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对策研究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exxf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其中诗词鉴赏更是重中之重。诗词鉴赏一直都是高考中得分率较低的一个题型,也是直接反映学生语文能力的代表。因此,如何发现并解决在诗词鉴赏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诗词鉴赏 教学现状
  “能够欣赏诗词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的文学会有切实的了解,而且也绝对不会感觉到人生是枯燥的。”诗词是中国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中极为耀眼的一部分,作为教师,更需要从日常的教学中入手对其中所隐藏着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逐步改变现状进而提升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在鉴赏诗词的同时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着的诗意的世界,领略诗词中的风采,享受诗词所带给他们的精妙绝伦的精神世界。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来指引学生发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首要目标,其中近些年来最引起人们重视的便是诗词鉴赏这一部分。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教学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学生之所以对诗词产生抵触情绪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兴趣,其次是学生的鉴赏能力较低,那么结合这两点原因我们可以从激发学生兴趣点入手,只有先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更进一步地带动学生徜徉在诗词歌赋的海洋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要想培養学生的诗词学习兴趣,就要让他们浅层次地对诗词有一定的个人感悟。
  首先,应该重视诗词的朗读。虽然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这一方面并没有做过多的要求,但是朗读是感悟诗词的最好方法,那么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及朗读能力可以有效地给予学生代入感。但是在现在的日常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是十分重视诗词的朗读,朗读重强调的就是情感的把握,因此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诗词有一个情感层面上的初步认知。例如:在学生读完陶渊明老先生的《归园田居》这一组诗中的任何一首后,对诗篇的第一感觉都是轻松、舒适安逸。由此可见,大声朗读和仔细阅读是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诗词的,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在面对诗词时出现无计可施的场面。
  此外,正确深刻地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也是培养学生对诗词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一种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诗词毫无兴趣,以及产生的负面消极情绪,绝大部分也是源于学生对于诗词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人的个人社会经历了解甚少,所以诗词中所饱含的诗人历尽沧桑或品尝人生百态过后凝聚而成的艺术氛围在学生头脑中难以形成一个深刻的感知层。把握古诗词的创作背景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感悟其中情感的。古代诗人的创作风格以及内容大多数是和作者的生活环境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就是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初步为学生渗透一些古代的文学常识,帮助学生进行记忆积累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好比是想要了解一个人,首先要从这个人的爱好以及背景入手,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投其所好。所以,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否则仅仅是纯粹为学生讲解梳理诗词的句意并点拨情感,是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也不利于学生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和其喷薄而发的情感。
  除了以上的两个方面以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带领学生通过意象分析意境。通过学生们的现状得知他们觉得诗词枯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兴趣,所以教师作为引导者更应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诗词的内容,而不是拿来一篇诗词就单刀直入直切主题。例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时候,其中涉及到的“浪花、乱石、惊涛、岸边”等等的意象时,教师可以将这些意象转化为色彩丰富的图片、动画或者是视频,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将这首词中的景色以及意境更加声情并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地体会苏轼这首词所带给人们的壮阔景色以及宏伟的气势。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灵活方式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诗词中意象给人的感受是什么样的,表达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或情怀。对于学生来说在一首诗中,意象是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的表象文字,而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则是需要学生慢慢揣摩的一种抽象的艺术氛围,所以采用通过意象分析意境的方法带领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透过直观的意象领悟诗词的抽象意境,进一步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并增加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
  (二)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上一点建议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但是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另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教师。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一直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出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并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语文,可以说是一个用文字构造出优美的一门学科,但是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填鸭式教学,教师一味地讲解,既体现不出来语文学科的魅力,又没有什么显著的效果。所以教师更应该想办法转变现有的教学方式来带动学生学习古诗词。让学生透过书本上的文字体会到背后深层次的情感。