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镜头一:“7.9”特大洪灾
2013年汛期,彭州市共出现了5次强降雨,其中“7.9”特大暴雨洪灾尤为严重。此次洪灾强度大、历时长、破坏力极强,致使灌溉沟渠、江河堤防等水利设施严重损毁:损毁灌溉渠道208处,35.75公里;损毁引水枢纽19处、重要建筑物15处;损毁湔江堤防31处,21.94公里;蒲阳河-青白江堤防损毁28处,6.13公里……彭州水利由此造成的总经济损失达3.86亿元。
闻警而动 迎难而上
“7·9”特大洪灾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重大威胁。灾情发生,彭州水务人闻警而动、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显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应急能力。
按照彭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该市水务系统赓即组织开展临时抢险、应急加固措施。并按照彭州市委书记韩轶2013年11月19日主持召开的专题会议精神及分管领导批示,全力以赴地快速投身到堤防水毁工程恢复重建工作中。
恢复重建涉及8镇16村,计划修复长度约11公里,总投资7276.45万元,工程于今年2月20日已全面动工,主体工程4月底前完工。为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该市水务局围绕建成“高标准、高质量”堤防工程,要求必须筑牢“三个一”,并把好“四个关”。
分工协作,筑牢“三个一”。一张设计图——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所有优化变更、调整须遵守严格的程序;一张时间倒排表——各施工单位以汛前为止点列出施工时间倒排表,上报审查后,以此跟踪施工进度;一套人马——以水务局、设计方、监理方、施工单位为四方责任主体形成多层级管理组织。水务局还专门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7.9”洪灾水毁堤防工程修复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和协调修复施工相关事宜,同时抽调11名工作人员在施工期间蹲守各施工点位。
“严”字当头,把好“四个关”。“7.9”洪灾水毁堤防工程作为彭州市重要民生工程,关系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务必要做到经得起群众检阅和时间检验。为此,不仅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必须从细节狠抓形象关、安全关及质量关;在纪律方面,严禁出现吃拿卡要等违纪违规现象的滋生或蔓延。
4月9日成都市水务局副局长丁鹤到彭州视察时,对该市“7.9”堤防恢复重建工程进度及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要求在成都各区市县水务部门大力推广。
按照工作部署,彭州今年计划修复和加固成都市管水毁堤防16处,10.98km,总投资7276万元,目前已争取到成都市级补助资金4950万元,全部工程将于5月底前完工。
镜头二:深入贯彻落实“群教”活动
俯身实干 亲民惠民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水务局在践行“民生水务,服务民生”宗旨的同时,紧紧围绕满足该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总体目标,响亮提出了“水更清、坝更牢、人更正”的活动主题,并主动作为,切实以水务工作新成效亲民惠民。
治理水环境,实现“水更清”。水环境治理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彭州水务人在实现水“生态”,不断强化河道清扫及保洁的过程中,严控污水处理厂污水稳定达标排放。依托人工湿地项目,加大力度对河道进行水生态景观节点建设,采取工程措施形成人工水面,以恢复自然生态景观;并积极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水域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水和谐。
建设水工程,实现“坝更牢”。今年,彭州水务部门将以这次实践教育活动为契机,狠抓服务民生水务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落实;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核心目标,抓好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共将整治渠系100.83km;同时,对全市的各项水利设施狠抓综合治理,以满足全市人民“生产、生活”需求,实现“农业生产安全、防汛抗旱安全、城乡供水安全”。
强化干部作风,实现“人更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彭州水务系统紧抓作风建设这根主线,切实提升干部作风,提高干部素质,要求全体干部要敢作敢当、敢抓敢管、敢打敢拼;要有一抓到底的韧劲,真抓真干的拼劲,事不过夜的狠劲;同时要在工作中务必做到务实清廉、公开公正、团结协作。
通过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彭州水务人时时处处都切实践行着“民生水务,服务民生”的宗旨。
镜头三:重拳出击 关闭全部砂石企业
一马当先 水更清天更蓝
水体被污染,地下水位因大量采砂而降低,道路被重压而损毁,居民生活被噪音干扰,安全事故频发……这是在彭州因砂石行业而引发曾令人忧心多年的不堪情形。但令人欣慰的是,该市全境的所有砂石企业已在3年前全部关闭,砂石行业已彻底退出彭州的历史舞台。
彭州市境内,大小河流90余条,总长度约605公里,砂石资源丰富。砂石企业曾推动了城市建设,却越来越不利于彭州的整体发展,不利于 “绿色、文化、时尚、开放”的城市名片打造。经过深入调研并广听民意,彭州市委市政府毅然选择了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一声令下,由该市水务部门牵头,彭州全境的所有57家砂石企业从2010年开始,在2011年11月19日之前的短短1年时间里,被一个不留地全部彻底关闭,并很快完善了砂石资源的后续管理机制。
这次重拳出击共计拆除厂房面积约11000㎡,退出的土地总面积大3953.45亩;这是该市退出资源型产业,恢复生态平衡,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彭州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如今的彭州,曾经浑浊的河水,变得越来越清澈;曾经扬尘的天空,变得越来越湛蓝。如释重负的彭州水务人,正满怀激情,朝着该市打造“绿色生态之都、千亿产业之城、田园休闲之谷”的目标奋进。
