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鲫鱼优质高产养殖技术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fhkjthre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适中,以5-10亩为好。池水一般在1.5-2.5米左右。有良好的水源和水质,池塘注排水方便,池形整齐,堤坝较高、较宽,沙底且池底平整,不渗水,洪水不淹,便于捕捞操作。如果鱼池达不到上述要求可以适当改造。同时,池塘在放养鱼种前应进行药物清池,杀灭池塘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物。水源充足的池塘可放干池塘的水进行干塘清理,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化浆或全池波洒。不变排水的池塘可以带水清塘,清塘一周后即可放鱼。
  二、鱼种放养
  按照池塘80:20高产高效养殖规模式,应以放养鲫鱼为主同时搭配放养一些花鲢,其中鲫鱼产量占80%,花鲢占20%。规格为体重40-60克的鲫鱼,放养密度为1500-1800尾每亩。规格为体长3-4厘米的鲫鱼,放养密度为1000-1200尾每亩。规格为体重20-60克的鲢鱼,放养密度为150-170尾每亩。鱼苗或鱼种放养前均需要用浓度为1%-3%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20分钟,浓度为10-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体15-30分钟进行严格消毒鱼体。
  三、鱼种驯化
  鲫鱼是生活在水体中下层的鱼类,主养鲫鱼的池塘,鱼种经驯化后才能降低养殖中的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培育鱼种阶段,鲫鱼驯化相对容易,驯化后的鱼种在成鱼养殖时上浮抢食时间段,便于养殖管理。训话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诱食剂,可以缩短驯化时间。鲫鱼放养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反之则驯化时间长且上浮抢食的百分率低。在鲫鱼放养密度已确定而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池塘水位的方法,相对增加池塘放养密度,则既有利于驯化,又能提高池塘水温,促进鱼体生长。搭配放养鲢鱼,应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投放。鲫鱼鱼种驯化期的水质,宜保持为清、瘦而不宜浊、肥。
  四、投喂方法
  饲料配方的好坏最终要体现在养殖经济效益上,即鱼体生长速度、饲料转换率、饲料系数和鱼产量上。但是,一个科学的饲料配方并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养殖效果,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否正确掌握好饲料的投喂技术。池塘内水环境的生态因子及其复杂,鱼类又是变温动物,其摄食强度随水温而变动,投喂过少则鱼体处于一种只维持代谢的状态甚至体重减轻。投喂过多造成鱼体摄食过饱而诱发鱼病甚至死亡,且过剩的饲料腐败后易使水质恶化而反过来又影响鱼体正常摄食和生长。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饲料投喂技术。
  1、日投喂量的确定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物联网也随之出现并成为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平台。文章结合我院的具体实际为切入点,探讨物联网技术在其间的应用。从而有效地将物联网技术具体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解决校园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我院的后勤工作服务,促进校园物联网技术的科学发展。
文章从设计素描和传统素描造型方法的侧重点展开论述,从线条这一造型元素切入,说明以线造型表现方法在设计素描中的实用性与重要性。在素描教学实践中,正确、合理地运用线造
语文教育长期受到现行的考试模式、应试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忽视其作为人文学科的审美性。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语文审美能力和提高语文审美素养方
人们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硬件是指其自身各个部分的全部不可移动装置,同时也是有形的事物。计算机硬件在计算机发挥自身所有功能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协助作用,而现今计算机不论
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物联网技术带来了第三次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产业浪潮,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将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物联网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信息技术领域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基本特征、关键技术,并讨论了物联网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马尾藻资源丰富,大部分在近海岸天然生长,易获得。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医学研究报道,马尾藻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抗菌和抗病毒等生理活性。[目的]旨在观察马尾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大电影作为电影的一个分支,发展迅猛。其作为我国电影行业中的一股新生力量,较好地填补了我国电影市场的空缺。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精品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