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未决的战争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mpham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4年1月11日,宁静的冬日周末。美国卫生局局长路德.L.特里博士此刻却是忐忑不安,由肯尼迪总统倡议、他亲自领导的卫生局顾问委员会今日将向全国发表他上任后的第一份政府研究报告,题为《吸烟与健康》。在这毫不起眼的标题下,其实掩藏着一条即将引发全美舆论地震的重要信息。正是为了将影响降至最低,用心良苦的特里破天荒地选择非工作日来发表政府报告,并希望借用周日作为缓冲。身兼医学家与政府决策人的他正陷在焦灼之中:既期待着将信息尽快公之于众,又不断想象着事后那铺天盖地的压力与麻烦。
  
  这条信息的内容是:吸烟,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今天看来,这只是一条人尽皆知的健康常识;但据1961年的盖洛普调查显示,只有不到44%的美国人相信“吸烟不利健康”。当时的人们并未意料到:1964年1月的这份报告,将彻底终结三百多年来流传的“吸烟无害”论;今天的人们也难以意料到:一条常识的建立,需要经历多少个百年的波折与艰辛。
  
  早在1604年,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便发表过一篇反对烟草的短文,在缺乏医学实证的条件下,他甚至得出了类似当今所说的“二手烟亦有害健康”的结论。但国王的先见之明不久便被烟草工业史上第一个黄金浪潮所淹没:1607年,维吉尼亚公司开始向整个欧洲供应烟草;18世纪,尽管基督教会对烟民赋予了“轻微不道德”的“美名”,烟草制品由于利润丰厚。
  
  仍然受到西方各国鼓励;19世纪,卷烟的发明使烟草更为精致、廉价,吸烟迅速从上流社会走向大众,美国烟草公司顺势推出第一则香烟广告。与手杖、礼帽一样,香烟也成为了当时绅士的象征。
  
  潮流必然伴随着逆流:最早的禁烟运动同样起源于19世纪,在医学尚不发达的年代,宗教道德是约束烟民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绳索。然而在宗教力量式微的大环境中,直至20世纪,禁烟团体根本无法与烟草集团分庭抗礼。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上台后,烟草业成为其“反托拉斯”行动的首个重灾区,但此举反而促进烟草制品以更低廉的价格出售。香烟的泛滥在两次大战时期达到顶峰,烟草甚至被政府列为军需之一,欧洲战场美军总指挥约瑟.潘兴将军就曾说过:“打赢这场战争最需要什么。我的答案是香烟,要跟子弹一样多!”
  
  大战结束后,千万老兵顶着胜者的光环以及长年吸免费烟形成的巨大烟瘾回归社会,成为战后经济复苏的主力军。禁烟团体的呼声在他们听来是如此的不和谐,自然而然也被整个社会舆论嗤之以鼻。然而正在这个年代,烟草与呼吸道疾病之间的研究也悄悄起步,道德与吸烟之间的对决旋即被医学与吸烟的对决所取代。20世纪30年代初,艾尔通.欧兹勒博士首次
  提出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因果联系。50年代,《读者文摘》刊出《烟盒引发的癌症》一文,引发不小的恐慌。但烟草公司也随机应变,“过滤嘴香烟”的发明随即挽救了销售的下滑。
  
  真正的角斗才刚刚开始,烟草集团意识到,真正的敌人不再是那些悲天悯人却苦无凭证的宗教团体,而是主导理性且掌握实证的研究机构:美国癌症协会于1954年承认吸烟与肺癌“存在联系”,消费者协会于1958年呼吁政府开展吸烟危害研究,联邦贸易委员会裁定烟草公司的广告存在“误导嫌疑”,国家卫生局公开声明“烟草可能提高癌症风险”。1961年,沉浸在吸烟危害之争中的美国迎来了他们的新总统肯尼迪——抗癌运动积极分子、公民健康团体的代表人物。随后,国家卫生局发生了两件大事:首先,肯尼迪亲自任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教授路德.L.特里博士为局长;其次,成立由局长领导的吸烟与健康顾问委员会并展开调查:烟草公司与科研团体,究竟谁在说谎?
  
