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晚期中英社会技术比较研究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d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技术是指调整、管理、控制社会的方法。它比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更具有决定作用。社会技术构成体系主要包括:政府组织的状况、财政税收制度、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等。社会技术进步主要体现为社会运行效率的提高。在中古晚期,社会技术进步是科技突破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英国社会技术提高很快,比中国的社会技术更具有促进效率的秉性。正是社会技术水平的差异,才导致中英在18世纪发展的分道扬镳。
其他文献
“十七年”的东北工业小说记录了那个时代工人对新生活、新环境、新身份掩饰不住的喜悦与感激,以及由此演化而来的激情与力量,塑造了置身新型社会隶属关系的工人群像,同时也
灾害的发生会造成儿童的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救助。灾后儿童心理救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因此相关政策的制定是灾后儿童心
时代性是阿伦特哲学的显著特征。阿伦特哲学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她对极权主义和反犹主义的关注,对二者的反思和追问都彰显了阿伦特作为学者的良知与勇气,以及责任与担当。
傩,是一种产生于史前的,具有宗教性与艺术性的古老、奇异而又神秘的社会文化现象。"傩"起源于原始的狩猎活动,而后逐渐演变为一种驱鬼逐疫的巫术活动。周时,傩成为国家礼制,周
中国近现代报刊蕴含着丰富的学术资源,它对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极具史料文献价值。近年来,报刊研究已在社科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且呈现出日益上升的势头。因此,必须重视报
马克思人道主义问题虽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需反思并找出更为真实的认识路径。如果我们不囿于流行的思考和分析,以人的价值本性及其自觉程度为视角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