”
“对不起!”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苹果。孩子,要不你拿我的苹果到城里去卖。这样,你就会有钱,就可以买到你要的东西,你就会快乐了。”
……
在进行情景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们理解了这个男孩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也理解了这颗充满爱心的树对于不同时期男孩不同的关爱与呵护,这都促使着幼儿们对《爱心树》这一绘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组织幼儿表演绘本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由此得以充分证明。
四、 结束语
绘本是连接幼儿们心灵与图画、文字的有效桥梁。不少人更是直截了当地指明“绘本是最有价值的儿童图书”。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绘本的教育价值,面向幼儿们进行灵活的教育熏陶与心灵启迪,以让幼儿们在走进会本所营造故事氛围的同时,更好地感知其中的真善美,从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进步与发展。在日后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将进一步努力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以绘本为桥梁推动幼儿们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刍议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施策略[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4):205.
[2]陆萍.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1):87.
[3]张燕芳.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7):107.
[4]唐海燕.幼儿园科学绘本的多维价值[J].福建教育,2019(3):14-15.
[5]柴银贵.让思维与成长之花并蒂绽放: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工作开展策略[J].山西青年,2020(8):271.
[6]王以华.提高幼儿园绘本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20(1):76-77.
作者简介:
李莹,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桥南中心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可行性;切入点;有效策略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图书形式,其文字较少,且图画丰富,适合幼儿阶段孩子的阅读与观看。因此,不少幼儿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都倾向于借助绘本面向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及其引导。身为一名幼儿基层教师,我在自身的幼儿教育实践中,便想方设法立足幼儿实际成长需求引入适宜的绘本,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予幼儿们以心灵的启迪与熏陶,使得幼儿们从中能明白事理,收获了满满的成长。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幼儿教育实践,针对依托绘本资源带领幼儿们有效进步与提升这一主题进行细致阐述与探讨,望能抛砖引玉,引导更多的幼儿教师合理挖掘与利用绘本资源,推动幼儿们的健康茁壮成长。
一、 借助绘本开展幼儿教育的可行性
就实际情况来讲,借助绘本开展幼儿教育存在着如下两个方面的可行性。
(一)绘本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提到绘本,相当一部分人会认为其仅仅只是“图画书”,没有什么阅读价值。这其实是对绘本的一種错误认知与理解。翻阅一本本绘本,其有着精美的插图,图片上所呈现的内容不仅与故事相契合,而且充满想象力,带给读者以良好的视觉感官冲击,再认真分析其由文字构成的故事,或活泼有趣,或意蕴悠长,无不揭示了一个道理。综合来讲,绘本中包含着异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认真挖掘与合理利用,能对幼儿们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教育,是带领幼儿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有力渠道。可以说,绘本本身的特性奠定了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中以其为载体对幼儿们进行教育的可行性。
(二)幼儿阶段的孩子适合渗透式教育方式
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年龄小,若是教师始终只是单一化的讲解、枯燥式的分析,幼儿们的注意力很容易涣散,难以集中到教师所阐述的内容上,这种“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的尴尬状况显然将导致幼儿们的实际认知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程度。为此,幼儿教师有必要从孩子们的实际年龄特点出发,采用灵活多变且细腻有效的方式实施与组织日常教育。绘本依托一个个故事展开,在聆听绘本的过程中,幼儿们接受到的是有趣的故事,其愿意听,也能集中精力认真听。在听故事的同时,幼儿们也会自觉进行思考与分析,并切实从中得到关于故事的感悟、启示与体会等。这便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能调动幼儿们的学习与探索兴趣不说,也能留给幼儿们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积极调整、不断优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幼儿阶段孩子们的实际认知特点也决定了教师依托借助绘本资源实施渗透式教育方式的可行性。
二、 借助绘本开展幼儿教育的切入点
作为幼儿教师,可以尝试着从如下几个方面切入依托绘本加强对幼儿们的教育及其引导。
(一)借助绘本面向幼儿开展安全意识教育
