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问题解决的情感因素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22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是架设“教”与“学”关系的桥梁,它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学生的求学历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被列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它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形成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教师需力求改变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教育的现状,要关注人的终身发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慎密的思维习惯、严谨的求学态度和崇真的理性精神。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当前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初中生问题解决的情感因素分析
  1.数学兴趣。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数学世界丰富多彩,颇具吸引力。强烈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获得持久的内部动力,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地、自觉地获得数学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虽然初中男女生在数学思维的发展总体上是平衡的,但它们在辩证思维、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方面存在差异,表现为男生的数学兴趣浓于女生。
  2.自信心。处于学龄中期的初中生,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发展,“代数繁,几何难”显露学生对学生数学的无奈,部分学生害怕困难,面对挫析时退缩不前,学生往往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自暴自弃。一些女生个性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难题容易产生紧张心理。也有部分学生不求上进,缺乏竞争意识,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导致学习动机丧失,失去自信。
  3.数学观。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思想、数学的本质的根本看法,它影响着一个人从事数学活动的方式,决定着他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无时不用,无处不有,部分学生割裂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要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运用己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解题观。数学解题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对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再学习,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审视问题,会使学生采用不同的观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针对一些难题,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解题观: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方法熟练,能产生操作层面的解题观;思维灵活多变,活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能产生心智层面的解题观;通过反思,深入挖掘题目背景,从而开阔视野,产生内化层面的解题观。
  5.数学情绪。部分学生在面对难题时表现为紧张、焦虑,甚至是恐惧,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要通过访谈了解病因,对症下药。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要通过分组、结队、个别辅导等形式帮助他们摆脱厌学情绪。
  二、教学策略
  1.亲历活动过程,树立科学数学观。数学知识的习得离不开学生亲历知识从形成到应用的全过程,而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结果性知识,通过记忆公式、机械的训练达到应用结论的目的。而对于难以用言语、文字表述的过程性知识往往为教师所忽视。我们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学会概念的抽象、公式的推导、规律的概括和结论的综合。教师还要向学生介绍知识产生的背景,让他们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在“有理数”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如下:“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他说:‘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说,要用正数与负数区分相反意义的量,他用正摆的小棍表示正数,用斜摆的小棍表示负数。而《九章算术》中最早提出了正负数加减的法则,‘同负相除,异名相益,无正入负之……’,元代朱世杰还给出了正负数的乘除法则。负数的认识和应用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数学介绍背景知识,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
  2.展现思维过程,树立学习信心。部分教师精心构思,巧妙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范例、讲解一气呵成,看似流畅的课堂教学掩盖了自身的思维过程,往往给学生带来“教师聪明,我好笨”负面影响,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信心。我们数学教师要主动向学生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将自己置身于困境,与学生共同面对困难、挫折,经过交流、讨论、争辩等活动寻求解决办法。教师要留有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明白哪些是关键步骤,哪些是难点,这样面对复杂的问题也不至于方寸大乱,大大地增强了解题信心。
  3.勇于面对挫折,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部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遇到难题时,没有及时调整不良情绪,任其发展下去,以致变得郁闷琐燥,最终放弃解题。学生在遇到“拦路虎”时常伴随着挫折感,如果学生及时调节情绪,调整心态,将困难看成是一种挑战,就会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排除万难争取成功解题。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情感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惰性、排除干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鼓励他们不怕困难,磨炼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实施情感教学,培养学习兴趣。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机械灌输,大搞题海战术,学生成为接纳知识的容器。原来丰富有趣的数学变得索然无味,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应将数学回归生产、生活中去,将数学理论和生活实际融为一体,为学生设置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用数学的观点解决问题,从中体味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如在“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中”,教者设计了生活化的情境:“在气象学中,将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日温差。例如:盐城市区某天最高气温为31℃,最低气温为20℃,则该天的日温差为(31-20)=11℃。如果该地某天的最高气温为8℃,最低气温为-2℃,你能求出这天的日温差吗?你是如何求的?”
  总之,我们数学教师了解初中生数学学习情感的现状,分析造成学生解题困难的情感因素,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克服困难的决心,通过亲历学习活动,让他们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使知、情、意、行得到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区先锋初中)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爆破施工现场不常遇到的砂砾岩盖的爆破,通过选取合理的爆破施工参数、爆破网路,在实践中总结得出了一套适合于黑山通盖煤矿露天爆破工程的砂砾岩揭盖爆破的经验参数,供
雷管卡口工序危险且用工量大,用机器替代人工的自动化技术,一直是行业雷管生产线实现自动化的技术瓶颈。研制完成的ZM.FPL.IOK型全自动雷管卡口编码—体机,不仅实现了卡口的无人化
为了探讨不同企业生产的硝酸铵或同一企业生产的硝酸铵随放置时间不同对膨化硝铵炸药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测定不同硝酸铵样品的朋票票pH值,和用该样品生产的膨化硝铵炸药的殉爆
【摘 要】启发式教学模式是其他各国广泛采用的且被实践证明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重在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通过教师的设问、启导、开启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就从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要求和在数学教学上的实施简要的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启发式模式;实施;方式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实
走进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品德课上似乎成为一种时尚。它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也是新课标精神提倡的一种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它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还是学生通向良好学习习惯桥梁的有效途径。但是在课堂上,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他们不善于独立思考,不
采用木糖醇硬脂酸酯和丁二酸为原料合成了木糖醇硬脂酸酯双子乳化剂(DGM),产物结构经IR光谱进行了确认。以产物酸值为指标,得出最佳的反应温度为210℃,最佳反应时间为2.5ho产物的最
介绍了一座复杂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水塔的定向爆破拆除。详述了该水塔的爆破拆除方案和爆破参数设计,针对爆破拆除产生的振动进行了安全校核,并采取了有效的安全措施,保证了水
工业炸药成品性能检测一般采用试爆罐装置,在炸药试爆时,试爆罐上多有泄压装置,当爆炸压力增大时就会顶开泄压装置,但在此过程中,炸药产生的废气便会四处扩散,从而造成有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