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创新融合引领未来

来源 :教育界·教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l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意识先行,理念创新导融合”“载体跟进,创优环境保融合”“多措培训,考核激励促融合”“研赛结合,五位一体催融合”“成果激励,多种手段推融合”五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创新融合,认为其必将引领信息时代教育的未来。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创新融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规划,提出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重要观点。教育行业借“互联网 ”的时代东风,将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和学科课堂教学创新深度融合,建设“智慧”课堂,实现“高效”课堂,必将引领信息时代的未来。
  一、意识先行,理念创新导融合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驱,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信息技术和学科课堂教学创新融合的先导。“互联网 ”拓宽了教师教学的手段,扩展了学生汲取知识的渠道,使学科课堂教育完全打破了时空界限,使优质教育资源的载体更加多样化。“互联网 ”的应用让学生随时可以利用多种学习手段和渠道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全部,学科课堂形态已经延伸到多种多样,师生间知识规模水平不再是教师处于绝对领先,在某些领域,学生的知识有可能更广博。
  “互联网 ”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用全新的思想意识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意识是行动的灵魂,教师的思想意识决定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统率和指导作用。具有传统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的教师,若不转变旧思想,很难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所以,确立“互联网 ”时代的教育思想意识,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思想意识不改进,教学改革将无法成功。只有教育思想意识的转变,才会真正地焕发出教育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我们学校除了在门户网站宣传“互联网 ”等信息技术手段和学科教学创新融合,还与“内江日报社”合作,开通内江六中微信矩阵公共平台,及时、准确、丰富的资源,助推了学校宣传阵地的发展。
  二、载体跟进,创优环境保融合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软硬件建设是前提,要统一思想认识,硬件设备按照“分期投入,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配装,不断创优教育信息化环境。
  我校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重点工作,且逐年工作目标均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而有变化,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的不断提升。同时,争取内江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将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教育教学资源配备齐全,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学校还争取多种渠道的资金支持,为学校的硬件建设添砖加瓦。学校争取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的支持,为学校捐建了一间107平方米的“创新梦想教室”,内设36台平板电脑及全套多媒体设备等,以最大限度地运用信息化设备打造全新的现代化教室,用于学校“机器人校本课程”及“梦想课程”教学。
  三、多措培训,考核激励促融合
  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深度融合,内江六中一方面加大教育信息化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通过考核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
  学校对教师采取“先培训、再融合、后考核”三步走的形式,多措并举推进培训,实现“青年教师要过硬,中年教师要过关,老年教师要适应”的培训目标。
  一是全员参加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学校参培教师383人,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的理念,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的能力,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整体发展,培训结束时,参训教师优秀率达10%、合格率达100%。
  二是送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校送培骨干教师参与国家级培训6人次,省级培训21人次,市级培训上百人次(如省、市级微课培训等)。参培骨干回校后,在全校开展交流分享活动,实现了“一人培训,全员受益”,很好地提升了教师们教育信息化理论和实战能力。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校本培训。
  ①专题引领。学校针对我校教师在应用中出现的困惑,先后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进行8次专题培训讲座,引领我校教师思考、探究,走出教学困惑。
  ②主题教研。学校聘请了信息技术教研组的9名信息技术教师深入到各学科教研组,参加每周1次的特色主题教研活动,使我校教育信息化培训工作向纵深推进。
  ③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科组织编写了《内江六中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手册》(普及篇、提高篇)两册校本教材,供我校教师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学习。
  ④帮扶结对。各学科教师专题培训之外,我校还组织了“一帮一”辅导,帮助应用困难的老师,不留一个死角。学校共培训骨干教师53人,培训学科教师1000余人次,培训新进教师35人。
  在教师初步掌握信息技术手段之后,学校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达标作为各项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充分发挥考核激励导向作用,推进深度融合理念深入贯彻落实。
  一是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考核落实。学校对教师信息技术工作实现严格的考核制度,各班运用《多媒体暨普通话使用日志》记载教师每节课使用情况;信息技术科每月汇总数据,采用信息化推动动态简报《小荷才露尖尖角》进行学月、学期、学年书面通报、网络通报(校园网站、校讯通)和会议通报等多个层面通报制度。
  二是进行个性化考核。学校开展“内江六中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学生问卷调查”,深入到学生中,全面了解教师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尤其是了解教师“深度融合”的情况及存在的困惑,通过教职工大会,针对“深度融合”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整改,有效实现运用现代技术改善“教与学的环境”和“教与学的方式”,呈现教育教学的新常态。
  三是制度逗硬,考核结果全面应用。围绕“内江六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返岗应用评价实施意見”,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与教师专业技术年度考核、师德师风考核、评职晋级及评优评先等直接挂钩(即作为必备条件,一票否决),且严格兑现落实,以此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四、研赛结合,五位一体催融合
  为确保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一方面想方设法促应用,另一方面助融合。
  1.研赛结合促应用
  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应用的工作,无法借鉴更多的经验。我们采取研赛结合的方式,强化研讨和引领,促进信息化应用。