  历经3年时间,以7000多份医学文件为基础的《吸烟与健康》报告于1964年1月11日出炉,成为禁烟运动史上的里程碑,美国政府首次以官方名义宣布:吸烟会导致严重的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属于肺癌与心脏病的直接原因之一,须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政府将对此采取适当补救措施。当然,考虑到烟草业的利益,报告并未将吸烟称为“瘾”,而是“一种难以戒除的长期习惯”,毕竟顾问委员会中1/5的代表来自烟草公司,3/4的成员都是烟民。
  
  特里博士依然低估了该报告的“震级”,在他刻意安排的1月12日星期天“缓冲期”,舆论丝毫没有闲着,而是连篇累牍地刊登着报告内容和相关评论,民众对烟草公司的愤怒充分发酵。周一开市,烟草类股票几乎全军覆没,烟草集团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谩骂,行内人士将报告的发表称为“烟草业的海啸”。一年后,联邦贸易委员会投票通过《香烟标签与包装法》,要求香烟盒上必须标明“国家卫生局证实:吸烟有害健康”字样;两年后通过《香烟广告法》,所有相关广告除标明警告字语外,还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任何形式的误导与欺骗。1968年,盖洛普调查显示:相信“吸烟有害健康”的民众已从7年前的不到44%上升至78%。1970年,政府禁止电视广播媒体播放任何形式的香烟广告。
  
  烟草集团自然不会坐以待毙。1965年“水洗标签”问世,“吸烟有害健康”字样可以遇水即溶;
  1966年各烟草公司联合成立院外游说集团,以政党赞助、选举经费及高额利税为诱饵,将禁烟运动上纲上线,推至“影响国家经济”的高度;同时,集团高薪聘请的律师队伍也就“吸烟权”问题提出“车轮式”诉讼,极力阻止政府就禁烟进行立法。在20世纪70-90年代的相关案件中,许多烟草公司老板不惜现身说法,力证吸烟无害。禁烟问题已经不再交给宗教裁判所,也不再交给医学实验室,而是走向了法庭。
  
  时至今日,人们铭记1月11日这个警钟敲响的日子,也不会忘记那条建立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健康常识依然在立法之路上蹒跚前行,它的同路人还包括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众所周知的议题。从道德战、科学战再到司法战,在生活质量与经济利益的对抗中,既可看到人类对利益之偏执,更可看到人类为求生存而谋变革之良心。
其他文献
在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病人服务,类似于护士,又和家政人员有几分相同;他们不是正式职工,却又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常常被人忽视,病人家属却离
伍少安1月8日在《南方都市报》撰文指出:受冰雪凝冻天气影响,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启动应急预案,部分中小学已停课、缓考或提前放假。位于湘黔交界的湖南省怀化市要求各中小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和HindⅢ双酶切含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的质粒pXSLT1,回收0.84kb的ST1—LTB融合基因,再将载体pET—28b(+)用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然后将其与ST1—LTB融合基因连接,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EcoRⅠ、HindⅢ、BamHⅠ酶切反应
2010年1月4日,是北京59年来最冷的一天。由于前一天晚上北京市政府下达了全市学生的停课令,在这一天,学生家长们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顶风冒雪送孩子们去上学了。这是北京首次
历时近3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4月6日正式出台,其“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年—2011年)亦相继公布。民众千呼万盼的中国新医改,终于大盘落定
张悟本,人称中医食疗第一人。以下言论收集自张担任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嘉宾时的访谈。1、“海产品没法饲养”。井底之蛙,海产品农业发达着呢,鱼的生产称为水产业(Aquac
目的观察慢性缺氧大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与莱福特药酒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我室研制的动物饲养舱,造成SD大鼠慢性间歇低氧,测定其肝组织SOD、MDA含量。结果慢性缺氧大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传统的地理教学已经不适合培养新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高中地理教学已经开始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及时全
日本棒束孢(Isaria japonica)为寄生于鳞翅目(Lepidoputera)蛹的不完全型的日本冬虫夏草的分生胞子型。作者对使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的日本棒束孢菌实体的免疫激活作用进行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