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情境中地方政府绩效保持的任务型组织路径研究

来源 :中国行政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4o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型组织日渐成为我国地方政府完成创新目标的弹性结构工具.在不确定情境中保持高水平任务绩效是该类组织存续的唯一指向.根据政府与任务型组织的"自主-控制"关系,可将任务型组织分为内部自主形态、混合自主形态和外部自主形态三类.以东北地区分别代表三种形态任务型组织的个案为分析对象,可以澄清情境状况的识别解码、情境信息的传导互动、情境应对的任务转化、情境变化的精细管理是地方政府依靠任务型组织在不确定情境中保持任务绩效的自觉反应机制.组织建构的理念转变、组织资源的灵捷整合、组织发展的精益管理是该反应机制有效运作的关键节点.组织形态的扁平化、网络化与混合化是未来任务型组织适应或超越不确定情境的必然取向.
其他文献
政府绩效的有效生产依赖于财政预算资金的及时拨付,只有在每一笔预算及时拨付的前提下,每一份绩效才可能及时生成.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我国政府绩效的生成过程与政府预算的拨
性窒息是一种特殊的机械性窒息,行为人一般具有异常或变态性心理,为了追求特殊性体验,独自在性活动中使用某种装置、手段或物质加强性刺激、增强性快感,由于行为过度或措施失误造成机体缺氧死亡。性窒息方式多以缢吊为主,也可见其他特殊方式,当事人以成年男性为主,常裸体或着女性服装,现场多留有色情文字、图片、影像、装饰、器具等。死亡性质以意外为主,偶可见猝死或利用性窒息手段杀人。本文对收集的73例与性窒息有关的死亡案例进行回顾分析,归纳总结出性窒息死亡法医学鉴定要点,可为法医认识、检验、处置此类非正常死亡提供参考。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近二十年来,国内学者从生成逻辑、理论特色、基本内容和当代启示等方面对列宁文化建设思想进行了深层次多维度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仍存有深入挖掘的空间。今后要进一步开展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研究,需从强化系统研究、深化比较研究、转化范式研究等方面着力,以期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近年来电子商务与互联网技术、物流等行业不断融合,网络消费快速增长,但也因此滋生了各种利用互联网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犯罪,严重损害了企业和群众利益,扰乱了经济秩序。受高额利润的驱使,茅台酒等高端白酒是网络制售假犯罪的重点侵害对象之一。与线下实体模式售假行为不同,互联网制售假酒行为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给公安机关侦查带来了不少困难。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制售假冒高端白酒的手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除了通过电商平台、社交网络微商销售外,近几年又出现了利用线上互联网广告招揽顾客的新模式。本文从贵州省遵义市公安机关破获的一起利
金融科技监管在很大程度上被实践所推动.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形成了宏观审慎、微观审慎、行为监管三位一体的监管理念框架.在该框架的指引下,各国金融科技监管取得了多重实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危险因素不断增加,使得公共危机治理面临着严峻挑战。社会组织作为我国公共危机有效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在公共危机的治理进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及功能。因此,需要从社会治理的多元思维出发,除政府组织外,还需调动起社会组织等其他治理主体的参与积极性。研究基于扎根理论,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对社会组织有效介入公共危机治理的独特优势进行分析,从社会组织行动迅速、资源整合、技术专业以及有效沟通四个功能层面出发,建立了以社会组织介入公共危机治理为核心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社会组织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优化、整合审批服务为目标,但审批服务碎片化现象依然存在,影响改革顺利推进及其目标达成.本文根据整体性治理理论,基于制度、技术、动力和文化四个维度构
受社会理论启发,法学交流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反思实践范式.不同于重复文明等级论的继受移植范式和强调西方殖民压迫的批判范式,这种新范式强调对所有行动者之能动性给予
《行政许可法》虽然规定了行政许可注销制度,但仅仅规定了法定适用情形,并未在行政许可注销制度的执行层面设计出可操作、有区别的实施程序,这使得行政许可注销制度在具体实施中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和效果.针对行政许可注销立法层级较低且程序规定不统一的现实难题,立法机关应在《行政许可法》中准确界定行政许可注销的性质,并从优先保障行政许可注销效率价值的目标出发,兼顾被许可人、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建构起行政许可直接公告注销、依职权启动注销、依申请启动注销等程序有所区别的规范运行体系,以充分实现行政许可注销制度的价值功能
农户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主体,也是需要研究的重要对象。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传统小农不断向现代小农转变。现代小农基于家庭承包经营的主体地位,演变为具有多元行动目标的复合主体,农户作为现代小农的基本单元,兼具生产消费功能和劳动供给等外向契约关系,自组织和社会契约嵌入式特点明显。以财务主体为切入点分析农户组织特征,揭示变迁动因以及小农变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有利于探讨小农与现代经济体系的融合机制,以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可行路径。