幼儿阶段孩子年龄较小,对一些危险的事物缺乏敏锐的辨别意识,而且在遇到突发危险情况时也难以正确应对。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有必要且必须注重对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让幼儿们掌握安全知识、懂得自救基本常识,从而为日后的健康茁壮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市面上便存在着诸多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优质绘本,这便为幼儿教师认真挖掘、精心利用绘本面向幼儿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例如,《小羊羊的急救箱》这一绘本便详细描述了羊妈妈外出之后七只小羊与大灰狼斗智斗勇的故事。伴随着智斗大灰狼这一主线情节,《小羊羊的急救箱》这一绘本还将幼儿们玩耍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都罗列了下来,像眼睛进灰尘、刺扎进手、手被夹、被蜂蜇、脚受伤、被烫伤、从高处摔下、晕车,等,又以小羊们给羊妈妈打电话求救羊妈妈耐心解答的方式传递出了正确的应急措施,让小羊们遇到的这些意外情况都得到了很好的应对与解决。边跟随着故事节奏看七只小羊智斗大灰狼的情节,边学习其中小羊们遇到意外情况时不慌张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的方法,幼儿们在生动而有趣的绘本阅读中明白与掌握了诸多安全知识,不少幼儿更是非常喜欢看,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这便是在绘本中汲取安全知识的有力体现。
(二)借助绘本面向幼儿开展生活习惯教育
幼儿阶段孩子们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将推动着幼儿们更好地生活、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但是就当前实践来看,相当一部分幼儿们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良生活习惯,像有的不喜欢刷牙齿,有的不喜欢认真洗手,有的喜欢挑食,有的则不愿意剪头发等。为此,幼儿教师应当从班上幼儿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幼儿们良好生活习惯教育的引导。这其中,依托绘本便不失为有效的突破方式之一。
例如,《如果不吃青菜》这一绘本便描绘了明一这一位爱吃肉但却不喜欢吃青菜的小男孩形象。明一非常喜欢吃肉,每次吃饭时他总是把妈妈做好的青菜挑出来,一点都不吃。虽然爸爸妈妈提醒明一要多吃青菜,要不光吃肉不消化,但是明一仍然拒绝吃青菜。对此,爸爸妈妈也没有批评明一,而是与他做了一个小小的约定,那就是未来几天明一需要只吃肉不吃青菜。对于这一约定,明一起初是非常开心的,他大口大口地吃肉,心里非常快乐。可是,没过几天,明一感觉到不舒服了,牙龈变得肿肿的,脸上还蹦出来几颗小痘痘,肚子胀胀的,好几天都没有大便,对之前非常喜欢吃的小肉丸子也失去了兴趣。这时,明一才意识到原来不能光吃肉,还得吃青菜,这样才能消化得好,才能更加健康。在聆听《如果不吃青菜》这一绘本时,幼儿们会跟随着明一一起经历整个过程,也能更加直观地由明一的故事中掌握一个重要的道理,即既要吃肉又要吃青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此一来,无需教师过多的讲解,也不需要反反复复的叮嘱,幼儿们便能从《如果不吃青菜》这一绘本中汲取到正确的生活习惯教育,并在自身的现实生活中做到肉和菜都要吃。这显然是借助绘本面向幼儿开展生活习惯教育所彰显出的突出价值。 (三)借助绘本面向幼儿开展精神品质教育
良好的精神品质能使得幼儿从小形成端正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并能在日后的人生成长经历中从中获益。因此,在初步接触外界事物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灵活而巧妙地对幼儿们进行精神品质教育,以此坚定幼儿们的心性,推动其更好地进步与成长。
例如,《全都是我的》这一绘本便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叫做花袜子的小乌鸦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那就是无论看到什么好东西,它都想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虽然花袜子身边的朋友们都在小心地保护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却都被花袜子想办法抢了过去。对这些抢来的玩具,花袜子也很担心,于是它每天都窝在自己的窝里保护着它们,自己却再也没有出去玩耍过……在这一绘本中,幼儿们会意识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有很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就要想法得到。与此同时,也会认识到好东西并不是一定要紧紧攥在手心里的,只有跟大家一起玩耍,才会更加开心、快乐。如此一来,借助绘本故事《全都是我的》便很好地教会了孩子,只有分享才会令自己更快乐。幼儿们的理解深刻,且能灵活地联系到自身的实际社会行为与行动。借助绘本面向幼儿开展精神品质教育的预期效果得以良好地凸显出来。
三、 借助绘本开展幼儿教育的有效策略
就当前实践情况来看,借助绘本开展幼儿教育的有效策略大致可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引领幼儿阅读绘本
依托绘本的前提是认真地阅读,走进绘本所营造的故事氛围与情节之中。为此,幼儿教师应注重带领幼儿们进行绘本阅读的质量。只有全身心地融入绘本阅读之中,幼儿们才能切实从中汲取到成长的力量。
例如,在带领幼儿们一起阅读《彩虹色的花》这一绘本时,我便有意识地向幼儿们提出了一些问题,以这些问题为载体推动着幼兒们不断思考、不断分析,并从中更好地理解“彩虹色的花”这一形象。“小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彩虹色的花是怎么帮助它的?”“蜥蜴遇到了什么麻烦?彩虹色的花是怎么做的”“小老鼠怎么了?彩虹色的花想出了什么办法?”“彩虹色的花最后怎么了?”“大家从《彩虹色的花》这一故事中学到了哪些道理呢?”……这些问题推动着幼儿们边阅读边思考,沉浸在《彩虹色的花》这一绘本所讲述的故事之中,并都在思考与分析的过程中明白了“彩虹色的花”身上所具备的品质,从中幼儿们将懂得关爱、分享与帮助他人的快乐。教师有意识地加以指导,使得幼儿们绘本阅读的质量更高,这显然是依托绘本资源面向幼儿们进行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二)鼓励幼儿复述绘本