2013年汛期,彭州市共出现了5次强降雨,其中“7.9”特大暴雨洪灾尤为严重。此次洪灾强度大、历时长、破坏力极强,致使灌溉沟渠、江河堤防等水利设施严重损毁:损毁灌溉渠道208处,35.75公里;损毁引水枢纽19处、重要建筑物15处;损毁湔江堤防31处,21.94公里;蒲阳河-青白江堤防损毁28处,6.13公里……彭州水利由此造成的总经济损失达3.86亿元。
闻警而动 迎难而上
“7·9”特大洪灾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重大威胁。灾情发生,彭州水务人闻警而动、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显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应急能力。
按照彭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该市水务系统赓即组织开展临时抢险、应急加固措施。并按照彭州市委书记韩轶2013年11月19日主持召开的专题会议精神及分管领导批示,全力以赴地快速投身到堤防水毁工程恢复重建工作中。
恢复重建涉及8镇16村,计划修复长度约11公里,总投资7276.45万元,工程于今年2月20日已全面动工,主体工程4月底前完工。为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该市水务局围绕建成“高标准、高质量”堤防工程,要求必须筑牢“三个一”,并把好“四个关”。
分工协作,筑牢“三个一”。一张设计图——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所有优化变更、调整须遵守严格的程序;一张时间倒排表——各施工单位以汛前为止点列出施工时间倒排表,上报审查后,以此跟踪施工进度;一套人马——以水务局、设计方、监理方、施工单位为四方责任主体形成多层级管理组织。水务局还专门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7.9”洪灾水毁堤防工程修复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和协调修复施工相关事宜,同时抽调11名工作人员在施工期间蹲守各施工点位。
“严”字当头,把好“四个关”。“7.9”洪灾水毁堤防工程作为彭州市重要民生工程,关系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务必要做到经得起群众检阅和时间检验。为此,不仅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必须从细节狠抓形象关、安全关及质量关;在纪律方面,严禁出现吃拿卡要等违纪违规现象的滋生或蔓延。
4月9日成都市水务局副局长丁鹤到彭州视察时,对该市“7.9”堤防恢复重建工程进度及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要求在成都各区市县水务部门大力推广。
按照工作部署,彭州今年计划修复和加固成都市管水毁堤防16处,10.98km,总投资7276万元,目前已争取到成都市级补助资金4950万元,全部工程将于5月底前完工。
镜头二:深入贯彻落实“群教”活动
俯身实干 亲民惠民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水务局在践行“民生水务,服务民生”宗旨的同时,紧紧围绕满足该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总体目标,响亮提出了“水更清、坝更牢、人更正”的活动主题,并主动作为,切实以水务工作新成效亲民惠民。
治理水环境,实现“水更清”。水环境治理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彭州水务人在实现水“生态”,不断强化河道清扫及保洁的过程中,严控污水处理厂污水稳定达标排放。依托人工湿地项目,加大力度对河道进行水生态景观节点建设,采取工程措施形成人工水面,以恢复自然生态景观;并积极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水域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水和谐。
建设水工程,实现“坝更牢”。今年,彭州水务部门将以这次实践教育活动为契机,狠抓服务民生水务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落实;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核心目标,抓好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共将整治渠系100.83km;同时,对全市的各项水利设施狠抓综合治理,以满足全市人民“生产、生活”需求,实现“农业生产安全、防汛抗旱安全、城乡供水安全”。
强化干部作风,实现“人更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彭州水务系统紧抓作风建设这根主线,切实提升干部作风,提高干部素质,要求全体干部要敢作敢当、敢抓敢管、敢打敢拼;要有一抓到底的韧劲,真抓真干的拼劲,事不过夜的狠劲;同时要在工作中务必做到务实清廉、公开公正、团结协作。
通过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彭州水务人时时处处都切实践行着“民生水务,服务民生”的宗旨。
镜头三:重拳出击 关闭全部砂石企业
一马当先 水更清天更蓝
水体被污染,地下水位因大量采砂而降低,道路被重压而损毁,居民生活被噪音干扰,安全事故频发……这是在彭州因砂石行业而引发曾令人忧心多年的不堪情形。但令人欣慰的是,该市全境的所有砂石企业已在3年前全部关闭,砂石行业已彻底退出彭州的历史舞台。
彭州市境内,大小河流90余条,总长度约605公里,砂石资源丰富。砂石企业曾推动了城市建设,却越来越不利于彭州的整体发展,不利于 “绿色、文化、时尚、开放”的城市名片打造。经过深入调研并广听民意,彭州市委市政府毅然选择了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一声令下,由该市水务部门牵头,彭州全境的所有57家砂石企业从2010年开始,在2011年11月19日之前的短短1年时间里,被一个不留地全部彻底关闭,并很快完善了砂石资源的后续管理机制。
这次重拳出击共计拆除厂房面积约11000㎡,退出的土地总面积大3953.45亩;这是该市退出资源型产业,恢复生态平衡,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彭州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如今的彭州,曾经浑浊的河水,变得越来越清澈;曾经扬尘的天空,变得越来越湛蓝。如释重负的彭州水务人,正满怀激情,朝着该市打造“绿色生态之都、千亿产业之城、田园休闲之谷”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