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适中,以5-10亩为好。池水一般在1.5-2.5米左右。有良好的水源和水质,池塘注排水方便,池形整齐,堤坝较高、较宽,沙底且池底平整,不渗水,洪水不淹,便于捕捞操作。如果鱼池达不到上述要求可以适当改造。同时,池塘在放养鱼种前应进行药物清池,杀灭池塘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物。水源充足的池塘可放干池塘的水进行干塘清理,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化浆或全池波洒。不变排水的池塘可以带水清塘,清塘一周后即可放鱼。
二、鱼种放养
按照池塘80:20高产高效养殖规模式,应以放养鲫鱼为主同时搭配放养一些花鲢,其中鲫鱼产量占80%,花鲢占20%。规格为体重40-60克的鲫鱼,放养密度为1500-1800尾每亩。规格为体长3-4厘米的鲫鱼,放养密度为1000-1200尾每亩。规格为体重20-60克的鲢鱼,放养密度为150-170尾每亩。鱼苗或鱼种放养前均需要用浓度为1%-3%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20分钟,浓度为10-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体15-30分钟进行严格消毒鱼体。
三、鱼种驯化
鲫鱼是生活在水体中下层的鱼类,主养鲫鱼的池塘,鱼种经驯化后才能降低养殖中的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培育鱼种阶段,鲫鱼驯化相对容易,驯化后的鱼种在成鱼养殖时上浮抢食时间段,便于养殖管理。训话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诱食剂,可以缩短驯化时间。鲫鱼放养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反之则驯化时间长且上浮抢食的百分率低。在鲫鱼放养密度已确定而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池塘水位的方法,相对增加池塘放养密度,则既有利于驯化,又能提高池塘水温,促进鱼体生长。搭配放养鲢鱼,应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投放。鲫鱼鱼种驯化期的水质,宜保持为清、瘦而不宜浊、肥。
四、投喂方法
饲料配方的好坏最终要体现在养殖经济效益上,即鱼体生长速度、饲料转换率、饲料系数和鱼产量上。但是,一个科学的饲料配方并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养殖效果,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否正确掌握好饲料的投喂技术。池塘内水环境的生态因子及其复杂,鱼类又是变温动物,其摄食强度随水温而变动,投喂过少则鱼体处于一种只维持代谢的状态甚至体重减轻。投喂过多造成鱼体摄食过饱而诱发鱼病甚至死亡,且过剩的饲料腐败后易使水质恶化而反过来又影响鱼体正常摄食和生长。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饲料投喂技术。
1、日投喂量的确定
池塘面积适中,以5-10亩为好。池水一般在1.5-2.5米左右。有良好的水源和水质,池塘注排水方便,池形整齐,堤坝较高、较宽,沙底且池底平整,不渗水,洪水不淹,便于捕捞操作。如果鱼池达不到上述要求可以适当改造。同时,池塘在放养鱼种前应进行药物清池,杀灭池塘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物。水源充足的池塘可放干池塘的水进行干塘清理,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化浆或全池波洒。不变排水的池塘可以带水清塘,清塘一周后即可放鱼。
二、鱼种放养
按照池塘80:20高产高效养殖规模式,应以放养鲫鱼为主同时搭配放养一些花鲢,其中鲫鱼产量占80%,花鲢占20%。规格为体重40-60克的鲫鱼,放养密度为1500-1800尾每亩。规格为体长3-4厘米的鲫鱼,放养密度为1000-1200尾每亩。规格为体重20-60克的鲢鱼,放养密度为150-170尾每亩。鱼苗或鱼种放养前均需要用浓度为1%-3%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20分钟,浓度为10-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体15-30分钟进行严格消毒鱼体。
三、鱼种驯化
鲫鱼是生活在水体中下层的鱼类,主养鲫鱼的池塘,鱼种经驯化后才能降低养殖中的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培育鱼种阶段,鲫鱼驯化相对容易,驯化后的鱼种在成鱼养殖时上浮抢食时间段,便于养殖管理。训话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诱食剂,可以缩短驯化时间。鲫鱼放养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反之则驯化时间长且上浮抢食的百分率低。在鲫鱼放养密度已确定而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池塘水位的方法,相对增加池塘放养密度,则既有利于驯化,又能提高池塘水温,促进鱼体生长。搭配放养鲢鱼,应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投放。鲫鱼鱼种驯化期的水质,宜保持为清、瘦而不宜浊、肥。
四、投喂方法
饲料配方的好坏最终要体现在养殖经济效益上,即鱼体生长速度、饲料转换率、饲料系数和鱼产量上。但是,一个科学的饲料配方并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养殖效果,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否正确掌握好饲料的投喂技术。池塘内水环境的生态因子及其复杂,鱼类又是变温动物,其摄食强度随水温而变动,投喂过少则鱼体处于一种只维持代谢的状态甚至体重减轻。投喂过多造成鱼体摄食过饱而诱发鱼病甚至死亡,且过剩的饲料腐败后易使水质恶化而反过来又影响鱼体正常摄食和生长。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饲料投喂技术。
1、日投喂量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