幼儿阶段的孩子们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在聆听与阅读了绘本故事之后,也能对其细节形成记忆,并能从中建立起自身的认识、观点与看法。这时,幼儿们往往有着积极阐述与表达的欲望。为此,作为幼儿教师应当积极顺应幼儿们的这一实际特点与需求,鼓励幼儿们复述绘本,即引导幼儿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绘本内容。在复述的过程中,有关所阅读绘本的认知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升华,而且幼儿们的语言能力也能由此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发展,实乃存在着一举多得的良好教育效果。
例如,在带领幼儿们一起阅读了《肚子里有个火车站》这一绘本之后,我便鼓励幼儿们先认真想一想,然后认真组织语言尝试着复述这一故事。刚刚结束了这一绘本的阅读,幼儿们被其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且记忆格外深刻,不少幼儿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进行该绘本故事的复述。像一名幼儿便说道“小女孩茱莉娅的肚子里有个火车站,里面住着很多可爱的小精灵们。每当茱莉娅吃饭吃得太快都不认真咀嚼的时候,大块大块的食物便会掉到她肚子里的火车站里,会砸晕很多小精灵,而且还害的小精灵们拼命干活。更可气的是,茱莉娅竟然还吃了很多冰激凌,这让她肚子里的火车站形成了一场大的暴风雪,小精灵们被冻得不行,他们非常生气,于是就在茱莉娅的肚子里罢工了。肚子里的小精灵们不干活了,茱莉娅的身体变得不舒服,于是,她赶紧喝了点温水,在温水的帮助下,肚子里的小精灵们得以暖和起来,大家开始慢慢地恢复原来的状况,也开始帮助茱莉娅消化起吃下的食物来……”在复述绘本故事的过程中,幼儿们得以对《肚子里的火车站》这一绘本故事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也以一种非常有趣的方式了解了自己的消化系统,懂得了健康饮食习惯对身体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在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幼儿们对《肚子里的火车站》这一绘本之间形成了最密切而幸福的互动,其积极地促进了幼儿们在日后尝试着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去关心与保护肚子里的“火车站”与“小精灵们”。
(三)组织幼儿表演绘本
绘本中很多故事有着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非常适合幼儿们进行表演。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所讲解的绘本内容引导幼儿们加以创编,形成有意义的舞台剧。在进行绘本表演的过程中,相信,绘本中所蕴含的道理与启示将留给幼儿们以更加深刻的印象,促使着他们去吸收、消化与理解,并据此建构自己的认知。
我在自身的日常教育中便会有意识地组织与带领幼儿们进行绘本故事的表演。例如,在带领幼儿们阅读了《爱心树》这一绘本之后,我便带领幼儿们进行了依托这一绘本所进行的情景剧表演。一名幼儿负责扮演“大树”,不同的幼儿分别负责扮演“男孩”不同的人生阶段。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无论是参与表演的小演员们,还是底下认真观看的幼儿们,大家都能从中感受到这棵树对这个孩子诸多要求的包容与有求必应,它愿意将自己有的一切都给予这名孩子,这让它感到很快乐。具体的一些台词,我们没有进行过多的更改,还是沿用绘本中的那些对话,让幼儿们能静下心来在分析与思考这些简单的语言背后所包含着的内容。
树说:“孩子,我好想你啊!来,快爬到我的树干上,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吧,在我的树荫下吃苹果玩耍,就像以前一样。”
“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不想再爬树玩耍。”男孩说,“我想买东西来玩,我要钱!你可以给我一些钱吗?”
“对不起!”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苹果。孩子,要不你拿我的苹果到城里去卖。这样,你就会有钱,就可以买到你要的东西,你就会快乐了。”
……
在进行情景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们理解了这个男孩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也理解了这颗充满爱心的树对于不同时期男孩不同的关爱与呵护,这都促使着幼儿们对《爱心树》这一绘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组织幼儿表演绘本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由此得以充分证明。
四、 结束语
绘本是连接幼儿们心灵与图画、文字的有效桥梁。不少人更是直截了当地指明“绘本是最有价值的儿童图书”。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绘本的教育价值,面向幼儿们进行灵活的教育熏陶与心灵启迪,以让幼儿们在走进会本所营造故事氛围的同时,更好地感知其中的真善美,从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进步与发展。在日后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将进一步努力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以绘本为桥梁推动幼儿们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刍议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施策略[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4):205.
[2]陆萍.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1):87.
[3]张燕芳.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7):107.
[4]唐海燕.幼儿园科学绘本的多维价值[J].福建教育,2019(3):14-15.
[5]柴银贵.让思维与成长之花并蒂绽放: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工作开展策略[J].山西青年,2020(8):271.
[6]王以华.提高幼儿园绘本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20(1):76-77.
作者简介:
李莹,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桥南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