将固有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例如:在学习被世人尊称为“诗圣”的杜甫老先生的《春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就是诗人所处的环境之中: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但是人迹罕至,花鸟都为国家的破败不堪而留下泪水,在烽火连天的日子里,能收到一封家书是难能可贵的,花白的头发越来越少,连梳起来都很困难了。那么就可以让学生从诗人的角度,将自己想象成为被俘获至长安城内的诗人,看见自己国家衰落到如此地步,曾经的一草一木,现在的一砖一瓦;曾经热闹的长安街头,如今萧瑟的空巷,这一切的景象所给予学生最真切的感受是什么样子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想象就不难体会出其中诗人所处的环境以及当时看见自己国家破败的心情,即面对如此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感叹出来的爱国之情以及今夕何夕的无限伤感,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的形象就显得更为立体了。   诗词一直讲究的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当诗人被眼前景物所触动时,笔下的文字就像是被赋予了灵魂的精灵,典雅却不失灵气显得极具魅力,所以教师们更应该改变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来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借助诗人的眼睛来回望那个年代、那个时期的壮阔或秀美景色,感悟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体会古时候的缠绵悱恻,进一步来体会出那个年代抱有赤子之心的人们心中的无限热忱与情怀。
  从时下比较流行的几档电视节目,例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等中都不难看出诗词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了。那么中國人的诗意生活的典型代表就是诗词,其实从古至今诗词便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就如同诗人王维所说的一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生活中就是需要这样一份诗意来进行点缀,否则一味是毫无文雅之意的快节奏式生活,又怎么能体现出来我国的文明精华呢?可以说,人们内心和灵魂的最深处的审美愉悦感就是来自于这些诗人文豪们有感而发的文字当中。所以,从年轻一代抓起,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凝聚着我国古典文化精华的诗词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改变现今学生们不求甚解的记忆诗词的现象,教师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改变,重视起诗词教学,将“传承经典文化,弘扬我国古典诗词”的任务当做己任。让学生在学习诗词的同时对诗词产生兴趣与热情,并深入了解与积累,从而提高自身的诗词审美鉴赏能力并且逐渐被这样的文化精华所熏陶洗礼。学生可以在整个诗词学习的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铭记文人的情怀,精华自己的心灵,提升自身的审美,在诗词中去享受诗人在文字背后所带给人们的精神上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张心科.接受美学与高中文学教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17-18)
  【2】戴石坚.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5(04)
  【3】于兴雷.语文课堂“创造性学习”方法探究【J】.现代语文:学术合,2011(10)
  【4】公木.《新诗鉴赏辞典》序言【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
  【5】朱艳.提升语文古诗词教学关联性的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6(0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测量法对医学生的尊严的现状,及其与自尊及自我和谐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医学生对自己的尊严状况普遍感到满意;尊严和自尊、自我和谐存在一定的相
为研究衰退沙棘人工林对土壤的改良功能,对陕北黄土区衰退沙棘人工林分轻度、中度、重度3种衰退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种衰退类型沙棘人工林0-60cm土层土壤速效磷、速效
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林刺槐、沙棘和柠条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储量及分布特征的差异,研究了不同类型人工林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对SOC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林建造
【摘 要】  笔者认为理想的习作教育应该基于学情,从关注写作知识转为关注学生的写作情况,分析学生的写作行为。笔者从基于学情视角入手,找准教学起点,落实过程指导,倡导“定制评价”,从而真正帮助学生实现发展。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学情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让学生掌握若干的写作规则和术语并不能使学生形成写作素养,同样,让学生阅读背诵若干范文,模仿练习,也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行业不断深化和发展,在幼儿园教育改革中,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与培养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幼儿园教学中,区域活动的教学模式渐渐替代教学中的集体模式。本文以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指导教学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教师们在此模式下,如何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  【关键词】  区域活动 幼儿指导  近年,在幼儿的教育中,活动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实践,这种教育形式主要以强调幼儿园的主
“要想知道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而不惜触犯天条,勇敢盗取天火后与宙斯展开的斗争情况,请大家留意下期的动画片”。在解说的同时还配有精彩的节选片断,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电视节目预告。大家平常在看报刊书籍或电视的预告,它经常都只是给你出现引人入胜的片断特写或多个精彩镜头,往往就是那么一刹那的镜头引起了我们想继续看下去的愿望。  语文教师是一位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艺术家,假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设置悬念的
【摘 要】  班级管理的真谛是信服。“信服”就是“信任”加“服从”。做一个让学生信服的班主任必须让学生认同管理行为。怎样才能让学生信服,关键看班主任的管理知识、管理方法和管理智慧。  【关键词】  信任 服从 认同 信服  长期以来,大多数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亲、苦口婆心,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班级管理工作太难做。但是看看魏书生、韩玲等优秀班主任老师乃至身边做得成功的班主任老师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十分劳累,琐事烦多。常常还要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要和学生谈心。有道是:谈得好,可以排忧解难,消除隔阂,增进友谊,学生带着压抑而来,舒畅满意而归;谈的不好,就会火上浇油,越谈越僵,越谈越合不拢。从我的二十多年从教经验看,我觉得只有掌握谈心的艺术,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下面,我谈谈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