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1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利用学科资源优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我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先天就有,需要靠后天的引导、激发。
  1.认真对待高中生物第一节课,作好情感投资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不能囫囵应付第一节课,可以与他们聊聊生命、健康、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话题。关于生命的讨论——世界上有与你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吗,如果没有,为什么?那么可以造一个几乎与你长得一样的人吗?关于健康——接种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相关的疾病?為什么目前无法获得用来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同学们听说过亲子鉴定、死者身份鉴定,大家知道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古代的滴血认亲可靠吗?这些问题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从中感受到生物学科的潜在魅力。
  2.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体温调节时,先提个问题:寒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些什么反应?教师收集学生的答案,接着进行分类,哪些属于增加产热,哪些属于减少散热,然后结合代谢、神经、激素、反射弧等,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将现实融入课堂,融入教材,这样一来,你的学科、你的课堂和你成了学生最想认识和交往的朋友。如果我们用心去做,生命科学中蕴藏的无尽妙趣,足以叩开每一个厌学学生的心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并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
  二、注重方法的传授,挖掘教材潜在的自主学习的因素
  达尔文有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自学、观察、操作、比较、迁移、解题、归纳、总结等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生物学科概念繁多,容易混淆,涉及面广,有经验的老师在学完一块内容后会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处理:带领学生绘制概念图,必修一用得较多;逻辑关系强的做思维导图,比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层次分明但又难记住的用列表比较,比如不同的育种方式;涉及随机交配和自交的遗传问题利用公式模型。首先由教师指导,之后让学生针对不同内容自己确定方法并独立完成。
  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自主学习的时间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教学,善用实物材料,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用粉笔演示染色体的复制,用揉捏的纸团分析分裂期的染色体为什么无法转录和DNA复制,用粉笔盒、水杯模拟实验容器等等。用熟悉的事物来演示抽象的内容,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例如:在学习《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时,很多老师为了省事儿,采用单纯的讲授式课堂教学,这样收效甚微。如果课前教师按要求准备好备用纸条,上课时两个同学一组,教师分步骤发布任务,必要时停下来提问、分析,甚至重新练习一遍。此部分涉及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遗传定律是高中生物的重点、难点、热点和考点,在活动中,老师只是发号施令,动手动脑的任务就由学生愉快地去完成了。
  四、开展合作学习促进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可以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利于学习效果提高。例如,在学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时,通过课前预习,然后课堂分组讨论,学生会因为小组活跃的气氛而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长久坚持还可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五、注重评价的有效性
  1.评价方式
  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目标的激励性评价体系。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激励、诊断、总结等功能,不但可以巩固初步养成的学习习惯,而且可以激发进一步的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
  2.评价注意事项
  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进步中找到自信。我们很多时候为了赶进度,对学生的表现泰然处之,这样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是一种无声的打击,长久下去会使师生感情淡化,学生对学习索然无味,散失学习信心。评价不局限于课堂表现,多些激励性评价、艺术性评价。教育需要停下来等一等,或是鼓励或是欣赏或是指正都是对学生的尊重。有效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勇往直前,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这是对教育的诠释,也是对教师的要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的教育主题,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当今学生个性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特点,对不良习惯加以矫正,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一、当今高中语文课堂出现的普遍状况  通过对本校、外校部分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及现场采访,发现了高中语文课堂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问题: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不浓、课堂气氛有些沉闷、语文学习收效不大等。各种问题洪水似的暴发出来,着实让高中语文教师大伤脑筋,不得不随时更新着自己的教学理念,寻求着理想的教学方法。笔者也不例外,课堂上有時会出现类似的尴尬局面,主要是自己在处理一些突发事
期刊
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习惯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较轻松,因此要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受思维方式、语境等因素的影响,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综合与梳理,找到学习的规律。应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期刊
词汇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正如英国的语言学家D.A. Wilkins所论述,“没有语法人不能表达很多的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不能表达任何东西”。鉴于此,笔者以建构英语词汇有效学习模式为最终目标,对本区域内初中学段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态度及现状进行了调查。  一、前言  笔者主持山东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模式构建研究》的研究工作,我们在2016年3月间,从全区7所
期刊
最近细读了《颠覆?渐变?温儒敏剧透高考语文改革方向》《关于语文教学的二十四条建议》和李希贵的《上语文课不懂这个,课堂上白流汗》三篇文章,了解中高考改革的方向,我从中更深刻的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语文的本质就是“多读书”。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中高考,没有语文阅读作为基础的话,孩子的其他学科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将举步维艰。  可是在现实中,很多孩子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导致写作能力、理解能
期刊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手段正以一种独到优势,普遍介入课堂教学。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因而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方能构建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但在使用媒体时应该注意“适合”“适度”“适时”。  一、“适合”的媒体资源,营造趣味性的课堂  我国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巨大力量,而多媒体的引入就像
期刊
在低年级数学学习中,小朋友的认知和情绪、情感是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且相互作用的。可以说,情绪和情感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催化剂,我们应从低年级孩子的情感世界出发,调动孩子积极的情感,让他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的学习知识。  一、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  孔子将学习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知学、好学、乐学,乐学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学习热情。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重视儿童情感的培养,让小朋友们处处体验到学习数
期刊
目前,一些学生认为学习英语需要大量的时间,并且英语学习枯燥无趣。所以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们爱上学习的动力之一,而且它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让学生知道积极参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当学生们有了浓厚的兴趣来学习英语。他们高兴接触它,充满热情并且整个身心投入研究和探索,学习由“精心研究”转变为“快乐学习”,学生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安排学生听、唱
期刊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数学家,而是为所有人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还在于培养人本质地看问题的意识;更在于培养了人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策略,增强人的反应能力。  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数困生)在中学中所占比例不小,因此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数困生问题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难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引导思维。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期刊
随着教学理念的改变和教学改革的发展,课堂教学现在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是教小学数学的,现在就我怎样发挥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使用学具,可促進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