  一是科研课题立项专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应用中的困惑及难点问题。近年来,我校开展了省、市、校三级教育信息化专项课题研究(共18项,其中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13项)。全员参研的《“互联网 ”等信息化手段、学科教材、学生学案、教师板书、实验探究深度融合实践与研究》,主要研究深度融合的原则、途径和具体方法。最近所立项的省、市课题站在了更高起点,研究信息化与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有机结合,这必将推进教育信息化与“课改、考改”有机接轨。
  二是加强赛课与评课的研讨,以赛促用。连续多年,学校开展了多媒体赛课活动,赛课要求逐年提高。2017年融入了“微课”元素,且严格按照流程进行赛课,即:年级学科备课组(一级)→学科教研组(二级)→学校(三级),起到了层层赛课、层层推新、层层研讨、层层培训的效果。
  三是開展案例论文比赛,提升应用。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写案例分析、专题学习论文,使教师们厘清了现代技术认识和利用的误区,明晰了现代技术对当下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价值,乘着教育技术的东风,与时俱进,取之有度,用之适时。
  2.“互联网 活动元教学”助融合
  为保证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创新深度融合,学校提出了“活动元”教学。学校有20个以上学科年级备课组通过QQ群开展网络备课,各学科年级备课组围绕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活动元”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入探究,将课改与信息化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将教材内容问题化;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将学科问题活动化;以活动展开为主线,将知识方法结构化”的活动元教学模式,实现活动元教学与“互联网 ”等信息化手段、学科教材、学生学案、教师板书、实验探究“五位一体”深度融合。
  五、成果激励,多种手段推融合
  1.学校教育信息化成效显著
  在中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中,我校成绩优异,近年来,荣获部级优质课22节、省级优质课69节、市级优课36节。撰写的经验总结已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央电化教育馆《“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案例》收录。近年来,教师参加优质课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9人次、省级奖项27人次。我校教师积极参加成果评选活动,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2人次,市级奖项21人次;参加赛事活动,获省级及以上奖项11人次,市级奖项23人次。学生参加信息技术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参与面广且获奖层次高,近年来获省级及以上奖项19人次,市级奖项69人次。
  2.示范校引领助推教育信息化成效显著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在接受内江市教育局组织的23所高完中信息化专项检查中以233分荣获内江市第一名。在第一批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评估验收中,我校以全市综合排名第一的佳绩荣获四川省“优秀”试点单位。连续多年在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讨会作经验交流。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特色曾先后在《四川教育导报》及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教育网站和内江市市委、市政府信息资讯及《内江日报》、内江电视台等多个媒体报道。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校际研修对外交流活动,推广学校教育信息化经验成果。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绩让我们倍感欣慰。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在教育信息化推进学校发展建设的道路上,还需要有更多的尝试与创新。我们希望教育信息化能彻底改变传统教与学的弊端,助力师生的终身发展,推动学校长久发展!
其他文献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体育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技能模仿传递的过程,更是一种师生间思想与情感间的交流过程.结合中职校幼师生培养目标,体育教师要善于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在教学中
【摘要】中职语文课是中职教学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不尽如人意,学生不爱学,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逐渐形成恶性循环。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稳步实施下,語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摒弃曾经的一些坏毛病,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本文则结合笔者多年的中职语文教学经验,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
利用高速摄像系统,对4种倾角下窄矩形通道(3.25 mm×40 mm)内弹状流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实验中发现,低流速时,倾斜条件下,由于浮力的影响,气弹头部偏离管道中心,头部变尖,因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文章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秋天的落叶》这一主题,将“生活场”引入综合实践活动中,浅议陶行知的“生活教
目的 研究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相关因素和相应护理措施.方法观察513例鼻咽癌在放射治疗前后的鼻咽及鼻窦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前后鼻窦炎的发生率及护理对鼻咽癌康复的影响.结果在513例鼻咽癌患者中,放射治疗前9.9%(51/513)伴有鼻窦炎,90.1%(462/513)无鼻窦炎表现,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率为86.8%(401/462),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鼻窦炎发生率有显著差
立足于儿童本位,贴身本色教学,这应该是教学的逻辑基点.从这个道理出发,“本真”教育研究是一种确保教育之真,避免教育之不实的研究,
目的 探讨提高护生学习护理管理学效果的方法.方法 观察组采取"角色需要导引法"进行教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理论分值与调查分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观察组学习过程的总体感受、学习管理知识的兴趣、课堂气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学习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元回归分析,课堂气氛、学习的难易程度对理论分值提高有显著影响.结论 角色需要导
冠状动脉造影(CAG)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程度,定量诊断冠心病,为估计患者预后,决定药物及介入或手术治疗提供了更为确切的指标[1].但由于其是一种有创检查,且术中术后应
中国民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她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艺术精华,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中国民乐要走向世界,着眼未来,成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成为当前各大职业院校教育的综合目标,体育教学“立德树人”的科学落实,对增强学生健康的体魄,培养学生阳光的心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职业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