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例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的妊娠结局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的临床特点及其妊娠结局.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703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其中双胎妊娠131例,单胎妊娠57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双胎组和单胎组孕妇的年龄、规律产检次数、发病孕周、分娩孕周、平均延长孕龄、血压值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等临床指标,比较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子痫、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等产科并发症,以及心功能衰竭、肺水肿、低蛋白血症、视网膜病变、颅内出血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双胎组和单胎组围产儿的结局,包括早产率、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转入率,以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e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窒息、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和低血糖等疾病的发生率.采用t检验、x2检验、校正四格表的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双胎组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高于单胎组[5.03%(131/2604)与1.94%(572/29 452),x2=106.40,P<0.001].双胎组和单胎组的平均发病孕周分别为(33.6±1.8)周和(34.4±2.0)周,平均分娩孕周分别为(34.6±2.9)周和(35.6±3.2)周,平均延长孕龄分别为(6.4±0.3)d和(7.4±0.5)d,双胎组均早于单胎组(t=2.364、3.902和5.314,P均<0.05).双胎组与单胎组胎盘早剥[9.9%(13/131)与4.2%(24/572)]、心功能衰竭[11.5% (15/131)与3.2% (18/572)]、肺水肿[4.6%(6/131)与0.9%(5/572)]、产后出血[16.0%(21/131)与7.0% (40/572)]、子宫胎盘卒中[5.3%(4/131)与0.5%(3/572)]发生率比较,双胎组均高于单胎组(x2=7.013、16.430、9.505、10.990和17.650,P均<0.01).双胎组与单胎组早产率[77.1% (202/262)与29.9%(171/572)]、新生儿HIE发生率[8.4%(22/262)与4.7%(27/572)]、新生儿NICU转入率[76.2%(205/262)与58.4%(332/572)]比较,双胎组均高于单胎组(x2=162.000、4.392和31.980,P均<0.05).结论 双胎妊娠较单胎妊娠更易发生重度子痫前期,且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导致围产儿不良结局.临床应重视双胎妊娠的管理,一旦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积极治疗并预防并发症,根据病情适时终止妊娠。

其他文献
新生儿呼吸衰竭(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NRF)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常见的危重症.NRF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围产医学水平以及NICU救治危重患儿的效能.本文旨在通过对已经开展的NRF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NRF的病因、高危因素及治疗进
期刊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提高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准确性和异常核型检出率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18、X、Y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13、21及16、22染色体单一序列探针,对100例自然流产绒毛标本同时进行FISH检测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并分析2种方法的一致性及差异.结果 (1)染色体核型分析:100例流产绒毛
患儿男,8d,因"发热伴拒食1d"于2012年3月2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d出现发热,体温37.8℃,伴拒食;入院当天出现双下肢及阴囊肿胀,排尿困难,无抽搐、嗜睡,无呕吐,大便正常.体格检查:体温35.9℃,脉搏110次/min,呼吸45次/min,血压78/39 mm Hg(1 mm Hg=0.133 kPa).患儿神志清,反应一般,贫血貌,无发绀,全身皮肤轻度黄染.双下肢硬肿,面积约16%.会
期刊
为庆祝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以下简称"北京医学会")成立90周年暨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成立20周年,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2012年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产后出血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委员会组织,北京和睦家医院协办,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陈倩教授担任会议主持.来自北京市各区县的妇产科医师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荣幸地邀请到了多名国内外专家进行专题
期刊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非贫血孕妇妊娠早期母体血红蛋白(hemaglobin,Hb)浓度、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对妊娠晚期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预测作用.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门
目的 探讨高龄孕妇(预产期年龄≥35岁)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行妊娠中期羊膜腔穿刺术及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6584例高龄孕妇的病历资料,所有病例行羊膜腔穿刺术的唯一指征是高龄.计算各种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将高龄孕妇分成年龄35~39岁组和≥40岁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胎儿47,+21、47,+18和性染色体
晚期早产儿是指胎龄34~36+6周的早产儿,出生体重和身高接近于足月儿,但生理及代谢等方面并未完全成熟,出生后病率、病死率及新生儿期再入院率比足月儿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导致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的首要病因.及时将存存危险因素的晚期早产儿从基层医院转运到条件较好的三级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
期刊
胎儿同种免疫反应(isoimmunization或alloimmunization)是指由于致敏作用在母体循环中出现抗胎儿红细胞抗原抗体,继而进入胎儿循环与红细胞抗原结合并产生溶血、贫血所致的一种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1],严重者可发生免疫性胎儿水肿(immune hydrops fetalis,IHF).母胎Rh血型不合是发生胎儿同种免疫反应的主要原因,现就其在妊娠过程中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等
期刊
胎盘是哺乳类动物妊娠期特有的器官,具有物质交换、代谢、屏障防御以及合成功能,对于维持胎儿健康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的迅猛发展以及对胎盘研究的不断深入,胎盘医学应运而生.目前已认识到,胎盘正常的发生、发育受一系列精确的分子调控,胎盘印迹基因表达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异性,随着孕周不同可发生较大的变化[1].胎盘发生发育不同时期印迹基因缺失或过度表达,可引起胎盘形态、
期刊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tic,MCDA)双胎特有的严重并发症,约占MCDA的15%[1].由于2个胎儿共享1个胎盘,当供血儿通过胎盘内的血管吻合或交通支向受血儿输血时,会导致供血儿血容量降低,肾脏灌注量减少,出现羊水过少、膀胱消失和严重贫血;而受血儿血容量过多,肾脏灌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